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小试牛刀(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盖世悍卒》最新章节。
破屋成了江辰的秘密实验室,而夜晚,则是他唯一能支配的、宝贵而危险的时间窗口。
白日里承受的苦役和监视,将他的肉体折磨得疲惫不堪,但每当深夜降临,寒风透过缝隙呜咽着灌入,那双紧闭的眼眸便会倏然睁开,里面没有丝毫睡意,只有一种近乎燃烧的专注和冷静。
条件简陋到了极致,每一步都像是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
提纯硝土,是第一步,也是最繁琐、最耗时的工序。
他不敢生明火,唯一的热源是那只小心翼翼藏起来的破铁盆和极少量偷偷积攒的、烟雾较少的干草细柴。取水更是难题,戍垒里每一口水井都有人看管。他只能利用去河边凿冰取水的机会,偷偷将干净的冰块藏在怀里带回,或用破碗承接夜晚屋檐滴落的雪水,量少且冰冷刺骨。
溶解、过滤、重结晶……这些在现代实验室里最简单不过的操作,在这里却变得异常艰难。
他将粗糙的硝土粉末放入破碗,加入少量冰水,用一根削干净的木棍缓缓搅拌。浑浊的液体在昏暗的光线下几乎看不清变化。他需要极致的耐心,等待杂质慢慢沉淀。
然后用自制的“滤器”——一片洗干净的、相对细密的粗麻布,小心地将上清液倾倒到另一个稍微完整点的瓦罐里。这个过程往往需要重复多次,才能得到相对清澈的硝水。
最关键的蒸发结晶,更是对耐心和谨慎的极限考验。
他将盛有硝水的瓦罐置于破铁盆上,下方点燃极小一簇火苗。火焰必须控制得极其微弱,避免产生过多烟雾和光亮,同时又要提供足够的热量让水分缓慢蒸发。
他如同一个守护着绝世珍宝的囚徒,整夜整夜地蜷缩在角落,眼睛死死盯着那跳跃不定的微弱火苗和瓦罐中逐渐减少的液体,鼻尖萦绕着硝石特有的微涩气味。任何一点风吹草动——巡夜人的脚步声、远处野狗的吠叫、甚至只是木柴燃烧时轻微的噼啪声——都会让他瞬间屏住呼吸,全身肌肉绷紧,随时准备用湿泥扑灭火苗,将一切隐藏。
精神的高度紧张和体力的巨大消耗,让他本就未痊愈的身体更加虚弱,眼底布满了血丝。但他乐此不疲。
当瓦罐底部终于析出一层略显粗糙、但颜色白皙了许多的硝酸钾晶体时,那种难以言喻的成就感,瞬间冲淡了所有的疲惫和风险!
木炭的加工相对简单,但同样需要细致。
他将收集来的硬木树枝用石块砸成小块,仔细剔除杂质,然后在破铁盆中进行闷烧。控制氧气流入量是关键,既要保证炭化完全,又要避免彻底燃烧成灰。失败了好几次,才逐渐掌握技巧,得到了一批乌黑、质脆、纯度尚可的木炭块。再将它们仔细研磨成尽可能细腻的粉末。
最珍贵的硫磺粉,他反而不敢轻易处理,生怕损耗。 只是用木片进行了更精细的分筛,确保没有大的颗粒。
时间在提心吊胆和全神贯注中悄然流逝。破皮袋里的硝土一点点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几个小布包里,那少许却凝聚着心血的提纯产物。
虽然量少得可怜,纯度也远不及现代标准,但这已是他在当前条件下能做到的极限。
原材料初步备齐,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混合配伍。
黑火药威力巨大的奥秘,不仅在于三种成分,更在于其精确的比例和均匀的混合。记忆中的最佳配比(硝酸钾75%、木炭15%、硫磺10%)清晰无比,但他没有精确的秤具。
他只能依靠最原始的方法——体积估算。用一个大小相对均匀的破瓦片碎片作为“量杯”,严格按照记忆中的体积比,小心翼翼地舀取三种粉末。
过程缓慢得令人窒息。每一次舀取,每一次倾倒,他的手都稳如磐石,但心跳却如同擂鼓。
他知道,这三种看似无害的粉末,一旦混合不均,或者遇到一丁点火星、一次稍大的摩擦或撞击,就可能瞬间引爆!这狭小的空间,足以将他炸得粉身碎骨!
他将三种粉末分别放在不同的破布上,然后用干燥的木片,像最谨慎的工匠对待绝世宝玉一样,极其缓慢、极其轻柔地将它们初步混合。
接着,他需要研磨。这是最危险的步骤!
他找到一块相对平整的石板和一个表面光滑的卵石。将极少量的混合粉末倒在石板上,用卵石施加极其轻微的压力,以画圈的方式,耐心地、一点点地研磨,确保它们充分混合均匀,同时最大限度地避免热量和火花的产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