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钥匙”与“铁匠”(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战地医生和特战队军人相互救赎》最新章节。

第二十七章“ 钥匙”与“铁匠”

边境的黎明总是裹挟着彻骨的寒意与潮湿的雾气,如同当前基地面临的局势,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暗流汹涌。资料室那短暂而坚实的拥抱,像一剂强效的安慰剂,注入了顾锦城和宋墨涵的心间,让他们有足够的力量去面对新一天的挑战。

宋墨涵回到医疗室,第一件事就是详细检查李骥的状况。昨夜那首诡异童谣带来的震撼尚未平息,她看着昏迷中的李骥,眼神中多了几分探究与更深重的责任。这个沉默的伤者,不仅承载着自身的生死,更可能牵连着一个失踪孩子的命运和一个重大的秘密。她调整了治疗方案,增加了有助于神经系统恢复的药物,并更加细致地记录他任何微小的生理反应,不放过任何可能唤醒他意识的线索。

医疗细节与情感共鸣

上午,宋墨涵在为李骥进行针灸刺激时,顾锦城悄然到来。他没有打扰,只是静静站在门口,目光深邃地凝视着她。晨光透过气窗,勾勒出她专注的侧影,纤细的手指稳准地捻动银针,动作行云流水,带着一种近乎艺术的精准与虔诚。这一刻,她不再是需要他庇护的温柔女性,而是一位执掌生命奥秘的战士,与她手中的银针一样,柔韧却蕴含着穿透顽疾的力量。

顾锦城心中那份混杂着骄傲、心疼与爱慕的情感几乎满溢。他见过她在手术台上的雷厉风行,也见过她面对伤患时的柔声细语,此刻更领略到她将古老智慧与现代医学融会贯通的智慧。这种超越性别的专业魅力,对他这种习惯于力量与规则的特战指挥官而言,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宋墨涵结束治疗,抬头看见他,微微一愣,随即露出一个带着疲惫却真实的微笑。“怎么有空过来?”

“来看看你,也看看他。”顾锦城走进来,目光扫过监测仪上相对平稳的数据,“有进展吗?”

“生理指标在向好,但意识恢复需要契机。”宋墨涵轻声说,带着医者的审慎,“那首童谣……像一把钥匙,但锁孔在哪里,还不知道。”

“我们会找到的。”顾锦城的语气笃定,既是承诺,也是信念。他注意到她眼底的淡青,眉头微蹙,“你又熬夜了。”

“值夜班,习惯了。”宋墨涵不在意地摇摇头,“比起你连轴转部署防御,我这不算什么。”

两人之间流淌的已不仅仅是情侣间的关怀,更是战友般的理解与体谅。在这种极端环境下,爱情褪去了风花月月的浪漫,淬炼成一种更深沉的羁绊——彼此是对方疲惫时可以倚靠的支柱,是黑暗中能够托付后背的伙伴。

新线索:“钥匙”与“铁匠”

这时,高岩带着新的情报匆匆而来,脸上带着突破性的振奋。“老顾,墨涵,有重大发现!”

三人再次聚首办公室。高岩将一份破译报告和几张模糊的黑白照片摊在桌上。

“关于童谣里的‘钥匙’。我们请教了民俗专家,并结合边境地区的情报,发现‘金鸟鸟,银窝窝,带上钥匙回家乡’这句改动的歌词,可能并非完全虚构。在当年那个老医生所在的区域,流传着一个关于‘秘境药谷’的传说,入口需要特殊的‘钥匙’开启。而所谓的‘金鸟鸟’和‘银窝窝’,专家推测可能是指代某种特定地形或标志物。”

高岩指着照片上一个模糊的、类似鸟类形状的山岩轮廓:“这是我们卫星图片分析出的,位于当年事发区域深处的一个相似地形。更重要的是,”他切换另一份文件,“我们通过特殊渠道,联系上了一位当年参与搜救失踪儿童、现已退休的老边防警官。他回忆起一个细节:老医生在世时,除了医术,还擅长制作一种非常精巧的金属徽记,据说能辟邪保平安。他给孙子的百日礼,就是一个特制的长命锁,形状……很像一只飞鸟。”

“长命锁……钥匙……”宋墨涵立刻联想到,“难道开启秘密的‘钥匙’,就是那个长命锁?”

“极有可能!”顾锦城眼中精光一闪,“李骥呓语中的‘代码’,或许就藏在那长命锁里,或者需要长命锁作为信物才能获取。那个孩子阿吉,是关键!”

高岩点头:“根据老警官模糊的记忆和零星档案,阿吉失踪时约五岁,脖颈上确实戴着一个银质长命锁,锁片造型独特,像鸟又像某种符文。这是目前我们掌握的关于阿吉最具体的特征。”

一条新的人物线——退休老边防警官“老周”被引入,他的记忆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顾锦城立即下令,一方面加强对卫星图片区域的秘密侦查,另一方面尝试与老周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尽可能挖掘更多关于老医生、阿吉以及那个长命锁的细节。

信任考验与苏晴的异动

基地的防御等级持续提升,顾锦城的工作量倍增,常常彻夜不眠。宋墨涵除了医疗工作,也积极参与到对李骥可能隐藏信息的分析中,她的细心和医学背景提供了独特视角。两人见面时间虽少,但每一次交汇的眼神,每一次短暂的交流,都充满了无需言说的默契与信任。

然而,苏晴的存在,始终像一抹若有若无的阴影。她似乎比以往更关注李骥的病情,时常以关心基地人员健康状况为由到医疗室走动,对宋墨涵的治疗方案也表现出不同寻常的兴趣,甚至会提出一些看似专业实则微妙偏离核心的问题。宋墨涵秉持着职业操守,礼貌回应,但内心的警惕从未放松。她悄悄将苏晴异常的探询记录了下来,准备在合适时机告知顾锦城。

一次,苏晴看似无意地问起:“宋医生,李骥这种情况,如果用一些特殊的神经兴奋类药物,会不会能加速他清醒?”

宋墨涵心中警铃大作,表面却不动声色:“任何治疗都需要权衡利弊,尤其是脑损伤患者,不当刺激可能导致不可逆的后果。我们目前采用的是最稳妥的方案。”她注意到苏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

夜色下的守护与抉择

深夜,指挥中心依旧灯火通明。顾锦城刚结束一场漫长的战术推演,疲惫地按着太阳穴。他走到窗边,望着基地沉入睡眠的轮廓,唯一亮着灯的地方,除了指挥中心,就是远处的医疗室。他知道,宋墨涵一定还在那里,守护着那个可能改变局面的关键人物。

他信步走去,没有惊动任何人。医疗室内,宋墨涵正伏在办公桌上小憩,台灯温暖的光晕洒在她脸上,柔和了疲惫的线条。她的手边,还摊开着李骥的病历和那首童谣的分析笔记。

顾锦城轻轻拿起搭在椅背上的外套,披在她肩上。动作惊醒了她,她迷茫地睁开眼,看到是他,眼神瞬间变得清澈而温暖。

“怎么不回去睡?”他低声问,带着责备的心疼。

“怕有突发情况。”宋墨涵揉了揉眼睛,“你怎么来了?”

“来看看我的定海神针。”顾锦城在她身边坐下,握住了她微凉的手。两人的手紧紧交握,无声地传递着力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