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情报裂变:掖庭的秘密(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最新章节。

掖庭局西偏院的门板在重力撞击下发出闷响,第三间绣房的锁扣应声崩裂。李瑶站在门口,目光扫过屋内陈设——一张矮桌,一床薄被,墙角立着半旧绣架,除此之外再无他物。她抬手示意身后的禁军校尉止步,自己径直走入,蹲下身来,指尖沿着绣绷边缘缓缓滑动。

木缝之间有细微凹陷,像是长期开合留下的磨损。她轻轻按压左侧支架底部,一声轻响,夹层弹开。油纸包静静躺在其中,未封口,边缘已泛黄。

“拿出来。”她低声说。

锦衣卫上前取物,刚要递出,角落火盆旁的老妇人突然动作。她抓起炭钳欲扑向火堆,李毅一步跨入,左手扣住其腕,右手顺势将一根银片塞进她口中。老妇人猛地咬合,牙齿磕在金属上发出刺响,舌尖血涌而出,却未能完全闭合。

“别让她咽下去。”李瑶头也不抬,拆开油纸。

绢帛展开,画面清晰。曹瑾坐于案左,对面男子披甲佩刀,肩甲纹饰为狼首侧影,额前一点朱砂印记尤为醒目。背景是山道夜景,石壁刻字隐约可见“南岭三岔口”。右侧题字残缺,仅余“戌时三刻,西华门南巷……货已备齐”数语,墨色深褐,似混了某种不易察觉的矿物粉。

李瑶盯着那行字看了片刻,将绢帛翻转。背面另有细密针脚缝着一行小字:“三月十七,换药匣,张氏代签。”

她眼神微凝。

张氏——原司药局执役,三个月前报卒,葬于北岭乱坟岗。无人收殓。

“这字迹是谁的?”她问。

老妇人被按在地上,嘴中卡着银片,无法言语,只从喉咙深处挤出嘶哑气音。她双目睁大,瞳孔颤动,却不看向李瑶,而是死死盯着那幅画。

李毅抽出腰间短刃,在她面前地面划出一道线痕。“你现在不说,等我们查出来,你就不是审问对象了。”他声音不高,“是尸体。”

老妇人喉头滚动了一下。

李瑶起身,走到床边掀开枕头。一把剪线刀露了出来,刀柄呈匕首形,刃口极薄,明显经过特殊打磨。她捏起刀身,对着光看,刀脊靠近根部处有一道刻痕,像是数字“七”。

“这不是普通绣工用的工具。”她说,“这是信号刀。”

李毅点头:“北境传信常用这类短刃,七道刻痕代表第七批训练完成。”

“所以这些医女,并非临时招募。”李瑶缓缓道,“她们是从掖庭内部一步步替换进去的。张氏死后,立刻有人顶替她的身份继续送药——而真正的死讯,被压了下来。”

她转向老妇人:“你是教她们的人,对不对?你负责让她们学会走路、说话、施针的样子,像真的医女。但你忘了,真正的医者,脚底不会长那种茧。”

老妇人闭上了眼。

李瑶没有再逼问。她将绢帛重新包好,交给身旁校尉。“立刻送去乾坤万象匣做材质比对,重点查墨迹成分和缝线丝料来源。”又对另一人下令:“封锁整个西偏院,所有进出人员登记造册,一个都不能放走。”

李毅仍跪在地上,一手压着老妇人肩膀,一手握着银片未撤。“要不要带回去?”

“不。”李瑶摇头,“就地看管。她若死了,线索就断了。你亲自守着,不准任何人接近,包括太医。”

“明白。”

话音刚落,屋外传来脚步声。一名锦衣卫快步入内,低声道:“公主,东侧洗衣房发现异常——昨夜本该焚毁的三套医女袍,不见了。值守宫人说,有人持令取走,盖的是内侍省副印。”

李瑶眉头一紧。“副印?谁有权调用?”

“通常是曹瑾亲信轮值签发,但昨晚当值的是个新人,名叫周文通,今早未到岗。”

“查他住处。”李瑶立即道,“顺便翻一遍掖庭近三年的衣物销毁记录,我要知道哪些‘已毁’的东西,其实还在宫里流转。”

那人领命而去。

李瑶踱回绣架前,手指再次抚过夹层开口处。这次她注意到,木框内侧有轻微刮痕,方向一致,像是频繁取出物品时指甲或工具划出的。她掏出随身小刀,轻轻撬动内壁一角,一片薄木脱落,露出下方暗槽。

里面藏着一枚铜牌。

她取出一看,牌面无字,反面却刻着一组符号:一圈点状环形,中间一道斜线贯穿,下方标着“乙卯”。

“这是什么?”禁军校尉凑近。

李瑶没回答。她曾在某份边关密报中见过类似标记——那是平西王私兵夜间联络用的识别符,每旬更换一次。乙卯,正是今日天干地支。

她猛然抬头:“曹瑾今晚还有动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