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织机嘶鸣:手工业者的觉醒(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最新章节。

晨光刚照进青牛县织坊区的街口,县衙的差役还没来得及换岗,坊间已传来喧闹。一群织工堵在工坊门前,手中攥着木槌、剪刀,有人肩上还扛着半截断掉的纺锤。老织工赵大根站在最前头,右手上缺了两根手指的断口朝天,声音嘶哑:“这铁疙瘩转一天,我们十个人吃不上一顿饭!它不叫机器,是吞命的嘴!”

人群应和着,有人一脚踹翻了摆在门口的水车纺机样机,木轴断裂,齿轮滚落泥地。

消息传到县衙时,李瑶正翻看昨日盐引发放的账目。她没抬头,只问了一句:“母亲到了吗?”

“刚进坊区,随行还带了图纸和脚踏样机。”

“传令下去,不开兵,不驱人,只让开道。”她合上账本,起身往外走,“这事,得让织布的人自己看明白。”

苏婉到时,人群已围得水泄不通。她没说话,只让随行匠人搬出一台罩着布的织机,摆在翻倒的样机旁。她掀开罩布,露出一架低矮的木质结构,踏板连着曲轴,丝线从头顶垂落,整机比寻常织机矮了近一尺。

“这不是水车纺机。”她声音不高,却压住了嘈杂,“这是专为腿脚不便、手有残疾的人改的脚踏织机。”

没人应声。赵大根冷笑:“说得轻巧,残人连线都捻不稳,还能织布?”

苏婉回头,朝人群后招了招手。

一个穿灰布裙的妇人走了出来,眼窝深陷,双目无光。她是盲妇陈氏,平日靠人接济捻棉线过活,一月不过百文收入。她被扶到织机前,双手摸索着扶手,慢慢坐了上去。

“脚放踏板上。”苏婉轻声说。

陈氏的右脚试探着踩下,织机发出“咔”的一声轻响,梭子滑动半寸。

“再来。”

左脚踩下,梭子回弹,丝线交错,织口闭合。十息之内,布面推进了半尺。

全场静了下来。

苏婉取过那匹布,高高举起:“这布,厚实、密实,经得起磨、经得起洗。”她转身对身旁匠人说:“拿石头来。”

粗石拿来,她当众在布面上来回摩擦十余下,布面未损。又命人浸水捶打三遍,依旧完整。

“一人一日,可织百匹。”她说,“你们怕它抢饭碗,可它能让没饭吃的人,重新端起碗。”

赵大根怔在原地。他低头看着自己的断指,又抬头盯着那台织机,忽然往前一步,伸手摸向踏板,声音发颤:“我……我能试试吗?”

“当然。”苏婉让开位置。

赵大根坐下,双手颤抖着握住引线杆,双脚踩下踏板。第一下没踩准,梭子卡住。他咬牙,再踩,再试。第三次,织口终于闭合,一寸新布出现在眼前。

他没说话,只是低着头,肩膀微微抖动。

人群开始骚动。有人问:“这机子,谁都能学?”

“李氏工坊,免费授艺。”苏婉答,“第一个月织出的布,全归自己。”

又有人喊:“可这机子是你们的,赚的钱,归谁?”

苏婉还没答,李瑶已走上高台。她手中拿着一卷黄纸,声音清晰:“从今日起,推行《匠人律》。”

众人安静下来。

“凡李氏推广之新器,每售出一台,三成利归原发明者;每织一匹机布,抽半成作技术更新基金,由匠人会监督使用。”

她看向赵大根:“您织过三代布,是坊里最老的匠人。若您愿意,可牵头组建匠人会,选人、管账、定规,全由你们自己做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