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战后余波:投降的代价(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最新章节。
江风卷起龙旗一角,抽在旗杆铜铃上,清越一响。李震倚着高台栏杆的手微微一颤,指节泛白。副官正要上前扶他,却被他抬手止住。
他没动,只是缓缓闭了眼。耳边欢呼仍在,可那声音像隔着一层水,远得听不真切。乾坤万象匣沉在他掌心,温热如活物呼吸,又似余烬将熄。他只觉胸口压着千钧,不是伤,是耗尽后的空荡。
片刻后,脚步声由远及近,踏在湿泥上,稳而急。李毅大步穿过营门,甲胄染血,肩头还带着火药熏出的焦痕。他直入帅帐,单膝点地,声音低哑:“王晏服毒,已气绝。”
帐内烛火跳了一下。
李震睁开眼,目光落在案上那枚从王晏亲信手中缴获的令符上。木质裂痕犹存,血迹干涸成暗红一线。他没去碰它,只问:“何时发现?”
“半个时辰前。”李毅道,“他在密道尽头吞下毒丸,死前未言一字。尸体旁有残香,应是掩味用的安神草,混了砒霜。”
李震轻轻点头,手指在案边划过一道短痕。“搜他的帐。”
“已搜过两遍。”李毅从怀中取出一封火漆封口的信,“但第三遍时,在主案下方暗格里找到这个。火漆被人拆过,又重新封上,手法拙劣。”
李震接过信,拆开粗略一扫。字迹工整,用的是朝廷公文惯用的瘦金体,内容却非奏报,而是一份密约。落款处盖着一枚半印——曹瑾私章。文中提及“清君侧以安社稷”,并允诺事成之后,共掌中枢机要。
他将信纸放下,嘴角微扬,近乎无声地笑了下。“好一个忠臣世家。”
帐外传来脚步声,赵德撩帘而入。他手中捧着一份战后名册,见李震神色,便知出了大事,立即将册子搁在一旁,低声问:“可是王晏留了什么?”
李震没答,只把信推过去。赵德展信细读,脸色渐变,指尖不自觉地蜷紧,几乎捏破纸角。
“这……若传至洛阳,必起轩然大波。”他声音压得很低,“曹瑾虽掌内廷,但根基未稳。若此时揭发,陛下未必肯信,反倒可能激其先动手。四大藩王中已有三者与宫中暗通,一旦他们联手以‘诬陷大臣’为由发难,我们刚稳下的淮南,恐再动荡。”
李震静静听着,一手搭在乾坤万象匣上,指腹摩挲着匣面纹路。良久,他开口:“你说得对。”
赵德稍松一口气。
“所以不能由我们送去。”李震继续道,“要让风自己吹过去。”
赵德一怔。
李震抬头,目光如刃:“我要你拟一份军报,写明‘王晏伏诛,余党肃清’,附带此信副本,密封入铜筒,交驿使快马送往洛阳兵部。不必提曹瑾之名,也不必解释来龙去脉。只说——此物出自逆贼遗物,朝廷自会裁断。”
“可……”赵德皱眉,“若陛下不信,或将信压下,岂非徒劳?”
“不信也好,压下也罢。”李震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只要这封信进了宫,有人看见,有人记住,就够了。曹瑾不会让它安静躺着。他会查是谁泄的密,会追驿路源头,会疑心其他藩镇是否早已知情。猜忌一起,联盟自溃。”
赵德沉默许久,终是低头:“属下明白了。”
他转身欲走,却被李震叫住。
“慢着。”李震从袖中取出另一张薄纸,“加一句:近日长江水势异常,下游多处堤坝松动,恐有溃流之险。请朝廷速派工部勘验,以免百姓遭殃。”
赵德回头,眼中闪过一丝惊异。“您是要……借天灾逼他们分神?”
“不只是分神。”李震淡淡道,“是要让他们知道,眼下能护住一方安宁的,不是宫里的诏令,而是谁握住了实权。”
赵德不再多言,收好文书,退出帐外。
帐内重归寂静。烛火映着李震的脸,半明半暗。他伸手取过竹简,提笔写下八字:“淮南平,王晏伏诛。”墨迹未干,他吹了吹,放入特制铜筒,封口烙印。
一名信使候在帐外,接过铜筒,迅速离去。
李毅仍站在原地,未随赵德离开。
“还有事?”李震问。
李毅点头,从腰间解下一个皮囊,倒出几页残破纸片。“这是在王晏卧房夹墙里找到的,烧了一半,剩下这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