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无声的告白(1/1)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战地医生和特战队军人相互救赎》最新章节。

第三十八章 无声的告白

金属通道内,时间以心跳和呼吸为刻度缓慢流淌。应急灯投下惨白的光晕,映照着队员们紧张却有序的身影。吴远航迅速在入口内侧架设好便携式中继信号器,绿色的连接指示灯亮起,象征着与地面“堡垒”的脆弱生命线得以延续。

顾锦城靠坐在冰冷的壁面上,紧闭双眼,额头上沁出细密的冷汗。伤口的钝痛如同潮汐般阵阵涌来,与高烧带来的眩晕感交织在一起。他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粗重的呼吸声,以及通讯耳机里传来的、来自地面指挥中心的微弱电流杂音。这杂音此刻却如同天籁,因为它代表着联系,代表着希望,代表着……她。

“队长,中继信号稳定。生命体征数据已持续上传。”吴远航报告道,声音在幽闭的空间里显得格外清晰。

地面上,宋墨涵几乎是在数据刷新的一瞬间就扑到了屏幕前。当看到顾锦城的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关键指标虽然依旧不容乐观,但暂时没有出现急剧恶化的趋势时,她一直紧绷的肩膀几不可察地松弛了一毫米。然而,代表体温的那条曲线依然顽固地在高位徘徊。

“堡垒,远航,生命体征数据已接收。”宋墨涵的声音通过清晰的频道传入地下,“队长目前情况相对稳定,但高烧未退,感染仍是最大威胁。必须尽快找到可控环境进行更彻底的清创和补液。吴远航,结构图上标注的最近医疗点方位?”

“收到,宋医生。”吴远航立刻调取刚接收到的加强版结构图,“距离我们当前位置约三百米,通道尽头有一个标识为‘三号医疗观察站’的区域。但图纸年代久远,无法确认其内部完好度和物资储备情况。”

“这是目前最佳的选择。”陈宁大校沉稳的声音加入通讯,“‘远航’小队,你们的任务是向三号医疗观察站移动。途中保持最高警戒。情报部门正在全力破解更多关于该基地的历史数据,特别是医疗储备细节,有消息会立即同步。‘堡垒’会确保你们头顶的卫星‘眼睛’一直亮着。”

“明白!”队员们低声回应,士气因为明确的目标和强大的后方支持而提振。

小张蹲在顾锦城身边,小心翼翼地检查他肩部的伤口。绷带已被渗出的组织液和少量血水浸湿。“队长,需要更换敷料了。”

顾锦城微微点头,尝试抬起手臂配合,却牵动了伤处,让他忍不住闷哼一声,脸色瞬间更加苍白。

地下通道内的景象,通过队员头盔摄像头实时传回了地面指挥中心。宋墨涵看着屏幕上顾锦城强忍痛苦的表情,心脏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她放在控制台下的手悄然握紧,指甲深深陷入掌心,但她的声音却依旧保持着惊人的冷静和专业:

“小张,注意无菌操作。先用我们携带的生理盐水冲洗伤口,观察脓液性状。如果出现大量稀薄、污秽的脓液或伴有恶臭,提示可能是厌氧菌感染,需要立刻报告。冲洗后,用碘伏纱布覆盖……”

她一字一句,清晰地下达着指令,仿佛只是在指导一场寻常的战场救护训练。然而,只有站在她侧后方的陈宁大校,能看到她微微颤抖的睫毛和屏幕上反射出的、她眼中那无法完全掩饰的心痛。

通道内,小张严格按照宋墨涵的指示操作。当冰冷的生理盐水冲洗过伤口时,顾锦城身体剧烈地颤抖了一下,牙关紧咬,硬是没有发出声音。这一幕,通过摄像头,清晰地呈现在宋墨涵眼前。她几乎能感受到那刺骨的冰冷和钻心的疼痛。她下意识地向前倾身,仿佛这样就能离他更近一点,能分担他的痛苦。

“情况如何?”宋墨涵的声音略微低沉了一丝。

“脓液……量比之前少了一些,颜色还是黄绿色,但没有明显恶臭。”小张仔细汇报着。

“好。覆盖碘伏纱布,加压包扎,减少活动性出血和渗出。注意观察队长有无寒战或出汗加剧的情况。”宋墨涵努力让自己的思维专注于医疗判断,用专业的壁垒抵挡情感的洪流。

包扎完毕,顾锦城已是满头虚汗,疲惫得几乎说不出话。他抬起没有受伤的手,对着摄像头的方向,轻轻挥了挥,做了一个“安心”的手势。这个微小的动作,耗尽了他刚积蓄起的一点力气,却胜过千言万语。

地面上,宋墨涵的眼眶瞬间红了。她迅速低下头,假装查看其他数据,生怕被旁人看到自己失控的情绪。她知道,这是他无声的告白,是在告诉她:“我还好,别担心。”

就在这时,陈宁大校接到了一份刚刚解密传输过来的档案摘要。他快速浏览后,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宋医生,有重要信息。根据解密档案,‘TK-07-曙光’基地在废弃前,其核心医疗区配备有一套被称为‘雅典娜’的自动化医疗辅助系统。该系统理论上具备远程诊断、初步清创甚至简单手术的能力。如果三号观察站无法满足需求,或者队长情况恶化,‘雅典娜’系统可能是关键。”

“自动化医疗系统?”宋墨涵立刻抬起头,职业的敏感让她瞬间抓住了重点,“档案里有启动方式或者系统接口说明吗?”

“正在传输相关技术文档碎片,但很不完整。基地能源状况未知,系统是否完好更是未知数。”陈宁的语气带着审慎,“这是一个潜在希望,但风险同样巨大。”

地下通道中,队员们也听到了这个消息。吴远航立刻尝试在结构图上寻找核心医疗区的位置。“找到了!核心医疗区位于基地更深处,距离我们目前位置超过一公里,路径复杂,需要穿过多个可能封闭或存在风险的区域。”

前路变得更加清晰,却也更加迷雾重重。是稳妥地前往最近但可能简陋的三号观察站,还是冒险深入,寻找那个可能存在也可能早已失效的“雅典娜”系统?

顾锦城在小张的搀扶下,艰难地站直身体。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位队员的脸,最后定格在吴远航手中的平板上,那上面显示着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径。高烧让他的思维有些迟缓,但队长的责任感和求生本能却异常清晰。

“先去三号观察站。”他的声音沙哑却坚定,“获取基本补给,评估我的状态。同时,远航,尝试破解沿途节点,收集关于核心医疗区和‘雅典娜’系统的任何信息。‘堡垒’,请地面根据新情报,重新评估支援方案。”

他的决策冷静而务实,最大限度地平衡了风险与收益,也体现了对队员和后方支援的信任。

“同意队长的方案。”陈宁立刻回应,“地面将全力分析‘雅典娜’系统相关情报。宋医生,请根据现有情况,制定一套前往三号观察站途中以及到达后的应急预案。”

“明白。”宋墨涵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再次进入工作状态。她开始飞速构思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对策,将那份蚀骨的担忧,转化为专业而缜密的医疗计划。

队伍再次行动起来,沿着幽深的金属通道,向着未知的三号观察站缓慢而坚定地前进。顾锦城在队员的搀扶下,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但他的脊梁始终挺直。

地面上,宋墨涵的目光紧紧跟随着代表顾锦城生命体征的光点在地图上的移动。他们的爱情,在这极端的环境下,化作了数据流里的无声牵挂,化作了专业指令中的极致温柔,化作了生死考验间毫无保留的信任。他是她的硬汉队长,在深渊中砥砺前行;她是他的温柔医生,在远方用知识和信念为他构筑生命的堡垒。

而这座沉寂了数十年的地下基地,也仿佛因为他们的闯入,即将揭开更多被尘封的秘密。新的角色——“雅典娜”系统,以及它背后可能隐藏的故事,正在前方等待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