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情报交织,阴谋初现(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最新章节。
四更的梆子刚过,李震还站在前厅门内。灯笼灭了,屋里黑得看不清人脸,只有屋檐滴水落在石阶上,一声接一声。他没动,手仍藏在袖里,指尖抵着那张图纸的边角。
李瑶的密室在东厢第二间,原本是驿馆的账房。门从里面反扣着,窗缝贴了油纸,不透光。她坐在案后,面前摊着七张城防布防图,每张上面都用朱笔圈出暴动地点。三名密探跪在下首,衣襟沾着泥灰,刚从城南贫民窟回来。
“第七起在东市桥头,”最年轻的那个低声说,“暴民砸了粮铺,领头的是个独眼汉子,穿灰布短打,背上有块疤。”
“和前六起一样。”李瑶翻动记录册,“前三起在西城,后四起往东推移,每起间隔一日,暴动前十二个时辰,都有穿皂靴的人进过贫民棚。”
她抽出一张纸,上面是密探手绘的路线图。七条线从不同方向指向城中几处废弃作坊,终点都标着“东厂暗桩”。
“不是流民自发。”她合上册子,“是有人按顺序点燃的火头,一处烧完,立刻引向下一处。目的不是抢粮,是制造混乱。”
她起身走到墙边,将七张布防图并排钉上。又取出一根细线,从每个暴动点连向城北一处黑点——东厂北院。线刚拉到第三根,门响了。
赵德站在门口,脸色发青,手里捏着半页残纸。
“尚书省的文书房刚传出来的。”他声音压得很低,“王晏昨夜召集十六家士族,议事到三更。这是抄录的片段。”
李瑶接过纸,扫了一眼。上面写着:“……私改盐法,擅调兵卒,结盟藩镇,形同割据。宜请天子下诏,清查豫州赋税出入,削其权柄。”
她把纸递给李震。他刚进来,脚步很轻,没带李骁或李毅。
“他们要走朝议这条路。”李震看着那行字,“不是只想杀我,是要名正言顺地废了李家。”
“可奏折还没递。”赵德说,“王晏在等时机。等一次大乱,或者一次大败。只要你在京城出事,他们立刻就能把‘谋逆’坐实。”
李瑶摇头:“他们不知道我们已经盯上东厂。他们以为暴动是意外,以为朝廷能借民乱压你低头。”
“那就让他们继续以为。”李震把纸折好,放进袖中,“现在不是拆局的时候,是听声的时候。”
赵德走后,苏婉来了。她没穿官服,只披了件素色外裳,手里提着药箱。
“宫里来人传话,太妃想见我。”她说,“说是旧疾复发,夜里咳得厉害。”
李震抬眼:“她提我了?”
“没提名字。只说‘听闻有位李夫人,医术通神,能活死人’。”苏婉顿了顿,“传话的宫女眼神躲闪,像是被叮嘱过不能多说。”
“你去看了?”
“去了。她住在偏殿西角,屋子小,陈设旧。药渣倒在檐下,没人收拾。我诊脉时,她手指一直抖,不是病,是怕。”
“怕什么?”
“怕被人听见。”苏婉低声说,“她说话很慢,每句都停一停,像是在听外面有没有脚步。说到一半,突然问我:‘你夫君,可是为天下人做事的?’”
李震沉默片刻:“她知道我们被盯上了。”
“她还说,‘若真为苍生,便该见一见我’。”苏婉看着他,“这不是召见,是求见。她需要我们,比我们想象的更急。”
李瑶突然开口:“东厂、士族、宫中——三股力都在动。东厂放火,士族准备弹劾,宫里有人想借我们翻身。这不是巧合。”
“是合谋。”李震说,“有人想用民乱逼我分神,用弹劾逼我自辩,再用太妃引我入宫。三面压来,让我顾此失彼。”
“可太妃未必是陷阱。”李瑶说,“她若真被软禁,身边全是耳目,根本传不出话。能传出来,说明她还有缝隙可钻。”
“那就让她钻。”李震站起身,“你明日进宫,带够药,多待一会儿。她若再提见我,你就说‘夫君忧心国事,愿听长辈教诲’。”
苏婉点头,提箱要走,李震又叫住她:“别开药方。只诊脉,不开方。她若问,就说‘病根不在身,在心’。”
她明白了他的意思。
李瑶送她出门,回来时案上已铺开一张新图。她用炭笔画出三条线:一条从东厂指向暴动点,一条从王晏府邸连向各士族宅院,第三条从太妃偏殿画向驿馆。
“三条线,不同起点,同一目标。”她低声说,“但他们之间有没有联系?东厂会不会知道士族在密议?王晏有没有和宫里通消息?”
李震盯着那图:“查东厂那批麻袋。暴动前他们运进去的,是什么?”
“密探说像粮食,但分量不对。”李瑶翻开记录,“扛的人脚步稳,不沉。不像米面。”
“那就不是粮。”李震说,“是兵器,或是钱。东厂在买人命。”
“还有那块铜牌。”李瑶从匣中取出东厂刺客的牌子,“背面有暗槽,能藏东西。现在是空的,但槽底有刮痕。”
她把牌子翻过来,对着灯。李震凑近看,那槽底确实有极细的刻痕,像是被针尖划过,又被磨平。
“不是随便刻的。”他说,“是写过字,后来擦掉。能用针尖写字的,只有内廷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