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内外交困展智谋(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最新章节。
烛光在铜盆边缘跳了一下,李瑶的手指迅速压住匣盖。密室内的空气仿佛凝固,地听仪的铜丝仍微微震颤,余波未散。李毅站在门侧,刀柄未松,目光扫过她掌中瓷瓶——银针的色泽确实更深了,像是吸饱了某种看不见的东西。
“它读到了我们的推演频率。”李瑶将瓶口重新封紧,声音压得极低,“不是靠人,是靠信号回流反向捕捉。我们刚才的每一步,都可能已被录入它的模型。”
李毅点头,未发一言。他已命人撤除所有外接装置,但那股被窥视的感觉并未消失。机关智网不眠不息,它的节点正在扩张,节奏正在调整,而他们已暴露在对方的测算之中。
半个时辰后,主厅灯火通明。
李震端坐上首,面前摊开三份密报:北岭山坳脉冲提前、西境五烽燧同步蓝光、录吏刻刀检出异质金属。他指尖轻点图卷,目光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影炉不是来刺探军情的。”他开口,声音不高,却压住了满室凝重,“它是来‘建模’的。测人心流向,判政令轨迹,算势力消长。它要的不是一时胜负,是未来走势。”
李骁本欲请战,此刻也收住了话头。李瑶坐在案侧,手中握着一份刚整理出的推演记录。
“它依赖规律。”她说,“每戌时启动,每截信后必传回脉冲,每次接收新数据都会微调编码。这些不是漏洞,是它的运行逻辑。正因如此,我们可以造‘虚势’。”
李震抬眼:“说下去。”
“既然它在收集‘势’,我们就给它一堆真假难辨的‘势’。”李瑶展开一张新绘驿道图,“真实粮运改走东线水路,七日内完成三屯调度。同时放出‘西仓重开’的假令,由李毅部下伪装流民,在废弃驿道上搬运空车,沿途留下特制铜片,模拟银针信号残波。”
李晨皱眉:“信号频率无法完全伪造,它若察觉异常……”
“不需要完全匹配。”李瑶摇头,“它现在靠的是大数据归纳,不是逐条验证。只要整体路径符合它过去捕捉到的‘高价值情报’特征——比如绕行盲驿、中途换手、使用旧印信——它就会将其归类为有效信息,纳入模型。”
李震缓缓点头:“它学得越快,就越容易被假数据污染。”
“正是。”李瑶提笔,在图上标出三条并行路线,“我们设‘双轨驿道’:真令走明线,假令走暗径,中间再加一条半真半伪的‘诱引链’。比如,真实调度中确有一支小队移防北岭,但我们夸大其规模,称为主力集结,并故意让这份文书‘遗落’在影炉能触及的渠道。”
李毅终于开口:“它若信了,下一步必是调整节点布局,强化对北岭的监控。”
“那我们就等它动。”李瑶合上图纸,“它每新增一个节点,每激活一次脉冲,都会留下信号轨迹。我们不再追人,而是追踪它的‘学习过程’。”
厅内一时寂静。众人皆明白,这已非寻常谍战。他们面对的不是一个组织,而是一套不断进化的机关智网,它的威胁不在当下,而在未来——当它足够完善时,将能精准预测李氏每一个决策。
李震起身,走到沙盘前。他拿起一枚黑子,落在北岭位置。
“从今日起,所有对外政令,必须经过‘双轨验证’。”他下令,“凡涉及调度、人事、资源分配的文书,一律准备两套版本:一套真实执行,一套用于放风。真假之间,只差关键节点与数据微调。让影炉自己去猜,哪一个是真,哪一个是假。”
李瑶立即执笔记录。她知道,这不仅是反制,更是一场信息战的开端。他们要用海量矛盾信息,拖慢对方模型的收敛速度,甚至诱导其走向错误推演。
会议将散时,李毅呈上一份新查结果。
“三名录吏指印无异,但其中一人所用刻刀,刀柄内侧检出银灰色颗粒,成分与银针一致。该录吏平日负责抄录废弃文书,三日前曾代笔一份‘屯田调度初稿’,后被否决作废。”
李震眼神一凛:“影炉截获的假信中,是否包含该稿内容?”
“包含。”李瑶调出比对记录,“尤其是其中一处错误——西仓至庚口的实际里程为四十七里,初稿误作五十三里。而假信中,恰好引用了五十三里这一数字。”
满厅骤然一静。
“不是人泄密。”李震缓缓道,“是工具被替换了。”
“刻刀是中继器。”李瑶补充,“它不传递完整情报,只记录关键数据片段,再通过某种方式传输出去。可能每隔固定时间自动激活,也可能由外部远程触发。”
李毅沉声:“我们一直防人,却忘了物也可为眼线。”
李震当即下令:“即刻收缴所有金属文具,今后文书用陶刀、木笔。各司录吏所用器物,每日查验一次。”
他顿了顿,忽然道:“但这一次,不必立刻更换那把刻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