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苏婉的推广:全国的教育(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最新章节。

学生应声答:“若超过规定日期未去官府登记领粮,便不再列入发放名单。”

那夫人怔住,半晌才道:“我夫君病重时,错过一次赋役减免申报,便是因不识这类文字……若早知其意,何至于多缴半年租税?”

众人默然。

回程车上,一位御史夫人掀开车帘,望着远处街角正在张贴的新学令告示,忽而开口:“我家女儿今年九岁,明日就送来报名。”

***

三日后,朝会之上,太常寺卿再未提及“牝鸡司晨”之语。反倒是礼部尚书主动奏请,愿将家族一处闲置庄院改建为县学,以响应新政。

苏婉的《全国兴学疏》正式呈递内阁。条陈五事:一、州设州学,县立义塾;二、选通晓实务者为师,不限出身;三、教材由中枢统编,刻版分发;四、学田制度推行至各道;五、女子八岁以上皆可入学,课程与男子分列。

李瑶坐在侧殿偏位,手中握着一份预算草案。她在“盐税抽成”一项旁标注:三厘入文教专账,首年预计可筹银二十七万两。下方另附一行小字——“建议优先用于北方九州,贫寒之地先设试点”。

批阅完毕,她唤来亲信:“把这份送进宫,加急。”

当晚,太子监国批复下达:“准如所请。”

***

翌日清晨,礼部门前石阶湿润,昨夜落过一场细雨。差役们排成长队,依次领取新印的教材雕版。每一块木板都用油布包裹,盖有“文教督办司”朱印。有人小心翼翼地将其绑上驴车,有人则蹲在一旁核对清单,口中念念有词。

苏婉立于台阶最高处,看着这一幕。风拂过鬓角,几缕白发飘起。她未戴帷帽,也未撑伞,只是静静站着。

李瑶走来,手中拿着刚刚誊抄完的师资名录:“第一批三百七十人,已按地域分派完毕。北方缺额较多,我从医学院抽调了一批懂基础算术的医助充任。”

“辛苦你了。”苏婉接过名单,快速扫过几行,“赵德那边呢?”

“户部右侍郎昨日签了押,学田划拨流程今早启动。另外,六个州的刺史主动上报愿自筹资金建校,说是看了女子学堂的成效。”

苏婉点点头,将名单交还。

远处,一辆满载雕版的车轴突然发出异响,赶车的差役急忙停下检查。他蹲下身,伸手摸了摸轮轴,眉头皱起。旁边有人递来一把油壶,他接过后缓缓倾倒,黑亮的油脂顺着木缝渗入。

苏婉的目光停在那里。

李瑶顺着她的视线望去:“怎么了?”

“没什么。”苏婉收回目光,“只是想到,有些东西坏了,加点油还能转。可人心若是闭塞久了……”

她没再说下去。

差役拍了拍车轮,站起身,扬鞭驱车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