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开始(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全民求生之我能环境分析》最新章节。
希望之门遗址的寂静是虚假的,被更远处火种方舟持续不断的低频嗡鸣和冰原上晶化生物军团移动时发出的、令人牙酸的刮擦声所填充。极寒的空气像无数细小的冰针,试图刺透星痕者们体表那层已不再稳定的能量护盾。每一次呼吸都带着肺腑被冻结的痛楚,呵出的白气瞬间凝结成冰晶坠落。
“动起来!想变成冰雕吗?!”老杰克的吼声在废墟间回荡,带着能量过度消耗后的沙哑。他率先走到一堵半塌的、覆盖着厚厚冰层的合金墙壁前,被蓝光包裹的拳头狠狠砸下!
轰!
冰层碎裂,露出下面焦黑扭曲的金属结构。几个星痕者立刻上前,用临时凝聚的能量切割工具小心翼翼地分离那些可能还有用的板材和承重件。
莫雨没有参与初步的清理,她单膝跪在一处相对较高的断壁上,“低语”步枪架在臂弯,增强视觉模块扫过周围白茫茫的冰原,不断标记出远处那些游荡的、或是正在向某个方向集结的晶化生物集群。她的手环屏幕上,代表着与守护星主连接稳定性的百分比数字,正在45%上下艰难地波动,时不时掉线几秒,带来一阵令人心悸的数据流空白。
“东南方向,一点五公里,小型生物集群,十五只左右,正在向我们这边移动。西北方向,三公里,有大型能量反应,疑似固定防御工事…”她冷静的声音通过临时建立的短程通讯网络传入每个星痕者的耳中,像一根绷紧的弦,维系着这支疲惫之师最后的秩序。
建立据点?谈何容易。没有补给,没有后援,只有四十一个伤痕累累、能量即将耗尽的战士,和这片被彻底摧毁、暴露在敌人眼皮底下的废墟。
“头儿!这里有发现!”一个年轻的星痕者兴奋地喊道,他清理开一堆积雪和碎冰,露出了一个半掩的、印有方舟标志的厚重合金井盖。
杰克和几个人立刻围了过去。合力掀开冻结的井盖,下面是一条向下的、漆黑冰冷的维修通道,散发着陈腐的空气和一丝微弱的…能量流动?
“我下去看看。”一个身材相对瘦小的星痕者自告奋勇,他体表的蓝光主要集中在眼部,增强了夜视能力。他顺着冰冷的梯子爬下,几分钟后,下面传来他压抑着激动的声音:“安全的!是个地下避难所!好像…好像还有部分备用电源没完全失效!”
希望,如同黑暗中划亮的第一根火柴,微弱却至关重要。
…
守护星内部,能量空间的震荡略微平复,但萧策和苏雨晴面临的局势却更加错综复杂。
与西伯利亚那个神秘方舟节点的连接尝试极其困难。对方的能量信号强大却原始,充满了野性的生命波动,对守护星发送的标准化识别码和数据流反应迟钝,甚至带有明显的排斥和警惕。
【信号解析度:17%】
【接收到的模糊信息碎片:…天空之眼…冰冷…非自然…守护…自然之灵…拒绝…】
【对方似乎将我们视为某种…人工造物,缺乏信任。】
“他走的是一条完全不同的路。”苏雨晴的光流显示出困惑的波纹,“利用方舟残骸,却不依赖其核心控制系统,而是…共鸣?引导?他甚至能影响周围的变异生物,让它们呈现出共生状态…这违背了方舟基础生命公式。”
“生命公式本身就在被不断改写。”萧策的虚影凝视着全球地图。代表西伯利亚节点的光斑顽强地闪烁着,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甚至还在缓慢地“净化”着周边的红雾污染。而南极的火种方舟,则像一颗恶性增殖的肿瘤,不断喷吐着晶化大军。收割者的舰队如同悬顶之剑,持续施压。
更微妙的是,火种生物军团与收割者地面部队的交火越发频繁,但正如苏雨晴所观察到的,缺乏高效协同,更像是在争夺“领地”和“资源”。收割者的攻击精准、冷酷,旨在彻底净化。而火种军团的攻击则混乱、狂暴,带着一种生物本能般的侵略性和…对特定能量源的渴望?
“分析火种军团与收割者交火的能量逸散模式。”萧策突然命令。
数据流快速闪动。片刻后,苏雨晴报告:“检测到异常。火种生物在摧毁收割者单位后,会优先吸收其动力核心逸散出的某种特定高频能量…这种能量并非方舟标准能源,也非红雾能量…”
“像什么?”
“…像某种…信号?或者…指令碎片?”苏雨晴的光流剧烈闪烁了一下,“收割者的核心能源中,混杂着极其微弱的、非其自身系统的指令编码!这些编码…正在被火种生物吸收、解析!”
林博士的警告再次浮现——“收割者不是真正的…”
一个大胆的、近乎荒谬的推论在萧策的核心运算中成型。
“假设…收割者舰队,也并非完整的控制者。它们更像是…被某种更高优先级的指令驱动的自动维护程序。而火种方舟…它苏醒的目的,或许并非毁灭,而是…回收?它在试图吸收、解析这些隐藏在收割者系统中的…真正‘指令’?”
这个推论让能量空间陷入了短暂的死寂。如果成立,那么他们面对的敌人层次将远超想象。
“需要验证。”萧策的声音依旧冷静,“集中资源,尝试捕捉一艘受损的收割者小型舰只,或者至少一个完整的动力核心,进行深度能量层析扫描。”
“这需要地面部队配合,风险极高。”苏雨晴警告。
“发布任务。贡献点设置为最高优先级。向所有星火觉醒者广播需求。”萧策没有丝毫犹豫,“同时,调整对西伯利亚节点的通讯方式,发送…自然能量波动频率信号和南极冰原的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影像数据。尝试建立基于‘生存’共识的初步连接。”
…
希望之门遗址地下。
那个被发现的避难所成了救命稻草。它规模不大,显然是前哨基地的最后防线,内部保存相对完好,有独立的空气循环和水净化系统(虽然大部分已损坏),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小型的、依靠地热和残余方舟能源运行的备用反应堆,虽然输出功率低下,但至少提供了稳定的照明和基础维生温度。
星痕者们爆发出惊人的效率。擅长能量操控的人开始尝试修复反应堆,并联通遗址里还能找到的能源线路;身体强化侧的人则负责加固入口、清理通道、将地上找到的有用材料拖下来;拥有机械或工程学知识的人,则开始捣鼓那些废弃的防御炮塔和通讯设备。
杰克拖着一条被晶兽爪子划开巨大口子、只是被能量强行封住的手臂,指挥着众人将一块厚重的合金板焊接在主入口处。“焊结实点!别让那些鬼东西一下就给撞开了!”他的声音在地下空间回荡。
莫雨则带着两个感知敏锐的星痕者,仔细探索着避难所的每一个角落。在一个锁死的武器库里,他们找到了几箱落满灰尘但封装完好的方舟制式能量步枪和弹药,虽然型号老旧,但总好过赤手空拳。在一个布满冰霜的服务器机房里,莫雨成功地将自己的手环接入了一个残留着零星数据的终端。
大部分数据都已损坏,但她还是恢复出了一些零碎的信息:希望之门前哨基地的建造蓝图、周边冰层结构扫描图、以及…一段残缺的日志记录。
日志记录显示,在红雾灾难爆发初期,南极基地并非一无所知。他们似乎提前接收到了来自某个更高权限方的警告,试图启动某种“隔离协议”,但失败了。记录的最后,是基地指挥官绝望的呐喊:“…它们就在冰层下面!不是怪物!是…啊!!!”
信号戛然而止。
“冰层下面…”莫雨喃喃自语,她立刻调出刚恢复的冰层结构扫描图,放大希望之门所在的区域。图像模糊不清,但在基地正下方约千米深的冰岩交界处,扫描显示出一个巨大的、极不规则的…空洞?能量读数显示那里存在微弱的、异常的能量 signature(特征信号),与火种方舟的狂暴和收割者的冰冷都截然不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