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骁勇善战显英姿(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最新章节。

黑旗悬在药铺上方,未落。

李骁站在校场边,手按刀柄。三百轻骑已列阵待发,马蹄踏地,尘土未扬。他目光扫过队伍,最后停在三名被摘去甲胄的乡勇身上。一人低头不语,另两人目光躲闪。李瑶递来的名单上,这三人名字旁都画了红圈——领抚恤,无出工,曾属辎重营。

“调去修渠。”李骁开口,声音不高,却传遍前排,“敢抗命,按通敌论。”

三人被押走,无人争辩。李骁翻身上马,缰绳一扯,战马人立而起。他不再看身后,只对传令官道:“出发。”

雨在入夜时落下。

三百骑裹着油布,穿林而行。泥浆裹住马蹄,每一步都沉闷无声。斥候来回奔走,带回的消息一致:宁远堡以北三处粮道遭袭,焚车五辆,守军死伤十七,贼踪全无。李骁听着,手指在刀鞘上轻叩三下,这是他思索时的习惯。

雨势渐大,山道难行。副将低声建议扎营避雨,李骁摇头:“黑石峪距此三十里,敌必以为我不会冒雨进兵。”他取出一张炭笔勾勒的地形图,雨水打在纸上,墨迹微晕。图上标注了两处谷口、一片密林、一条断涧。他用刀尖点在谷口:“火攻此处,断其退路。你带一百人从东侧林间绕行,待我信号,合围。”

副将领命而去。李骁率主力继续前行,马队在雨幕中如影而行。

黑石峪口,火光突起。

干柴淋了半日雨,点火不易,但李骁早令士卒备好火油。火舌舔上谷口堆叠的枯枝,浓烟混着雨气翻滚升腾。谷内传来骚动,人声杂乱。李骁一声令下,轻骑冲入,刀光劈开雨帘。

敌寇不过两百,多为流寇,装备杂乱。突袭之下,阵脚大乱。李骁亲自带队,直扑中军帐。一名头目模样的人正翻身上马,李骁掷出长刀,贯穿其背。那人坠马时,手中还紧握一枚铜令。

火势蔓延,谷内哀嚎四起。投降者跪地抱头,顽抗者被尽数斩杀。清点战果,斩首一百零七,俘获三十四,缴获粮车四辆、火油两桶、兵器若干。李骁命人将铜令呈上,令面刻着繁复暗纹,中央一“清”字,隐有盟誓之意。

他盯着铜令,未语。副将请示是否焚谷,李骁道:“留一口,放些俘虏出去。”副将一怔,随即会意:散风声,引蛇动。

天明雨歇,大军启程回返。

宁远堡守将迎出十里,见李骁甲胄染血,刀刃缺口三处,却步履如常。李骁只递上铜令:“士族余孽未清,北境不得安。”守将接过,手微抖。

军议在宁远堡议事厅召开。

李骁立于沙盘前,手指划过几处被焚粮道,又停在黑石峪位置。“贼非流寇,有组织,有内应,有退路。”他抬头,“我们不能再靠乡勇守土。守得住一时,守不住长久。”

厅内一片静默。几名老护卫队长面露不豫。一人开口:“养常备军,粮从何来?百姓刚安,再抽丁征粮,恐生怨。”

李骁不恼,从怀中取出铜令,放在案上。“这是在黑石峪缴的。刻的是‘清流盟’的令。他们勾结流寇,烧我粮道,杀我士卒,还想着复什么‘礼’。”他环视众人,“我们不立军,谁来护这新政?”

另一人皱眉:“乡勇轮守,祖制如此。突改为常备,怕是朝野非议。”

李骁冷笑:“祖制?祖制能让曲辕犁自己耕田?能让妇人进工坊换工分?祖制救不了被掳的百姓,护不住烧毁的粮车。”他声音沉下,“我不是要废乡勇,是要立一支随时能战的兵。轮戍制——每乡抽丁一月,由老兵统训,训完归田。兵源不断,负担不增。”

李瑶坐在角落,听着,手中笔在册上记着什么。她抬头:“军资呢?铁器、火油、战马,哪样不要钱?”

李骁看向她:“首支常备军,我亲领。不支民粮,自筹军资。”他顿了顿,“乾坤万象匣中有机关图谱,可造连弩车、火雷弹。我已令李晨试制,成后可换钱,也可装备军队。”

厅内气氛微松。李瑶点头:“若能自给,倒可一试。”

李震坐在主位,一直未言。他手指轻叩桌面,目光落在沙盘上那面未落的黑旗。良久,他开口:“准试三月。三月后,若无成效,即刻裁撤。”

李骁抱拳:“谢父亲。”

军议散后,李骁率军启程回县。

归途山路泥泞,马行缓慢。行至鹰嘴崖下,天色转阴,雷声隐隐。斥候往返三次,皆报前方无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