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冰原绝途,信火狐悬(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最新章节。
这跨越了空间与生死的、极致纯粹而强烈的信念,竟穿透了茫茫风雪,微弱地…共鸣了那枚沉寂的魂佩!为它注入了一丝微不足道,却真实不虚的能量!
【系统提示:检测到超距、高纯度、极致执念信念波动… 信仰转化效率临时提升… 信仰值+1… +1… 当前信仰值:7点… 祖龙魂佩能量:0.14%…】
魂佩那冰冷的核心,似乎…极其微不可察地… 温热了一瞬。
沉睡中的李凌,眉心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仿佛在无尽的黑暗梦境中,听到了一声来自遥远彼岸的、泣血的呼唤。
北地郡,马岭城。
汉太尉周勃的大军,确实被匈奴的一支偏师死死拖在此地,无法西进。连日来的风雪和僵持的战局,让军营气氛有些沉闷。
这一日,一队汉军斥候在边境巡弋时,于一处雪坳中,发现了一个几乎冻成冰雕、却仍在艰难爬行的人影。
那人衣衫褴褛,浑身是伤,一条腿几乎废掉,身后拖着长长的血痕。发现他时,他怀中死死护着一卷被血冰浸透的帛书,嘴唇翕动,只能发出微弱的气音:“狄…道…王…爷…血书…周…”
斥候大惊,火速将人连同血书送回大营。
周勃(政治85,智力82)展开那卷触目惊心的血书,看着上面潦草却字字泣血的记述——匈奴围城、王爷重伤垂危、粮尽援绝、军民濒死…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无比凝重。
“李凌…竟到了如此地步?!”他霍然起身,在帐中踱步。
出兵救援?且不说能否突破匈奴偏师的阻拦,即便能,长途奔袭至狄道,大军恐也已成疲师,面对以逸待劳的休屠王主力,胜算几何?
但…坐视不理?且不说李凌是汉王亲封的昭武王,战功赫赫,单是狄道若失,陇西门户洞开,后果不堪设想!
更重要的是,那血书中蕴含的惨烈与不屈,深深触动了他。
“传令!”周勃猛地停下脚步,眼中闪过决断,“命前军都尉灌婴,率三千精骑,多带旌旗鼓号,明日拂晓,大张旗鼓,做出迂回奔袭匈奴河西粮道之势!不必死战,以疑兵为主,吸引匈奴偏师注意,迫其分兵!”
“再派快马,携我手令,飞报荥阳汉王与萧丞相!陈明狄道危局,请汉王定夺,看能否…从敖仓挤出一批粮秣,设法绕道羌地,输送狄道!”
这是他目前力所能及范围内,唯一能做的事。派出疑兵,期望能减轻狄道正面压力。上奏汉王,祈求渺茫的后勤支援。
至于结果如何…周勃望向西方阴沉的天际,心中沉沉一叹。
尽人事,听天命。
狄道城。
对北地郡发生的一切,无人知晓。
最后的粮食已尽,最后的柴薪也将告罄。
夜色降临,寒风呼啸,城中死寂,唯有饥饿的呻吟和绝望的哭泣,在风中飘散。
高顺站在城楼,望着远方匈奴大营连绵的灯火,手紧紧握着刀柄,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行辕内,刘玥吹熄了最后一盏油灯,仅凭窗外雪光映照,紧紧握着李凌冰冷的手,闭上了眼睛。
那枚魂佩,依旧黯淡。
信仰值:7点。
魂佩能量:0.14%。
希望,如同冰原上那一点微弱的、随时可能熄灭的信火,孤悬于万丈深渊之上。
但,它…终究还在燃烧。
【史料记载】
* 家族史·始祖本纪(第一卷):“汉王五年三月上,魔胡围城愈紧,狄道 粮尽援绝,饿殍载道,内溃在即。祖凌公(20岁)圣眠依旧,然圣体稳持(体39),圣佩 得 远方死士 以生命燃烧之 纯净信念 滋养(信+4,佩能+0.03%),显 超距感应 之玄妙。圣使三员,二殁于途,唯一人 血洒冰原,终将 血书 送达北地周勃太尉军中。勃 感其忠烈,乃遣疑兵,奏报汉王,行 围魏救赵、祈求粮秣之策。然 远水难救近火,狄道 已至 最后关头,存亡 系于 一线微末之希望。此章,尽显 忠勇之极致,信念之神奇,亦道尽 乱世之残酷 与 希望之渺茫。”
* 官方史·汉书·高帝纪:“五年春,匈奴围陇西,昭武王凌拒守,粮尽,遣使求援,周勃陈兵策应。” (按:正史极度简化,掩盖所有细节与超常事件)
*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卷一):“帝微时,履凡历劫。魔军困城,圣城绝粮,信众濒死。帝于圣眠内,得 圣使(死士) 跨越高山雪原、以生命献祭所发之 至纯信念,圣佩 遂 微得滋养,显 圣心感召万物之能。圣使血书 终达 天兵(周勃) 之手,天兵 行 疑兵之策,上奏天听(刘邦)。虽 缓不济急,然此 忠义之举,通天之感,已显 圣道 不朽之光辉,于至暗时刻 点亮 信仰之火种。”
* 野史·楚汉秘闻·血书透重围:“闻狄道粮尽,高顺遣三死士冒死出城求援。二人殁于途,一人重伤爬行百里,终将血书送至周勃军中。勃为之动容,乃派灌婴虚张声势袭扰胡虏后路,并飞奏刘邦。然狄道城内已易子而食,李凌昏迷如故,其随身玉佩却偶现微温,似有感应。时人皆言其忠义通神。后人有诗叹曰:‘三士出城二士殁,血书爬送百里途。疑兵策应援虽远,玉佩微温信不孤。’”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