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科技封锁:蒸汽的怒火(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最新章节。
李震指尖还残留着批阅奏章时墨条的微凉。东阁烛火未熄,案头那本《庶民功绩簿》草案摊开在“准入标准”一页,他刚落笔写完最后一句:“凡自食其力者,皆可记名。”值夜官退出后,内侍匆匆入内,声音压得极低:“西域驼队到了,说有急讯,只肯面呈陛下。”
他抬眼,眉峰微动。
这已是本月第三次紧急传报,前两次皆是边关军情,这次却来得更晚,人也更疲。不多时,一名粗布短褐的汉子被引入,肩上还搭着风沙磨出毛边的毡毯,靴底沾满干泥,显然是连夜赶路而来。他跪地不起,从怀中取出一封用蜡封口的竹筒,双手捧上:“回禀陛下,小人自疏勒出发时,沿途听闻西境商旅议论——欧罗巴那边,已有匠人试造不用帆的船,靠火煮水喷气推动,已在河上行了半里。”
殿内一时静得能听见烛芯爆裂的轻响。
李震未接竹筒,只盯着那汉子:“你亲眼见过?”
“不曾。但消息是从波斯商人嘴里传出来的,他们亲眼见了图纸残片,说是铁壳包船,内设锅炉,蒸汽冲杆带动轮桨。若真成形,海路将不再仰赖风势。”
李震缓缓接过竹筒,指节在封蜡上摩挲片刻,忽然开口:“瑶儿可在工部?”
话音未落,帘外脚步轻至。李瑶披着深色斗篷走入,发髻略乱,显是刚从某处赶来。她目光扫过那汉子,又落在竹筒上,语气平静:“父亲,让我看看。”
她接过竹筒,启封抽出简牍,快速浏览一遍,眉头越锁越紧。片刻后抬头:“这是蒸汽动力船舶的雏形构想,虽粗糙,但原理已通。若让他们先走一步,十年之内,海上霸权易主。”
李震盯着她:“你能赶上?”
“不是赶上。”李瑶声音沉稳,“是要甩开。”
她转身对工匠署值守官令:“即刻召集七十二坊主,带齐手札、量具、炉图,一个时辰内到中央工坊集合。调青钢三炉、精炭五百斤,另备厚板铁甲二十副,用于新式锅炉外壳。”
那官员迟疑:“这……深夜开工,恐扰民安。”
“扰民?”李瑶冷笑,“等别人把炮舰开到咱们港口才叫扰民。现在不点灯,将来就得在黑夜里挨打。”
李震没再说话,只点了点头。
李瑶离去后,他命人取来乾坤万象匣,轻轻开启。匣中光纹流转,一幅机关图谱缓缓浮现——正是双层嵌套高压锅炉的设计图。他凝视良久,低声吩咐:“传令工坊,此图仅限李瑶与五名核心匠首参阅,任何人私自拓印,按军法处置。”
中央工坊灯火通明。
数十名老匠围在沙盘前,听着李瑶逐条讲解新锅炉结构。她手持铜尺,在图上划出关键部位:“传统单层炉壁承压极限为三石气压,再高必裂。现改用内外双层嵌套,中间填充陶砂隔热层,外层以青钢锻打,内层衬耐火黏土。压力提升目标——九石。”
众人哗然。
一名须发花白的老匠摇头:“公主,九石?那是炸炉的命!我坊去年试八石,铆钉崩飞,当场伤了三人。”
“我知道。”李瑶点头,“所以我们不一次加压。采用渐进式试验:每增一石,停机查验焊缝、铆点、支架受力。医队已在侧厢待命,若有异常,立刻泄压。”
她顿了顿,扫视全场:“谁愿带头?”
沉默片刻,一名年轻匠人上前:“我来。我在火器坊做过三年膛压测试,知道怎么控火。”
李瑶记住他的名字:陈铁生。
试验自子时开始。
第一石,平稳;第二石,炉体微颤;第三石,接口处渗出细雾。李瑶立即下令暂停,亲自带人检查,发现一处铆钉松动,当场更换。第四石成功,第五石时压力表指针轻微跳动,她果断叫停,重新校准仪表。第六石达成时,天已微亮。
匠人们轮流值守,有人趴在案上打盹,有人揉着发红的眼睛记录数据。李瑶始终站在锅炉旁,衣袖卷至肘部,手里握着一本厚册,每过一刻便添一行字。她的指甲缝里嵌着炭灰,鬓角汗湿贴在脸上,却毫无倦意。
第七石,炉壁发出低沉嗡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