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铁血柔情和生命信标(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战地医生和特战队军人相互救赎》最新章节。

陈越那虚弱却异常清晰的声音,如同投入绝对寂静深潭的一颗石子,在顾锦城和宋墨涵早已被沉重压力占据的心湖中,同时激起了剧烈的涟漪。

“我是顾锦城,请讲!” 顾锦城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沉稳,但紧握通讯器、指节微微发白的手,泄露了他内心的急切。他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在选拔赛中眼神倔强、永不言弃的年轻侦察兵。

几乎在同一瞬间,宋墨涵那带着明显担忧和科学求证欲的声音也响了起来:“陈越,我是宋墨涵,你感觉怎么样?慢慢说!” 她的脑海中迅速闪过陈越被送入医疗区时苍白的面孔,以及监测仪上那些令人心惊肉跳的数据曲线。作为这里的主责博士,她必须对他的生命负责。

通讯频道那头,陈越传来了几声略显急促的呼吸,每一次吸气都仿佛带着锈铁摩擦般的艰难,显然,仅仅是保持清醒和组织语言,就已经耗尽了他刚刚凝聚起来的微薄气力。他缓了足足五六秒,才再次开口,声音里带着一种仿佛从无尽梦魇深渊挣扎出来后、介于恍惚与确定之间的矛盾感:

“顾队,宋博士……我没事,意识很清楚。关于那个黑色圆盘……” 他顿了顿,似乎在对抗某种残留的精神痛楚,“在被它的能量场深度影响,或者说‘侵蚀’的时候,我的大脑里……像是被强行塞进了一些破碎的画面和信息流……”

他的话语再次中断,这一次并非完全因为虚弱,更像是在努力寻找合适的词汇,去描述那种超乎人类正常感官体验的、近乎“神启”或“污染”的经历。

“我‘看到’……不,更准确地说,是‘感知’到……一些巨大的、无法用语言形容的结构的阴影,它们沉默地蛰伏着,像是沉睡在地底深处亿万年的巨兽骸骨,散发着古老和……悲伤的气息……” 陈越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还有……一些闪烁的、非人类的几何符号和能量流动的路径,它们以违反物理直觉的方式交织、变化……最关键的是,我似乎捕捉到一种‘频率’……一种非常独特、类似于身份识别或者权限验证的波动模式……那个圆盘,它不完全是死物,它更像是一个……信标,或者一个等待连接的‘接口’?”

陈越的叙述断断续续,却字字千钧,每一个不确定的词语背后,都可能隐藏着揭开谜团的关键。顾锦城眼神锐利如锁定猎物的鹰隼,瞬间抓住了重点。他立刻沉声命令,语气不容置疑:“陈越,保留体力,不要强行回忆和挖掘!墨涵,你那边记录分析所有细节,交叉比对乔林的脑波数据,评估这些信息与‘昆仑墟’核心的关联性!我要最专业的判断!”

“明白!数据已同步录入,启动交叉分析程序!” 宋墨涵应道,修长的手指早已在控制台上化作一片残影。她将陈越描述的“结构阴影”、“非人符号”尤其是“频率”和“权限波动”等关键词,迅速转化为数据模型,与她之前捕捉到的乔林大脑那异常活跃的、仿佛在进行某种“信息交互”的脑波区域进行比对。

结果令人震惊!

陈越感知到的“频率模式”的数学特征,与乔林大脑中异常波动的某些核心频段高度吻合!这不再是两个孤立的异常事件,而是指向同一个未知源头的、相互印证的铁证!乔林的大脑,很可能正在无意识地、被动地与那个“信标”或者说“昆仑墟”的某种底层协议进行着接触!

“顾队,” 陈越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带着一种侦察兵深入敌后、发现关键情报后准备不惜代价传递出去的决绝,“我申请……将我所感知到的‘频率模式’数据,通过神经接口,同步传输给指挥中心主控系统!虽然不完整,可能存在大量噪音,但或许能帮助修正谐波场的对抗参数,或者……为前线的‘暗影’小队提供某种形式的‘识别掩护’,让他们被系统‘误判’为友方单位?”

这个提议大胆而冒险,甚至可以说是疯狂。陈越刚刚从鬼门关被拉回来,精神屏障脆弱得像一层薄冰,强行进行高精度的神经数据传输,无异于在冰面上行驶重载卡车,极有可能导致信息过载,引发神经痉挛、认知混乱,甚至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顾锦城的眉头瞬间锁死,形成一个深刻的“川”字。他没有立刻回答,目光仿佛穿透了层层金属墙壁,落在了医疗区内那个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的年轻战士身上。他不能轻易地用战士的未来健康去赌一个“或许”。

他将这个沉重的抉择,无声地传递给了通讯器另一端的科学权威——宋墨涵。

医疗区内,宋墨涵的心脏因这个提议而猛地一缩。她快速调出陈越实时的生命体征数据和脑波活动图谱,大脑如同最高效的量子计算机,飞速运算着风险与收益的概率。屏幕上,代表陈越神经稳定性的指标在基准线65%附近危险地徘徊,而强行传输的负荷阈值至少在85%以上。

风险极高,成功率……不足四成。

然而,他提供的“频率模式”,可能是打破目前“暗影”小队僵局、甚至理解“昆仑墟”本质的唯一钥匙。前线每多耽搁一秒,牺牲的风险就呈几何级数增长。

宋墨涵的指尖微微发凉,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用最冷静、最客观的学术口吻回应,尽管声音深处那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颤抖,暴露了她内心的波澜:“风险极高……陈越中尉的神经稳定性仅达到基准线的百分之六十五,强行传输可能导致信息过载,引发神经痉挛甚至短暂性功能紊乱。但是……”

她停顿了一瞬,那个“但是”重若千钧,“从理论模型分析,他提供的信息,特别是那种‘权限波动’,的确存在与目标能量场建立‘非敌对性接触’或低限度欺骗的可能。哪怕只能将谐波场的稳定性提升百分之十,也能为‘暗影’小队争取到数倍于之前的容错时间和行动机会。”

她闭上眼,瞬间做出了作为医生和科研人员最艰难的决定之一,声音斩钉截铁:“如果……如果陈越中尉意志坚决,且传输过程由我全程精密监控,设定多重安全阀,一旦生命指标触及红线立刻强制中断,可以尝试进行最低限度的、定向关键数据包传输。目标:修正谐波场核心识别码,模拟‘友好信号’。”

顾锦城沉默了。通道内冰冷的空气仿佛凝固,只有他自己沉重如擂鼓的心跳声在耳边轰鸣。一边是战友可能付出的、影响一生的健康代价;一边是前线数名精锐队员生存几率那渺茫却至关重要的提升。这抉择,如同用烧红的匕首切割自己的神经。

“陈越,这不再是命令。这是你的决定?你想清楚后果。” 顾锦城的声音低沉沙哑,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甚至是一丝不易察觉的恳切——他希望这个年轻人能再考虑一下。

“是,顾队!这是我作为侦察兵的责任!也是我……能为团队做的唯一贡献了!” 陈越的回答没有丝毫犹豫,虚弱的声音里透着一股钢铁般的意志。他想起了加入“昆仑”计划时的誓言,想起了那些并肩作战的战友。

“……好。” 顾锦城最终吐出了这个字,每一个音节都重若千钧。“墨涵,准备接收数据,全程监控,安全第一!我授权你,在必要时,拥有最高优先级中断权限!指挥中心同步准备数据解析与应用!” 他下达了指令,将最大的信任同时赋予了两位部下——信任宋墨涵的专业与决断,也尊重陈越的牺牲与选择。

医疗区内,气氛瞬间绷紧到极致。宋墨涵亲自指导医疗人员为陈越连接了更精密的神经监测与定向数据传输接口。她紧盯着主屏幕,看着陈越的生命曲线因极度的精神集中而开始出现不规则的波动,他额角刚刚擦干的汗水再次大量渗出,身体微微颤抖,却咬紧牙关没有发出一声呻吟。

“数据传输启动……流量控制在安全阈值下限……神经负载监测中……数据包开始接收……” 宋墨涵低声而清晰地向指挥中心报告,她的声音成了连接两个空间、三个关键人物的、无比脆弱的生命线。

指挥中心,巨大的全息屏幕上开始滚动解析来自陈越的、带着个人精神印记的加密数据流。复杂的、前所未见的频率模型如同星云般逐渐凝聚、成形。所有相关技术官立刻投入工作,将其与现有的谐波场参数进行快速融合与修正。

就在这紧张得让人窒息的关键时刻,一直如同磐石般屹立在指挥台前的顾锦城,左臂旧伤处猛地传来一阵尖锐至极的刺痛,仿佛有烧红的钢针直接扎进了骨骼深处!他不由自主地发出一声压抑的闷哼,身体几不可察地晃动了一下,下意识地用右手死死按住左臂肱二头肌的位置,指节因过度用力而剧烈发白,额头上瞬间布满了细密的冷汗。

他之前为了稳定陈越伤势、应对突发警报,多次强行发力甚至短暂格斗,修复剂的效果正在被急剧透支。旧伤如同苏醒的恶魔,向他发出严厉的警告。

然而,这短暂失态的一幕,恰好被医疗区主控台一个不起眼的分屏捕捉到——那是连接着指挥中心高级指挥官实时生命体征监测系统的反馈界面。代表顾锦城身体状态的几个指标,尤其是左臂区域的肌肉紧张度、局部炎症因子水平和生物电活动,瞬间飙升至危险的红线区域。

宋墨涵的目光,在扫描各个监控屏幕时,无意中掠过了那个分屏。那一片刺目的红色警报,像一把冰冷的锥子,狠狠扎进了她的心里。数据不会说谎,那个在所有人面前永远像山岳般挺立、将所有压力与危险一肩扛起的男人,他的身体并非铁打铜铸,他也在默默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和损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