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领地扩张人口增(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最新章节。

江风卷着细雨扑进帅帐,李震指尖抚过案上《三县户籍册》,羊皮卷轴上密密麻麻的红印尚未干透。帐外忽起喧哗,三十七名里正被侍卫押着跪在泥地里,发间还沾着草屑。

“大人!”青川里正突然抬头,“东乡发现二百余流民,口音不像中原人……”话音未落,远处突然传来破空声。李毅闪电般甩出钩索,三支弩箭钉在里正脚前三寸,箭尾红缨还在颤动。

“带下去。”李震将户籍册卷起,“让李晨带机关营去查,凡是能背出《大晟律》三章者,准其落户。”

李骁从校场归来,靴底踩着湿泥踏入议事厅。他解下火铳搁在案角,目光扫过沙盘上新插的十二面小旗。“三县归心,不是靠文书压人。”他说,“得让他们亲眼看见粮税减三成,刑律不株连。”

李瑶正将一叠新编的《三县通志》码齐,封底火漆印尚未冷却。她抬眼:“已派人送往各乡,凡收下通志者,三日内需登记户籍。拒收者,列为观察户。”

李震点头,将裂玉印轻轻按在沙盘中央。金纹一闪,三县交界处的地貌微微泛起微光,仿佛被无形之力重新勾勒。他低声道:“昨夜使者炸裂的玉玺碎片,已融入印底。从今日起,三县统辖,名正言顺。”

李骁冷笑:“朝廷若再派使臣,我便请他喝一杯掺了蛊血的茶。”

---

药王庙偏殿烛火通明,苏婉的银针在灯火下泛着冷光。二十个流民排成长队,轮流将手掌按在特制的泥板上。“用力些。”她轻声指导,目光扫过某个少年刻意蜷缩的手指。

“下一个。”随着唱名声,少年颤抖着伸出右手。泥板刚印下掌纹,苏婉的银针突然刺向他虎口。少年惊叫着暴起,袖中寒光直取她咽喉,却在半空被三只弩箭贯穿手腕。

“闽越的‘影蛇’。”李毅从梁上跃下,钩索缠住少年脖颈,将其掼在地上,“舌底有铜牌,刻的是蛇纹家徽。”

少年咬破牙囊,毒烟刚冒便被苏婉一掌拍散。她捏开其嘴,从舌根处抠出一片薄如蝉翼的铜片,上刻细密符文。

“他们想用蛊虫混入救济粮,制造瘟疫假象。”苏婉将铜片递出,“这纹路,和上回文书里的蛊血同源。”

李毅接过铜片,指尖一碾,碎成粉末。“已审出七个同党,藏在流民营北区第三排草棚。他们计划在分粮时放火,嫁祸李氏断粮。”

“那就让他们先分粮。”李瑶走进来,手中捧着一册新录的指纹簿,“但每人领粮袋上,都要盖指印。凡未登记掌纹者,不得入仓。”

苏婉点头:“防疫登记不能停。每录一人,便发一枚药牌,凭牌领药、领粮、领工。”

---

三县粮仓前,二百名流民举着木牌哄闹。领头的老丈嘶声喊道:“再不给粮,我们就要吃人了!”木牌突然脱手飞出,直砸向粮仓大门。

“当!”

一支弩箭将木牌钉在墙上,箭尾系着块青布。李骁纵马跃入人群,马鞍旁挂着的铜锣发出刺耳鸣响:“要粮的,跟我去修河堤!每日三顿干饭,工钱现结!”

哄闹声戛然而止。老丈盯着铜锣上“大晟工部”的烙印,突然跪地痛哭:“我们……我们只是想活下去啊……”

李骁翻身下马,将铜锣挂在他肩上:“那就用双手活。明日辰时,校场点名。迟到者,无工可派。”

人群缓缓散去。李瑶站在粮仓高台上,手中握着一叠新制的粮票,票面印有编号与指纹印记。她低声对身旁吏员道:“从今日起,粮票与户籍绑定。一人一票,不得转借。”

李晨带着工匠队归来,肩上扛着几块未完工的机关闸板。“流民中有三十名木匠、十二名铁匠,已编入机关营。”他说,“还有五名曾在闽越船厂做过铆工,我让他们去修炮车轮轴。”

李震站在城墙上,望着远处连绵的难民营。炊烟升起,却不成片,零星散乱。他问:“能安置多少人?”

“按现有粮储和工坊容量,三万为限。”李瑶答,“若全数收留,五日后便要断炊。”

“那就分三批。”李震道,“第一批,有技者优先。第二批,老弱妇孺。第三批,待查者暂留外围,设隔离区。”

苏婉补充:“我已启动空间医疗模块,每日可产三百份防疫药包。但药材消耗太快,需尽快开辟药田。”

“药田的事交给我。”李瑶说,“我在流民图谱里发现十七人曾种过南疆草药,明日就带他们去西坡试种。”

---

寅时的议事厅只有烛火爆裂声。李瑶将八幅绢帛铺在案上,每幅都标注着不同颜色的标记:“红色是工匠,蓝色是农人,黑色是……”

“武士。”李骁突然按住一幅黑帛,“这些人里,有十七个使的是闽越剑法。”

李震指尖划过黑帛,在某个名字旁画下金纹:“明日,让李毅带他们去修校场。凡是通过‘三问考核’者,编入乡勇。”

“三问?”李骁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问祖籍,二问技艺,三问愿否守《大晟律》。”李震道,“答错一问,送入隔离营观训。”

李瑶又取出一份密报:“情报网刚送回消息,周边七镇已有三镇暗中遣使,愿归附三县新政,条件是减免赋税、共享火炮防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