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新政之争(1/1)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美人谋:锦瑟映江山》最新章节。

镇北关的烽火,如同投入滚油中的冰水,瞬间在朝堂炸开。主战、主守、主和之声纷乱嘈杂,更有甚者,隐晦提及南疆战事方歇,国力疲敝,暗示应暂避锋芒,甚至有人旧调重弹,质疑萧逐渊连年用兵,耗损国本。

然而,不等这些声音形成气候,摄政王府涵元殿内,一场关乎王朝未来走向的密议,已在烛光下展开。

与会者仅有四人:萧逐渊、谢清晏、程昱,以及被破格允许参与核心机密的苏玉绾。沈知微尚在南疆稳定局势,未能列席,但其先前关于“以商养战、以战促商”的构想,亦是此次密议的基石。

萧逐渊虽面色依旧苍白,但眼神锐利如昔,他指尖敲打着北疆舆图:“北狄来势汹汹,其背后必有太始推波助澜。祂的目的,无非是迫使大胤陷入长期战争,持续消耗国运民力,为祂重启‘通天之路’创造混乱与绝望的温床。”

“故而,此战必须打,而且要快打,狠打,打出十年太平!”他声音斩钉截铁,“但本王不能亲征。”目光扫过程昱与苏玉绾,“南疆初定,京城需人坐镇,更需有人统筹全局,确保新政不被战事拖垮。”

程昱立刻领会:“王爷需坐镇中枢,调和阴阳,应对朝堂暗流。北疆主帅,需一位能征惯战、且绝对忠诚之将。”他沉吟片刻,“镇国公郭骁虽伤,其副将杨烈,勇猛善守,可暂代主将之职,坚守待援。臣举荐……安西大都护,**卫国公李牧**!”

李牧,常年镇守西域,威震诸胡,用兵老辣,是军中仅次于萧逐渊的顶梁柱。调其北上,确是最佳人选。

萧逐渊颔首:“即刻以陛下名义,八百里加急,调李牧率五万安西铁骑,星夜兼程,驰援镇北关!命杨烈,不惜一切代价,坚守至援军抵达!”

军事方略初定,更棘手的问题随之而来。

苏玉绾秀眉微蹙,摊开手中刚刚核算完毕的简册:“王爷,王妃,程相。即便动用‘战争绣票’余款与部分‘兴业基金’试点收益,国库存银与粮草,同时支撑北疆大战与南疆善后,至多只能维持三个月。若战事迁延,或南北任何一方再有变故,财政必将崩溃。”

这便是国力的极限。双线作战,对一个刚刚经历内乱与南疆战火的王朝而言,是足以压垮脊梁的重负。

殿内陷入短暂沉默。窗外夜色深沉,仿佛预示着王朝前途的晦暗。

良久,谢清晏清越的声音响起,打破了沉寂:“太始欲以战争耗我,我们便不能仅局限于战争本身。”她目光平静,却带着洞穿迷雾的智慧,“战争消耗国运,而新政,尤其是能真正滋养民生的新政,方能弥补乃至壮大国运。”

她看向苏玉绾:“玉绾的‘兴业基金’之策,不应因战事而停滞,反应加速,扩大试点范围。不仅借贷于工匠商贾,更可鼓励民间兴修小型水利,改良农具粮种。战事所需之军械、布匹、药材,亦可部分通过基金,以订单形式向民间工坊采购,既保障军需,又刺激生产,活跃民生。此乃‘以战养民,以民哺战’之道。”

程昱眼中精光一闪,接口道:“王妃高见!此外,或可发行‘北伐国债’,专款专用,以未来北疆平定后的边贸之利及部分战利品为抵押,向民间募集资金。同时,严查各地仓储、漕运,追缴亏空,裁汰冗员,节约开支。非常之时,需行非常之法!”

苏玉绾受到启发,补充道:“我或可尝试……以自身血脉之力,引导‘兴业基金’流转,虽力量微薄,但或能潜移默化,提升其效益,加速财富循环,滋养地力。”她不确定此举效果,但愿意尝试。

一场围绕“战争与新政”的激烈辩论与深入谋划,在这小小的密室中展开。萧逐渊凝神倾听,时而发问,时而决断。他深知,这不仅是在讨论如何打赢一场战争,更是在规划一条在神只恶意与内外压力下,让大胤王朝得以喘息、甚至涅盘重生的道路。

最终,一套以“军事反击为核心,新政推行、财政改革、血脉辅佐为支撑”的综合性应对策略,初步成型。

“好!”萧逐渊拍板,“便依此议!程昱,你负责统筹朝堂,推行新政,稳住后方。玉绾,兴业基金与部分军需采购,由你全力负责,大胆去做。前线军务,交由李牧与杨烈。至于朝中那些杂音……”他眼中寒光一闪,“非常之时,若还有人只顾党争私利,惑乱人心,休怪本王剑下无情!”

密议直至东方既白。众人离去后,萧逐渊看向静立窗边的谢清晏:“清晏,北疆……你可需前往?”他知她力量关乎大局,但也忧心她的安危与消耗。

谢清晏望着北方天际那若有若无的晦暗气息,摇了摇头:“我暂不北上。混沌之力,于此番谋划,有更重要之用。”她回转目光,看向萧逐渊,“你的身体,是当前维系一切的关键。我需助你,尽快恢复。”

她伸出手,掌心混沌之气流转,不再是单纯的湮灭,而是蕴含着一丝苏玉绾带来的生机造化之意。“或许,我们可以尝试一种新的方法。”

朝堂之上,关于北疆战略与新政推行的争论必将激烈。荣懿太后与宗室元老们,绝不会坐视萧逐渊的权力进一步巩固。潜伏的太始信徒,也定会伺机破坏这刚刚萌芽的新政与后勤命脉。

但涵元殿内的灯火,已为这风雨飘摇的王朝,指明了前行的方向,注入了决绝的力量。一场围绕国运的全面鏖兵,已在军事、政治、经济、乃至神魔层面,同时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