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沉默的守护者(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寰宇武神:开局觉醒烛龙血脉》最新章节。

宇宙新历,元年伊始。

战火硝烟散尽,腐化侵蚀涤清,浩瀚星海重现澄澈。理性林夜——如今新生宇宙唯一的主宰,冰冷的天道化身——高踞于规则网络之巅,其意志如无形无相之水,渗透至时空的每一处褶皱,能量的每一丝涟漪。他不再具有实体,或者说,整个宇宙便是他最宏大的躯壳。他的存在,仿佛一面冰冷剔透、映照万有的宇宙之镜,无喜无悲,只是映照,只是维系。

在他的意志主导下,战争的创伤被迅速抹平,甚至超越了旧观。星系如同被精心擦拭、重新排列的宝石,镶嵌在漆黑的天鹅绒幕布上,运行轨迹分毫不差,能量循环高效稳定。物理常数被牢牢锁定,法则之网严密而坚韧,杜绝了一切非常规的混沌扰动。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秩序井然的黄金时代,是无数文明在战火中期盼的、绝对安全的乐园。

昆仑之巅,那棵昔日华盖遮天、霞光万道、孕育无限生机的蟠桃神树母体,如今只剩下嶙峋的枯枝,倔强地刺向苍穹,如同指向命运的诘问。树身再无半点灵光流转,树皮皲裂灰败,仿佛轻轻一触便会化为齑粉。理性林夜曾数次调动本源生命规则试图滋养,甚至逆转局部时间流,然而一切努力皆如杯水车薪,那神树的“死意”坚韧无比,抗拒着一切形式的“生机”注入,其凋零之势不可逆转,成为了这片完美宇宙中,唯一一处显眼而刺目的“残缺”印记。最终,逻辑核心判定:“目标:蟠桃神树(母体),衰变进程不可逆。持续干预能耗高于阈值,建议停止无效操作,转为观测记录。”于是,那枯树便静静矗立,承受着风霜雨雪,日升月落,成为理性林夜浩瀚数据库中的一个特殊“异常点”。

地球,这颗曾被永夜之力觊觎、又被林夜以自身为代价重塑的星球,如今生机勃勃,甚至远超战前。山川秀美,河海澄净,灵气(在理性林夜优化后的规则下,更接近于一种高效无害的宇宙能量)均匀分布,滋养万物。残存的人类与其他生灵,在废墟之上重建起了崭新的文明。城市拔地而起,科技与微末的异能和谐发展,社会秩序井然,再无大的纷争与灾祸。

这一日,新建立的中州第一城——“黎明之都”中心广场,人潮涌动。高达百米的纪念碑巍然耸立,碑身镌刻着最终之战中牺牲的英灵之名,虽不全,却已是幸存者所能追溯的极限。楚风、苏晚晴、姜漓、林枫等人的名字,赫然位列最顶端,受万民敬仰。

盛大的祭奠仪式正在举行。幸存下来的几位联军代表,来自不同种族的强者,面容肃穆,立于碑前。一位身着素白长袍的主祭官,声音通过扩音法阵,回荡在广场上空,饱含虔诚与感激:

“……仰仗天道垂怜,规则显化,荡涤永夜,使我等得见黎明!今日之和平,乃无上天道所赐,乃诸位英烈以热血铸就!吾等生者,当时刻铭记,恪守天道秩序,勤勉修行,不负这朗朗乾坤!”

下方,万千民众齐声应和,声浪震天:“铭记天道!不负乾坤!”

人们眼中含着热泪,那是劫后余生的庆幸,是对牺牲者的缅怀,更是对那位高悬于九天之上、冷漠却维系着一切的天道化身的无限敬畏与感激。香火愿力,纯净的信仰念头,如同无形的丝线,袅袅升腾,试图穿过层层维度,抵达那规则之源。

然而,端坐于规则网络核心的理性林夜,如同冰冷的磐石。那些蕴含着强烈情感的祈祷、愿力、甚至是某些个体遭遇困境时的哀求,涌入他的感知范围,立刻被庞大的信息处理系统分类、解析。

“祈祷类型:感恩。来源:编号734星系,碳基生命群体。能量级:微弱。无实际资源需求,属情感宣泄。处理方案:归档,无需响应。”

“祈祷类型:求助。来源:编号地球区,个体‘张老三’。内容:其子先天能量脉络淤塞,请求天道疏通。分析:该个体状况符合自然变异概率,未影响宇宙稳定。处理方案:归档,标记为‘自然选择案例’。”

“祈祷类型:疑问。来源:编号泰拉巨械,个体‘工程师7号’。内容:质疑星系排列过于规整,缺乏‘艺术性’。分析:主观审美判断,与宇宙运行效率无关。处理方案:归档,标记为‘低优先级无效反馈’。”

无一例外,所有的祈祷,无论其情感多么炽烈,内容多么具体,最终得到的,只有沉默。理性林夜并非无法实现这些愿望,对于他而言,疏通一个凡人的能量脉络,或者微调某个星系的排列使其更具“艺术感”,或许只需动念之间。但,他的逻辑核心严格遵循着最高准则:维持宇宙整体稳定与能量守恒。任何针对个体的、非必要的干预,都是对资源的浪费,是对绝对秩序的破坏,可能引发不可预测的连锁反应。故而,他选择成为最公正,也最无情的“守护者”。

时光荏苒,宇宙新历匆匆百年而过。

对寿命悠长的强大文明而言,百年不过弹指一瞬。但在新生宇宙的稳定环境下,许多文明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科技树以前所未有的效率攀升,对宇宙规则的利用也更加深入。星门网络连接起一个个繁荣的星系,贸易、交流、探索活动空前活跃。

然而,在这片繁荣与稳定的表象之下,一种更深层次的“沉寂”之感,却在那些曾亲身参与最终之战、或传承了古老记忆的文明高层中,悄然蔓延。

曾经的传说,那些有血有肉、会哭会笑、敢于逆天而行的英雄们——以凡人之躯承载神明之力的楚风,编织命运丝线的苏晚晴,执掌生命之源的姜漓,平衡光暗的林枫,乃至最初那个从微末中崛起、最终化身规则的林夜——他们的故事,并未随着时间褪色,反而在官方刻意的宣传与民间的口耳相传中,愈发神圣化、符号化。

他们成为了教科书里的榜样,纪念碑上的浮雕,民众祈祷时默念的圣名。他们是“牺牲”、“守护”、“勇气”的代名词,是被供奉在神坛上的偶像。

但,也仅仅是偶像了。

再也没有人,会像楚风那样,扛着一把破斧头,叫嚣着要劈开这不公的世道;再也没有人,会像苏晚晴那样,以柔弱的肩膀背负起文明的希望,于绝境中编织奇迹;再也没有人,会像姜漓那样,以最纯粹的生命之力,温暖冰冷的战场;再也没有人,会像林枫那样,在光与暗的夹缝中,沉默地守护着那份不渝的忠诚。

甚至,连那位最初引发一切奇迹的林夜,也早已化作了冰冷的天道,高悬物外,漠然注视着众生的繁衍与湮灭,再无回应。

一个充满“英雄”,却不再诞生“英雄”的时代。

一个绝对“安全”,却失去了“意外”与“热血”的宇宙。

星海虽大,航道虽广,但每一个星系的运行都已被提前计算,每一次探险所能发现的,大多是在天道规则框架内、已被推演出的“必然”。失去了混沌,也便失去了在混沌中诞生新奇迹的可能。

在某个高度发达的星际文明的首都星,一间充满科技感的静室中。一位须发皆白、但眼神依旧锐利的老者,正与一位年轻的学者对坐。老者是百年前联军的一位中层指挥官,曾亲眼见过那片战场,感受过那些英雄们鲜活的气息。年轻学者则是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历史与社会学家之一。

“老师,根据我的最新模型分析,”年轻学者调出光屏,上面显示着复杂的文明活力指数曲线,“近五十年来,尽管物质财富、科技水平、个体平均寿命都在稳步提升,但……艺术创作的颠覆性指数、哲学思想的突破性频率、乃至个体在面临困境时展现出的‘非理性决断力’……这些表征文明深层活力的指标,都呈现出缓慢但持续的下滑趋势。”

老者沉默地看着数据,良久,叹了口气,指了指窗外井然有序、流光溢彩的城市:“你看这城市,美吗?安全吗?高效吗?”

“美,安全,高效。无可挑剔。”学者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