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生命信号和她的箴言(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战地医生和特战队军人相互救赎》最新章节。
急促而凌乱的脚步声在冰冷的金属廊道里急促回荡,最终戛然停在灯火通明的分析室门口。来的是一名年轻的技术员,脸色苍白,呼吸急促,手中紧紧攥着的实时监测数据板边缘,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顾队!宋博士!”技术员的声音带着无法抑制的颤抖,仿佛亲眼目睹了某种不可名状的恐怖,“隔离病房急报!乔林同志的体温……体温出现异常骤升,峰值一度突破40.5摄氏度,目前仍在高位震荡!同时,我们布置在通往地下空间主通道口的所有传感器,在同一时间检测到异常强烈的能量辐射脉冲!强度……强度是之前记录平均值的三百倍以上!而且,”他深吸一口气,几乎是用尽力气说道,“脉冲的频率波动曲线,与乔林同志的体温波动曲线高度吻合!”
坏消息如同冰锥,接踵而至,瞬间将分析室内因短暂交流而凝聚的片刻温情冻结、击碎,空气中弥漫开无形的压力。
顾锦城原本因伤痛和疲惫而微眯的眼睛骤然睁开,锐利如鹰隼。所有生理上的不适被强行压下,他挺直了那仿佛能扛起山岳的脊背,受伤的左臂被他用意志力忽略,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紧迫:“能量脉冲的源头能精确锁定吗?对基地主体结构是否有即时、直接的物理威胁?”他的思维瞬间切换到最高警戒状态,每一个问题都直指核心。
“源头已初步定位,就在我们之前标记的机械系统核心能量源附近!暂时未监测到结构性应力异常,基地框架稳定!但脉冲产生的辐射场正在持续扩大,影响范围已超出安全阈值百分之七十!防护屏障压力巨大!”技术员语速极快,汇报着关乎生死的数据。
“林浩医疗官呢?他在哪里?”宋墨涵几乎是立刻接口,她的第一反应永远是患者的安危。乔林不仅是战友,更是眼下解开谜团的关键桥梁。
“林医疗官已在隔离病房组织全力抢救!他命令我立刻向您和顾队报告!”
“走!”宋墨涵没有任何犹豫,一把抓起桌上她自己改装过的、功能更强大的便携式医疗分析仪,目光投向顾锦城。两人视线在空中交汇,无需任何言语,瞬间达成了共识——必须立刻分头行动,宋墨涵负责稳定乔林的生命体征并分析能量关联,顾锦城则需统筹全局,应对能量脉冲可能引发的连锁危机。
当他们快步赶到隔离病房外的观察区时,透过多层高强度复合玻璃,里面的情景比冰冷的数据更加触目惊心。乔林躺在特制的病床上,身体不受控制地轻微痉挛着,裸露在外的皮肤表面,那些原本只是若隐若现的幽绿色荧光纹路,此刻如同被注入了狂暴的能量,变得异常明亮、刺目,甚至能看到细微的、如同精密电路板走线般的脉络在皮肤下微微凸起、搏动,仿佛有活物在其中游走。他的呼吸急促而浅薄,生命监护仪屏幕上,心率曲线像失控的过山车般剧烈起伏,报警声尖锐地刺激着每个人的耳膜。
林浩正带着两名资深医护,紧张地调整着输液泵的速度和药物成分,试图用更强效的生物抑制剂和物理降温手段强行稳住乔林的状态。看到顾锦城和宋墨涵赶来,林浩快速交代了几句,大步走出隔离舱,摘下防护面罩,额头上密布的汗水顺着鬓角滑落。
“情况非常糟糕!”林浩的声音带着压抑的焦急,“能量脉冲像是一剂强心针,菌毯的活性被彻底激发,正在疯狂冲击我们建立的生物抑制屏障。乔林的自身免疫系统几乎全线崩溃,体温调节中枢失灵,新陈代谢速度飙升!再这样下去,最多两个小时,就会因能量过度透支引发多器官急性衰竭!”
宋墨涵紧紧盯着观察窗内那被幽绿光芒包裹的身影,又低头看了一眼手中仪器检测到的、弥漫在病房内外那令人心惊肉跳的异常辐射读数,秀眉紧紧锁成了一个死结。“能量脉冲是诱因,它在给菌毯‘充电’,甚至可能是在进行某种形式的‘通讯’或‘激活’。不切断这种能量共鸣,我们的医疗手段只是隔靴搔痒,治标不治本。”
就在这时,一名通信兵跑步前来,向顾锦城敬礼,声音洪亮却带着一丝异样:“报告顾队!基地外围第三巡逻队报告,在东南方向约五公里处的废弃信号塔基座下,发现一名昏迷的男性幸存者!生命体征极度微弱,身份不明,身上有轻度外伤和暴露痕迹!巡逻队已按照紧急预案,将其护送回基地医疗中心,预计三分钟后抵达!”
又一名幸存者?在这个能量爆发、危机四伏的时间点?顾锦城心中警铃大作,多年的经验让他对任何“巧合”都抱有本能的警惕。他立刻下令,声音斩钉截铁:“通知医疗中心,启动最高级别生化隔离检疫程序!开辟独立隔离区,所有接触人员必须进行严格消毒和管控,在确认安全前不得与基地其他区域交叉!我马上过去!”他转头对宋墨涵和林浩快速交代,“这里交给你们,务必想办法稳住乔林!我去看看那边的情况,有任何发现立刻联系。”
“小心!”宋墨涵在他转身的瞬间脱口而出,声音里带着超越同事关系的、不容置疑的关切。顾锦城脚步微顿,回头深深看了她一眼,那眼神复杂,包含了感谢、承诺和无需言说的默契,随即大步流星地离去,背影在廊道灯光下拉得修长而坚定。
基地医疗中心,另一间全封闭、气压低于外界的负压隔离室外。顾锦城透过厚重的观察窗,看到了那名被救回的幸存者。那是一个约莫三十岁出头的男性,面容憔悴不堪,颧骨高耸,嘴唇干裂起皮,身上破烂不堪的户外探险服沾满了已经干涸的泥污和不明污渍,显然经历了长时间的艰难跋涉。初步的体表检查显示,他的左手小臂和右侧脖颈处,赫然也有着与乔林相似的、但颜色更浅淡、范围也更小的幽绿色荧光斑块!
“他身上也有菌毯感染迹象,”匆匆赶来的林浩(在暂时用强效药物和物理降温将乔林的危急状态稍微控制住后,将主要监护任务交给副手,自己立刻赶来这边)向顾锦城汇报,语气中带着困惑,“但奇怪的是,这些菌毯的活跃度远低于乔林同志体内的,甚至……可以说处于一种被压制的、近乎休眠的状态。这不符合能量脉冲激发活性的常理。”
这个消息如同黑暗中划过的一道闪电。为什么同样是感染,这个幸存者的情况却截然不同?是个体差异,还是有其他因素介入?
“能检测到他身上是否有异常能量残留吗?或者,有没有发现他携带了什么特殊物品?”顾锦城敏锐地抓住了关键,他的直觉告诉他,这差异背后必然存在原因。
“正在做全身深度扫描和随身物品分析。”林浩回答。很快,初步结果出来,在幸存者的贴身衣物内袋里,发现了一个以某种未知黑色金属打造的小型圆盘状物体,约一枚古旧银元大小,触手冰凉,表面刻着极其复杂的、与地下机械系统风格类似却似乎更加古老的纹路,中心嵌着一颗米粒大小、暗淡无光的晶体。能量传感器靠近时,显示这个黑色小圆盘正散发着一种极其微弱、但频率奇特且稳定的能量场。
当研究人员小心翼翼地将这个黑色小圆盘放入特制的能量屏蔽检测箱时,监控屏幕上,幸存者身上的荧光斑块活跃度读数,竟然出现了肉眼可见的、极其细微但确凿无疑的下降!
“就是它!”宋墨涵的声音通过加密通讯器传来,她仍在乔林的隔离区外远程关注着这边的情况,声音因激动而微微提高,“这个物体散发的能量场,可能干扰或者部分屏蔽了能量脉冲与菌毯之间的共鸣!顾队,立刻将这个物体送到主分析室,我需要立刻分析它的材料、结构和能量属性!这极有可能就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能够对抗甚至理解那种狂暴能量的‘钥匙’的线索!”
希望,如同无尽黑暗深渊中骤然亮起的一点星火,虽微弱,却真实地燃烧起来,驱散了部分绝望的阴霾。
顾锦城亲自护送着装有黑色小圆盘的屏蔽箱返回主分析室,沿途警戒级别提升至最高。途中,他接到了霍建国将军的加密通讯,线路使用了最高级别的乱码。
“锦城,情况我已通过紧急通道详细了解。”霍将军的声音依旧沉稳如山岳,但字里行间透出的凝重感几乎能透过电波传递过来,“总部对突然出现的超强能量脉冲和这名身份不明的幸存者高度关注。已加派‘暗影’小队乘高速运输机前来支援,携带了最新型号的防护和探测装备,预计两小时后抵达基地外围,归你全权调遣。另外,总部根据前线传回的幸存者面部扫描图像和残留物品的初步特征,启动了最高权限的全球数据库比对……刚刚有了初步结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