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情报的较量:双面的间谍(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最新章节。

蜡封在掌心停留片刻,李骁指尖触到一丝微弱的松动。他没拆开,只是将它重新塞进内袍,压在软骨散陶罐之上。马蹄声渐远,晨雾吞没了整支队伍的轮廓。

半个时辰后,洛阳城西,情报司密室。

李瑶坐在灯下,面前摊开三张密报抄本,纸页边缘已被手指摩挲得发毛。她刚从城防哨站收回最后一份夜间巡更记录,正逐条比对传递路径。油灯芯噼啪一响,她抬手捻了捻,目光却未离开纸上一行小字:“寅时三刻,东华门值守换岗,无异状。”

这已是第七遍查验。

她闭眼揉了揉眉心,再睁眼时,笔尖已点在其中一份密报送达时间上。兵部员外郎周崇礼,昨日申时接信,酉时送出两份回文——一份送往东厂旧址,另一份经由私驿快马发往城西。两地相距七里,路线不交,收件人分属不同势力,可内容核心皆指向“李氏主力将于三日内北移”。

她忽然停住。

李氏从未有过此类调动计划。

她起身走到墙边铁柜前,拉开第三格抽屉,取出一本薄册。翻开第一页,是周崇礼履历:寒门出身,三年前因家中老母重病求医于李氏医馆,得免诊资,后入兵部任闲职。表面清廉,无党无派。

可这样一个人,为何要在同一天向两个敌对阵营传递相同虚假军情?

她盯着那行名字看了许久,转身提笔写了一封短笺,封入特制竹筒,交给守在门外的情报员:“即刻送至主宅,不得经手他人。”

主宅书房,李震正在翻阅一份屯田账目。竹筒送来时,他正用朱笔圈出一处粮产异常。拆信看完,他放下笔,抬头看向窗外。

天光微明,檐角铜铃轻晃。

他起身走到书架旁,手掌按在暗格机关上,一声轻响,墙面滑开,露出乾坤万象匣。匣面泛起微光,投影出近七日所有加密情报的流转图谱。他手指划过几处节点,最终停在周崇礼的名字上。

两条线从中延伸而出,一条通向东厂残余耳目,一条直指平西王在帝都的秘密联络网。

证据链尚未闭合,但方向已明。

他低声下令:“启用‘天机推演’模块,模拟情报泄露路径。目标:验证周崇礼是否具备双线传递能力。”

光影流转,推演开始。三炷香后,结果浮现:若今日再有一份“绝密军情”通过可控渠道泄露,且仅限其一人知晓,则其必会同时上报双方。

李震合上匣盖,声音平静:“拟一份假情报。就说李骁部将在两日后夜袭铁浮屠补给线,地点定在雁口坡。”他顿了顿,“但要注明兵力为三千骑,实则此地地形狭窄,容不下千人并行。”

李瑶接到指令后,立即着手伪造文书。她亲自执笔,模仿前线急报格式,加入多项细节陷阱:错误的水源标记、虚构的副将姓名、刻意模糊的时间表述。完成后,将文件封入火漆印信,交由一名伪装成传令兵的情报员送往周崇礼府外的接头点。

次日傍晚,消息反馈回来。

周崇礼收到信后,未召亲信,也未动笔批复,而是独自进入书房,半炷香后,遣仆人分别送去两处地点。一路送往东厂旧址,另一路直趋城西私驿。

证据闭环。

李瑶坐在案前,指尖轻敲桌面。现在只需等他再次行动,便可收网。

但她没有下令抓捕。

“他既然能左右逢源这么久,必定警觉极强。”她对身旁副官说道,“若我们直接动手,他可能当场毁信,甚至自尽灭口。不如让他再送一次,等他完成双线传递,再制造机会拿人。”

副官问:“如何制造机会?”

她沉吟片刻,道:“放个消息出去,就说朝廷密探已察觉有人私通外藩,正在排查兵部官员。让他慌。”

命令下达。当夜,帝都街头便有流言四起,称监察司已掌握叛臣名单,不日将大索朝堂。

周崇礼府中,灯火彻夜未熄。

三更天,一名仆人匆匆从后门溜出,怀里紧抱一只木盒,直奔城西私驿。与此同时,另一名衣着普通的中年男子也悄然出门,走向东厂旧址方向。

李瑶在密室中看着情报网传回的动向,缓缓点头:“动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