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以盐换粮(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最新章节。
李瑶取来炭笔,在树皮上写下“王二,首日工:护院、背柴”,又在墙边划出新格,标上“工分簿”。
李震转身进屋,端出半碗米汤。那米汤汤色微黄,上面漂浮着几粒米。他将碗递给王二,说道:“先吃。”
王二双手颤抖着接过碗,低头看着碗中的米汤,忽然双膝一软,跪在地上。他没有立刻喝,而是先将碗捧至额头,闭眼片刻,仿佛在感受这份来之不易的温暖。然后,他缓缓低头,小心翼翼地舔净碗底最后一粒米,接着将空碗紧紧抱在胸前,声音低哑地说道:“这碗,我替您守。”
李震没有动,只是说道:“去后山,跟李骁搭陷阱。他教你。”
王二起身,背起孩子,跟着李骁出门。他们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林间小径。
苏婉看着那空碗,轻声说道:“一碗米汤,换一条命,也换一颗心。”
李震望向院外,远处的山脊轮廓在阳光下清晰可见,风轻轻掠过荒坡,卷起几片枯黄的树叶。他手中的石斧未曾放下,指节因长久紧握而泛白。
傍晚,李忠归来,背着三斤糙米、两捆麻绳,还换来一张破席。他将米倒入陶罐,喘着气说道:“换了三两盐。村东老张头要盐腌菜,听说有盐,立刻称米。”
李瑶赶忙记下:“盐出三两,入米三斤,绳两捆,席一张。”
李震点了点头,说道:“明日再换。盐分小包,每包一两,明码标价。”
“若有人抢呢?”李忠担忧地问道。
“不会。”李震自信地说道,“真穷的,只求换食;真狠的,早去劫富户了。咱们这点盐,不够他们动刀。”
苏婉在灶台边坐下,取出急救包,翻开碘伏瓶。瓶中液体只剩三分之一。她轻轻合上,放回包中,心中不免有些忧虑。
李瑶忽然抬头,说道:“若盐能持续产出,是否可设‘工坊’?专人采土、提纯、分装,效率更高。”
“太早。”李震说道,“一锅盐,三人盯火、滤、搅,已是极限。人多了,管不过来。”
“那……记工分可推广?”李瑶又问道。
“可。”李震说道,“但得有规矩。劈柴一捆,一分;挑水一担,一分;护院一夜,两分。病了不扣,伤了另补。”
李瑶迅速记下,又在墙上划出“工分兑换表”。
夜深了,院中只剩下一盏昏黄的油灯。李震坐在石阶上,手中的石斧横放在膝前。他盯着斧刃,刃口映着微光,仿佛一道未闭合的裂口。远处的山林一片寂静,风也停了下来。
忽然,李骁快步回来,手中提着半只野兔。
“陷阱有了动静。”他将兔放在地上,说道,“王二盯了一下午,没漏眼。”
李震点了点头,说道:“明日教他做新陷阱,加宽坑口。”
李骁应了一声,转身进屋。
李震俯身,拾起地上一根枯枝,在泥地上划出几道线。一道代表盐,一道代表粮,一道代表人。三线交汇,形成一个三角。他用枝尖点住交点,低声说道:“从今往后,咱们不光种地——咱们做生意。”
苏婉从屋内走出,手中端着一碗加盐米汤。她将碗放在李震身旁的石台上,没有说话,只是轻轻拍了拍他的肩。
李震抬头,看见她眼中映着灯火,沉静得如同深井。
他低头,继续看着那泥地上的线。盐线延伸,指向西坡。他记得昨日砍树时,在一株枯槐树皮上见过刻痕——歪斜的“王”字,刀痕并不深,像是有人曾在此徘徊求生。他当时并未细究,如今想来,或许不止王二一人知道这条小径。
他将枯枝折断,插在盐线尽头。
院外,风又轻轻吹起,吹动柴门轻轻晃动。门轴发出细微的吱呀声,仿佛是某种神秘的回应。
王二蹲在后山陷阱边,手中握着一根削尖的木桩。他将桩钉入土中,动作极为缓慢,仿佛在埋葬一件圣物。月光洒在他脸上,照出一道旧疤,从耳根划至下颌。
他抬头望向李家坳的方向,望着那一点微弱的灯火,忽然低声说道:“我儿能活,我这条命——就钉在这儿了。”
他将最后一根木桩钉牢,用手轻轻抚平周围的浮土。
远处,野兔在坑底挣扎,发出细微的扑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