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经济调控,平衡之道(1/1)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最新章节。

李瑶将最后一份军校训练补给清单批完,搁下笔时指尖有些发僵。她没抬头,只问站在旁边的书吏:“户部账房的快报到了没有?”

“刚送进来,放在东角案上。”

她起身走过去,翻开那叠纸。第三页的数据让她停住了。青州盐价七日内涨了三倍,楚南米市出现抢购,几大商行的仓单显示库存充足,却迟迟不放货。

这不是天灾,是人为压市。

她坐回案前,抽出空白卷轴,写下几个名字。这些都是近半年与新政合作密切的商户,信誉可靠。她让人把名单送去大晟银行,要求立刻启动应急信贷通道。

门外传来脚步声,崔嫣然走了进来。她穿了一身素色深衣,发髻简单挽起,手里拿着一份帖子。

“我已经发了请柬。”她说,“后日午时,商政恳谈会,地点设在户部议事厅。能来的都来了。”

李瑶点头。“让他们知道是谈,不是审。”

“可有些人心里清楚自己干了什么。”崔嫣然把帖子放下,“我特意没邀那几家最闹腾的,等他们主动找上门再说。”

当天夜里,情报网汇总的交易记录送到了。李瑶坐在灯下一页页翻看。有三家商号在五日前就开始秘密调集资金,从边州低价收粮,再转手高价卖出。其中一家还在暗中联络其他商户,试图统一行动,逼朝廷松口。

她把这些证据单独摘出,封进一个黑木匣子里。

第二天一早,她去了大晟银行。这里是全国财政流转的核心,所有官银进出都要经过审核。她调出最近十日的转账流水,发现一笔异常汇款——五千两白银从北方某商会名下,转入一名小吏账户,时间就在昨日申时。

她让主管冻结这笔款项,并查清经手人。

中午前,结果出来了。那小吏是户部一名低级账房,平日沉默寡言,但从昨日起突然出入酒楼,还订了去南方的船票。

李瑶没下令抓人。她让人盯着,只要他不出城,就随他活动。

恳谈会当天,户部议事厅摆了二十张圆桌。各地商人代表陆续到场,有人神色从容,有人眼神闪躲。李瑶和崔嫣然坐在主位,等所有人落座后才开口。

“今天请大家来,只有一个目的。”李瑶说,“稳物价,保民生。”

底下一片安静。

“我知道有些人觉得,买卖本该自由定价。但自由不是乱来。”她挥手,几名文书抬出三本账册,摆在大厅中央的长桌上。“这是灾区平价粮运输记录,这是某商号十日内三次加价凭证,这是私仓囤米八千石的密报。三件事,同一家商行。”

有人开始低声议论。

李瑶继续说:“你们当中,有人支持新政,也有人只想趁机捞一笔。我不追究过去,但从今天起,市场要有规矩。”

她宣布设立官方指导价,允许上下浮动不超过一成。合规商户可享受低息贷款和漕运优先权。同时成立市场巡查司,由锦衣卫协助稽查囤积行为。

话音刚落,一名灰袍老者站起来。“李大人,这话听着好听,可若我们照做,别人不守呢?最后吃亏的还是我们。”

“你说得对。”李瑶看着他,“所以我会公开每家商户的进货价和销售价,每月公布一次。谁违规,谁的名字就会出现在告示榜上。”

另一人接口:“要是我们都不供货呢?市面没货,看你们怎么办。”

崔嫣然这时站起身。她的声音不高,但清晰传到每个人耳中。

“诸位都是经商多年的人,应当明白一点——百姓买不起米盐,就不会买布匹瓷器,也不会雇工匠修屋。你们赚的是流通的钱,可一旦流通断了,谁还能做生意?”

她顿了顿。“先贤讲义利之辨,重利不忘义。如今朝廷推行新政,为的是让更多人活下来,活得有尊严。你们若是只盯着眼前这点利,将来史书上怎么写?”

厅内一时无人说话。

片刻后,有人举手,表示愿意签署协议。接着第二人、第三人……到最后,二十人中有十七人签字画押。

会议结束,大多数人默默离场。只有三人留下,其中一人是来自楚南的盐商,姓周。他等到其他人走远,才低声对李瑶说:“大人,还有五家商号约好了,三天后集体罢市,想逼您让步。”

李瑶没显惊讶。“他们打算怎么做?”

“先把货藏起来,放出谣言说朝廷断供,引发恐慌抢购。等物价再涨一波,他们再悄悄抛售。”

“你为什么告诉我?”

“我父亲死于饥荒。”他说,“我不想看到那种事再发生。”

李瑶记下他的名字,让他先回去,不要暴露。

当天下午,她下令大晟银行向三家忠于新政的商行紧急拨款,用于提前采购三个月的民生物资。同时让地方官府放出风声:朝廷已备足三年储备,只待开仓济民。

消息传开后,原本蠢蠢欲动的几家商号开始犹豫。有两家连夜派人打听京城仓库的真实情况,却被巡查司拦下盘问。第三天早上,罢市计划不了了之。

傍晚时分,李瑶仍在户部值房。她看完最后一份物价回稳报告,合上卷宗,对旁边的书吏说:“明日召学政司议事。”

书吏应声退下。

她没动,仍坐在案前。窗外暮色渐浓,檐下铜铃被风吹得轻轻晃了一下。灯光映在墙上,把她坐着的身影拉得很长。

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敲了敲桌面,节奏稳定,像在计算什么。

忽然,门被推开一条缝,一名暗部信使递进一封密信。她接过,拆开扫了一眼,眉头微不可察地动了动。

信纸上写着一行字:北境商路出现异常银流,疑似敌国势力渗透。

她把信纸凑近烛火,看着它烧成灰烬,落进铜盆。

然后她重新打开案头的全国商税分布图,拿起朱笔,在北部三州交界处画了一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