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京城对峙,智斗曹瑾(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最新章节。

天刚亮,官驿的门栓被从外推开。李震披上外袍,没系带,径直走出屋子。昨夜那根绷在门闩上的丝线已经收了,铜盆里的水也倒掉,但窗纸上那个小孔还在,透进一缕斜光,照在床沿的短刃上。

他没碰刀,只看了眼就转身下楼。

李瑶已经在前厅等他,手里捧着个布包,边角磨得发白。她没说话,只把布包递过去。李震解开绳结,里面是几本账册,封面干净,内页却密密麻麻记着粮价、盐引、驿马调度。他翻了两页,合上,重新扎紧。

“人都散出去了?”他问。

“天没亮就走了。”李瑶声音压着,“货郎往南市,洗衣妇去东巷,茶摊的今早多熬了一锅。三句话不离‘李都督进城不扰民’。”

李震点头,把账册塞进马车暗格。车夫早已备好,马匹安静地喷着气。李骁没露面,但他知道,那十个人已经在旧宅屋顶守了一夜,弓上弦,刀出鞘。

马车缓缓驶出官驿,拐上主街。

晨雾未散,街面湿漉漉的。几家早点铺刚开张,蒸笼冒着白气。行人不多,但每走过一处,都有人抬头看。李震坐在车厢里,手搭在膝上,没碰那柄藏在坐垫下的短剑。他知道,从这一刻起,每一步都在明处。

马车行至承天大街中段,前方忽然传来铁靴踏地的声响。

一队东厂番子横在路中,黑衣红带,手按腰刀。领头那人面白无须,披着貂裘,袖口露出半截金丝护腕。他站在街心,像一尊摆好的神像,不动,也不让。

李震推开车门,自己下了车。

他没穿官服,只一身深灰长袍,腰间束带。风吹起衣角,他站定,拱手:“曹公公早。”

曹瑾嘴角动了动,没还礼。“李都督奉旨入京,为何不走正门,反绕小道?”

“小道不犯法。”李震语气平,“我走哪条路,百姓不拦,官府不查,东厂倒先问罪?”

“你带的不是兵器,是违禁之物。”曹瑾抬手一指马车,“开箱查验,若无问题,立刻放行。”

李震笑了下:“我若不允呢?”

“那就别怪东厂执法无情。”曹瑾眼神冷下来,“抗令者,视同谋逆。”

街上人渐渐多了起来。卖菜的挑夫停在街边,几个扫街的衙役也停下帚子。谁都没说话,但脚步不走,目光全落在街心。

李震没回头,只抬手拍了拍车板:“箱子里是账本,记录豫州三县粮盐调度。曹公公要查,我不拦。但得当着百姓的面开。”

“你怕什么?”曹瑾冷笑,“莫非里面藏了通敌密信?”

“我不怕。”李震声音抬高了些,“我怕的是,东厂一句话,就能翻一个都督的车。那以后,哪个官员还敢带账本上路?”

他话音落下,街角有个老农突然往前走了一步。

“李大人救过我娃!”他嗓门粗,带着豫州口音,“去年牛痘瘟,我儿子高烧三天,是李家医馆给治好的!”

人群一静。

紧接着,一个妇人抱着孩子走出来:“我家男人在盐场做工,以前一月挣不到三斗米,现在能拿五斗!”

又一个挑水的汉子喊:“李都督修的水渠,我家田里头一回种出双季稻!”

声音越来越多,像雨点打在瓦上。百姓从四面围拢,不推不挤,却把马车和东厂番子隔开。有人站到车前,背对着番子,脊梁挺得笔直。

曹瑾脸色变了。

他带来的二十名番子全握住了刀柄,可没人敢动。街面已被围死,四面全是百姓。再往前一步,就是踩在民头上。

“李震!”曹瑾咬牙,“你煽动民众,聚众抗法,眼里还有没有朝廷?”

“我眼里有。”李震站在车旁,声音不急,“但我更知道,百姓不是法外之人。他们纳税、服徭役、打仗上阵,凭什么连看一眼账本的权利都没有?”

他顿了顿,看向四周。

“我今日来京,不带兵,不带甲,只带这些账本。”他拍了拍车厢,“若这算违禁,那大雍的规矩,是管官,还是压民?”

没人回答。

曹瑾盯着他,手指在护腕上掐出一道印子。他知道,这一箱账本掀开,里面清清楚楚,全是民生调度,连一文私银都没有。可若不开,他这一拦就成了欺压良民。

“你得意不了多久。”他终于开口,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宫里等着你呢。”

“我正要去。”李震重新上车,“劳烦曹公公带路。”

马车再次启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