第15章(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汜水关奇谋,三国第一谋士》最新章节。
长沙已是鞭长莫及,南阳早被袁术收入囊中,荆州更是被刘表以迅雷之势拿下。
细细想来,竟是一仗打得比一仗大,地盘反倒一块块地丢。
经秦军师这般点拨,孙坚这才幡然醒悟。
难怪总觉得越打越憋屈,原来是根基不稳!
当下也顾不上许多,连忙向秦鸣施礼道:"军师所言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还请军师明示,这天下之大,何处才是我军立足之地?"
秦鸣连忙扶起孙坚:"主公不必如此。此事说来也不算难。如今讨董之战已近尾声,正是谋划新局之时。既然秦鸣身负军师之责,对此自然有所筹划。不过在此之前,倒想请教主公原先是作何打算?"
孙坚闻言苦笑:"本是一心讨贼,未曾想这些。今日军师提起,确实令人头疼。长沙已被刘表派张羡占据,南阳也在袁术掌控之中。既然袁术表我为豫州刺史,不如前往豫州如何?"
说到此处,目光中带着几分期待望向秦鸣。
不料秦鸣却连连摇头:"主公错了!天下之大皆可去得,唯独这豫州万万去不得!"
"此话怎讲?"
"只因豫州乃袁氏根基所在!袁家四世三公,在汝南经营多年,势力盘根错节。况且主公如今既已与袁术生隙,若去豫州,岂非自投罗网?以袁术的为人,怎会容主公在豫州立足?"
"主上可知袁术为何举荐您担任豫州刺史?"
"无非是看中主上骁勇善战,想利用主上罢了!"
"我军若要立足,必须与袁术划清界限,因此这豫州不能去!"
孙坚闻言眉头紧锁,怒道:
"难怪!我就说袁术这厮怎会如此好心!"
"原来包藏祸心!"
"他日若有机会,定要讨伐此贼!"
稍作沉思后,他又道:
"既然豫州不可取,长沙又地处偏远,不如率军返回江东如何?"
"我在江东起兵,此地沃野千里,正可作为根基之地。"
听到江东之议,秦鸣笑道:
"江东虽可攻取,却偏安东南。虽有长江天险便于防守,但难以进取中原。"
"此地作为根基尚显不足。"
见故里被否定,孙坚皱眉道:
"先生认为江东也不可取?"
"那何处才是我军根基之地?"
未等他话音落下,秦鸣已面带微笑,从容说出两个字:
"淮南!"
孙坚闻言一怔,眉头紧锁。
淮南包含九江郡、庐江郡及部分汝南地区。
与江东仅一江之隔。
他疑惑道:
"先生此言何意?"
"我军取江东易,取淮南难,同属扬州之地,为何要先取淮南?"
"不如先定江东,再挥师北上进攻淮南。"
"不可同日而语!"
见孙坚不解,秦鸣摇头道:
"主上所言虽有理,但选择根基之地需以天下大势为重,不能拘泥于一城一地的得失。"
"天下大势?"
孙坚闻言震动,这正是他未曾深虑之处。
他急忙拱手道:
"请先生详述!"
秦鸣饮尽杯中酒,侃侃而谈:
"所谓天下大势,不过是大汉十三州之事。"
"洞悉十三州形势,便可掌控天下全局。"
"当今董卓乱政,诸侯割据。西部凉州、雍州、司隶被董卓占据,局势混乱,暂无需考虑。"
"南面益州、荆州,刘焉、刘表面奉汉室,实则割据一方。"
(“交州士燮僻处南方,远离中原纷争,偏居一方,无足轻重。”
“除这六州外,天下未来的风云变幻,皆在其余地带!”
言罢,他目光转向孙坚,继续道:
“因此我军选择根基之地,需兼顾两点:其一,该地是否适合作为根基;其二,天下动荡时,我军该如何应对!”
不等孙坚回应,他接着分析:
“眼下虽有关东联军讨伐董卓,但此战之后,诸侯割据之势将成,天下格局不出三五年必有大变!”
“河北的并州、幽州、冀州、青州四地中,丁原身亡后,并州群龙无首,必遭外族侵扰。”
“幽州刘虞性情温和,与公孙瓒素有嫌隙,若二人相争,幽州终将落入公孙瓒之手。”
“冀州韩馥优柔寡断,袁绍坐镇渤海,定会趁机夺取冀州。”
“青州黄巾未灭,且地处河北,袁绍岂会放过?”
“中原一带,兖州刺史刘岱庸碌无能,徐州陶谦年迈力衰,豫州本是袁术根基,此地必将成为诸侯争夺的战场!”
“短则三年,长则五年,曹操与袁术必在中原展开决战,争夺霸权!”
“若无变故,这便是我军未来面对的局势!”
“江东虽物产丰饶,却易攻难守,士族盘根错节,山越频繁袭扰,攻占只需两三载,治理却需四五载。”
“若我军先取江东,淮南必被他人所占。”
“届时我军虽有长江屏障,但上游受荆州钳制,北上需强攻淮南。一旦敌军扼守要道,我军将被困于江南,虽可苟安,却难图进取。”
“反之,若以淮南为根基,我军可南下逐步蚕食江东,北上威胁中原,西进可经江夏攻入荆州。”
“加之淮南富庶,占此地后,我军可静观时变。待天下有变,再择机北取中原或西进荆州,主动权尽握手中。”
说到此处,秦鸣对孙坚展颜一笑。
“这便是我主张先取淮南的原因!”
话音未落,孙坚已激动地握住他的手,颤声道:
“先生真乃当世奇才!”
孙坚满面红光,身躯因兴奋而微微发抖。
令他振奋的不仅是战略方向,更是这番洞若观火的分析!
诸侯讨董尚未落幕,秦鸣竟已将未来三五年的天下大势剖析得如此透彻!
这正是他渴求的——指引迷津的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