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致命的套索已经套在张家脖子上(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被赶出家门,我反手收购家族企业》最新章节。

他浸淫司法系统多年,深谙其中的规则和…漏洞。

他首先拿起内部电话,打给了负责此案前期侦办的刑警队的一个熟人——副队长老赵。老赵以前欠过他一个人情。

“老赵啊,我周凛。张洲那个案子,卷宗我看了。

有点疑问啊…那个孟山,是老油条了,反侦查意识很强。

你们查实的那些所谓‘通讯记录’和‘经济往来’,

会不会是孟山故意布下的迷魂阵?故意把水搅浑,甚至…故意栽赃给张洲这种纨绔子弟,给自己找替死鬼?”

周凛的语气拿捏得恰到好处,不是直接否定证据,而是提出“合理怀疑”,引导对方去思考另一种“可能性”。

电话那头的老赵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周凛会这么问,迟疑道:

“周处,这个…证据层面是清晰的,技术部门也鉴定过…”

“我知道证据清晰。”

周凛打断他,语气变得语重心长,

“但办案嘛,要考虑到各种可能性。张洲毕竟是个养尊处优的公子哥,他有没有这个胆子和脑子去参与贩毒?

我表示怀疑。我更倾向于他是被孟山利用了,甚至可能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当成了运毒的工具人。

你们审讯的时候,有没有往这个方向深挖过?比如,孟山是不是利用了张洲急于证明自己、或者资金紧张的心理,诱骗他…”

他开始潜移默化地“编织”故事框架,将一个罪证确凿的共犯,描绘成一个被蒙蔽、被利用的“无辜者”。

和老赵通完电话,他又分别给经侦支队、技术鉴定科的几个“老朋友”去了电话,内容大同小异,

都是借着讨论案情的名义,看似不经意地抛出“张洲可能被利用”、“证据链是否存在其他解释”的疑问, subtly地施加影响,试图在关键环节埋下怀疑的种子。

最后,他打给了看守所的一个心腹,吩咐道:

“那个张洲,情绪不太稳定。你们多‘关照’一下,让他冷静冷静,

好好想想自己是不是被人骗了、利用了。有些话,想清楚了再说,对自己有好处。”

这是一种隐晦的威胁和暗示,意在让张洲配合他们即将为他“量身定做”的故事线。

做完这一切,周凛靠在椅背上,长长吐出一口烟圈。

他知道,仅仅这样还不够。

要真正动摇这个案子,他需要更实质性的东西。

他需要找到或者…“创造”出一些对张洲有利的“证据”,或者找到原有证据链上的“瑕疵”。

比如,那辆运毒的奔驰车,虽然登记在张洲名下,但张洲完全可以声称自己很久没开,钥匙可能被孟山的人复制了。

比如,那些模糊的通讯记录,可以解释为孟山单方面的联系和蛊惑,张洲并未答应。

比如,买凶杀人的意图,可以辩解为一时愤怒的气话,并未付诸实际行动,

甚至可以说是被张河逼得精神失常下的胡言乱语。

他开始仔细翻阅卷宗的每一个细节,寻找可以攻击和扭曲的点,大脑飞速运转,

构思着如何将这些碎片拼凑成一个“张洲无知被骗,孟山罪大恶极”的故事。

他的行动极其谨慎,所有的联系和暗示都打着“探讨案情”、“严谨办案”的旗号,

发生在合法的程序框架内,如同暗流在冰面下涌动,难以察觉,却实实在在地开始腐蚀着案件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