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南山竹海 1(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虎学:从斑纹到王字》最新章节。
竹林河边这个庞大的群体,很快便分化出两位领袖——段良与甘霸。通天路的学子大多追随甘霸,福地路的则多归顺段良。
当然也有例外。
以刘苏为首的五虎将就自成一体,既不依附甘霸,也不投靠段良。
五人领了盐米锅被鱼竿等物资后,寻见一处河边上有几株娇艳欲滴的野花,便决定在此安营扎寨。
这确是一处风水宝地。苏长歌细细端详那渐变的粉白花瓣,抚掌笑道:“此花由白转粉,正是大红大紫之兆。”
简单收拾妥当,五人围坐一圈,开始商议大计。
刘苏率先开口:“眼下当务之急,无非食住二字。”
秦易点头又摇头:“可惜缺了酒。”这对嗜酒如命的老二来说,着实是个痛点。
老三彦祖提议:“住处好说,搭个竹亭便是。”夏秋之际,防雨即可。
伯光补充道:“还得砌个火炉。”这不仅仅是防虫,亦是防止林火……
计议已定,五人各司其职:刘苏秦易与彦祖负责砍伐竹材;伯光拌泥垒砌火炉;长歌则自告奋勇去寻觅野味。
一顿饭的功夫,长歌便抱着一捧沾着泥土的嫩笋和几朵伞盖饱满的竹荪回来。
伯光亦是已经和好了黄泥,两人又默契地配合着将泥台敷好。
日头渐高时,他们搭起简易的火架,将竹笋切片,竹荪撕条,与白米一同倒入铁锅中。清甜的竹香随着咕嘟声弥漫开来,一锅素粥便成了晌午的饭食。
午后,长歌抄起鱼竿兴致勃勃地往河边走,嘴里念叨着要给兄弟们加菜。他选了个平坦的石墩坐下,脚下河水清可见底,几尾青背鱼正悠闲地摆尾。
可没有鱼饵,寻了许久才得了一条蚯蚓。只见他手腕一抖,鱼线在空中划出银弧,“扑通”落入鱼群中央。
才不过十来个呼吸,竿梢突然弯成惊心动魄的弧度。“上钩了!”长歌兴奋地跳起来收线,竹竿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呀声。
伯光见状,赶来帮忙,沾满泥土的手刚抓住他后衣摆,鱼线却猛地一松——“啪!”两人踉跄着跌作一团。
“可惜,差点,”伯光眼睛却盯着水面那道迅速消失的涟漪。
这是长歌第一次钓鱼,差点一发入魂。他得意地抹了抹鼻尖,再次扬竿:“这次包得手”。
半个小时转瞬即逝,水面依旧平静如镜,不见半分波澜。
反观下游的同窗,却是竿起竿落间便有大鱼上钩。每当银鳞跃出水面,那优美的弧线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晃得人眼花。
长歌见状,不由得心生向往,决意前去讨教。
恰逢那位钓鱼好手正在传授技艺。只见他手腕一抖,竿梢轻颤,一条足有四五斤重的青鱼便破水而出,鱼尾拍打着水面,溅起晶莹的水花。
那寒江客引着众人来到一处翠竹环绕之地。他左右开弓,各执一根竹棍,将地上堆积的落叶扫开。一边动作,一边娓娓道来:
“取两根竹棍,一根插入土中固定,另一根则需不断摩擦敲击。”
约莫十余息后,果然有蚯蚓从松软的泥土中探出头来。寒江客眼疾手快,两指一捏便将其擒住:“饵料到手。”
苏长歌在旁看得真切,不由得暗暗称奇。
众人回到河边,只见寒江客将半数蚯蚓抛入水中,解释道:“此乃打窝,意在引鱼群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