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冬藏砺刃,春雷暗生(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最新章节。
公元前205年 汉·汉王三年 / 西楚·霸王三年 农历腊月初一
狄道城内外,银装素裹,呵气成霜。凛冽的寒风卷着雪沫,呼啸着掠过新加固的城墙与空旷的原野,将战争的喧嚣与血腥暂时冻结。然而,在这片看似沉寂的冰雪之下,一股股灼热的力量却在李凌(19岁)的意志驱动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效率,疯狂地涌动、凝聚、壮大。
郡守府地下的密室内,炭火盆驱散了寒意,却驱不散空气中弥漫的凝重与紧迫。墙上悬挂着巨幅的陇西、北地郡地图,其上密密麻麻标注着新的据点、工坊、屯田区以及羌人各部的势力范围。李凌负手立于图前,目光如炬,110点的“智力”与“政治”属性让他脑海中同时推演着军事、经济、外交等多条战线。
“随何虽退,然其窥探之意,已昭然若揭。荥阳之疑,如悬顶之剑。”李凌的声音在密室中回荡,清晰而冰冷,“黑风峡之刺,无论幕后主使为谁,皆警示我等,危机四伏,暗敌环伺。今岁冬闲,乃天赐之机,我等必须倾尽全力,深固根基,广积粮秣,暗藏锋刃!待来年春暖,方有底气应对一切变局!”
“谨遵将军(主公)号令!”密室之内,陇西郡守李信、玄甲营统领赵老四、郡兵校尉王勇、首席工匠公输越、乃至伤势初愈的老医师淳于意等核心班底肃然应命。经过连番风波,他们对李凌的敬畏与忠诚已达顶峰,形成了一个以李凌为核心、高度团结且高效的决策与执行团体。
一场名为“冬藏”的全面强化计划,在李凌的主持下,迅速展开。
军事上:
“赵老四!”
“末将在!”
“新玄甲营扩充至一千二百人!分为三都:一都驻狄道,为中军锐士;一都驻泥阳,为北地铁骑;一都驻陇西郡治(上邽),为西陲游弈!兵员从百战老卒、羌部勇士、流民青壮中优中选优!操练之法,按此进行!”李凌将一份结合系统兑换的【初级骑兵训练法(突袭)】与实战经验总结的新操典递给赵老四。
“诺!末将必练就一支无敌铁骑!”赵老四接过,眼中精光爆射。
“王勇!”
“末将在!”
“郡兵汰弱留强,整编为六千,分驻各城要隘。操练重点:弩阵坚守、步骑协同、山地奔袭!弩械优先换装!另,于狄道、泥阳、上邽三城,各设一新兵营,招募流民青壮三千,进行基础操练,以为后备!”
“诺!”
“李信!”
“下官在!”
“全力保障军需!新建三处大型隐蔽粮仓、五处军械库!位置需绝密!一应物资调动,皆用暗码!凡有泄密者,族诛!”
“下官明白!”
经济与工坊上:
“公输越!”
“小人在!”
“水泥立窑,增至五座!三明两暗!明窑生产普通建材,供筑城、修路、惠民所用。暗窑迁入山中,由玄甲卫看守,专司生产军用高强度水泥及快速凝固添加剂!产量提升五倍!”
“弩械工坊,分而治之!外坊制作弩臂、弓弦等普通部件,可雇佣民间匠人。核心坊移至地下,专司连发弩机制作、复合材料配方、特种箭簇锻造!参与核心工序者,皆需查清三代,严控出入,其家眷由官府优抚监视!”
“另,着手研制小型投石机(配重式)、改进型云梯、守城狼牙拍等器械!图纸在此!”李凌将系统兑换的【初级守城器械图纸】关键部分授予公输越。
公输越激动得浑身颤抖:“小人……小人定竭尽所能,不负主公重托!”
“淳于先生!”李凌看向老医师。
“老夫在。”
“伤兵营扩建,培养更多医护学徒。您所擅长的毒理与解毒之术,需择忠心可靠之少年,秘密传授!不仅要能治,更要能防,能辨!”
淳于意神色一凛,郑重拱手:“老夫……遵命。”
农业与民生上:
李凌将兑换的【优质抗旱粟种】及【初级兽医术】交由李信,命其选择可靠农户与牧场,小范围秘密试种与推广,并派遣学子跟随淳于意学习兽医知识,改善畜牧水平。同时,加大以工代赈力度,利用冬闲,组织大量民夫开挖灌溉水渠、平整新田、修建通往各处的驰道(以水泥加固路基),既安抚流民,又为春耕和调兵打下基础。
情报与内卫上:
“赵老四,玄甲卫需再次扩编,增至两百人。职责细分:一队负责对外侦查(匈奴、羌人、西域);一队负责对内监察(官吏、工匠、商贾);一队为贴身护卫与反刺杀。我要狄道城内,乃至陇西、北地两郡,任何风吹草动,皆在掌握!”
“诺!末将已遴选一批机敏忠诚之士,正严加训练!”
“与羌人各部首领先前约定的互市与选派子弟入营之事,加速推进。以此为契机,渗透各部,掌握其动向,分化拉拢!对先零、烧当等大部,尤其要密切关注!”
“明白!”
一条条指令,如同精密齿轮,严丝合缝地咬合转动。整个陇西、北地郡的战争机器与民生体系,在李凌的强力驱动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高速运转。 信仰值在各项计划推进、人心凝聚中缓慢增长至65点,被李凌谨慎地留存,以备不时之需。
然而,外部压力并未因寒冬而减弱。
数日后,荥阳方面对“黑风峡刺杀事件”做出了反应。
并非预想中的责难或进一步的核查,而是一封由丞相萧何署名发出的、语气异常温和甚至略带抚慰的公文。
公文之中,对李凌“遇刺受惊”表示“关切”,对随何核查期间李凌的“积极配合”表示“嘉许”,并正式批准了李凌此前奏请的“以部分战利品及互市之利充作军资”的请求,甚至还额外拨付了少量粮草以示安抚。公文最后强调,望李凌“善抚边陲,谨守王土”,朝廷对其“信赖有加”。
“哼,打一棒子,给个甜枣。萧何果然老谋深算。”李凌看完公文,冷笑一声,“他这是以退为进,稳我之心。既知短期内难以奈何于我,便故作大度,以免将我彻底推向对立面。同时,这少许粮草,恐怕也安插了耳目,欲窥我虚实。”
“主公明鉴。”李信点头,“然,朝廷既已示好,我等表面文章还需做足。”
“自然。”李凌颔首,“回文丞相府,言辞恭顺,感激天恩,必誓死效忠,镇守边关。另外,将这批粮草,单独存放,严密监控,凡接触者,皆记录在案。”
“诺!”
几乎与此同时,那支由安格什率领、前往西域的商队,传来了第一份密报。
密报由玄甲卫通过特殊渠道送回,内容令李凌精神一振。
安格什凭借其粟特商人的身份和李凌提供的优质丝绸、瓷器(以及少量作为“奇货”的水泥样本),成功抵达了车师国(西域门户),并初步打开了局面。他报告:西域诸国目前对匈奴普遍畏而不服,匈奴因左贤王新败,对西域控制力有所下降。大月氏西迁后实力犹存,与匈奴世仇。乌孙部渐强,态度暧昧。更西方的安息、大夏等国,与匈奴接触不多。安格什已开始暗中散布关于东方“圣帝”的模糊传说,并留意到车师、楼兰等地的一些古老遗迹中,确有与“祖龙魂佩”纹饰相似的神秘符号!
“西域……果有蹊跷。”李凌目光锐利,“传令安格什,谨慎接触拥有此类符号遗迹的部族或祭司,但切勿暴露真实意图。继续以经商为主,收集一切可能的情报,尤其是关于匈奴在西域的兵力部署、各部族态度。所需资金货物,可酌情追加。”
一条通往西方的触角,开始悄然延伸。
腊月十五,一场大雪之后。
一名来自羌道城的信使,带来了李凌那位旁支族弟李峋的密信。
信中,李峋感激李凌的庇护之恩,并汇报了其家族整理先祖遗物时的一些发现:其祖上随蒙恬西征时,除了一些西域风物笔记外,似乎还秘密传承下一份残缺的古老地图的临摹副本,其上标注的某些山脉河流走向,与现今西域地理颇有出入,却与某些羌部古老传说中“神陨之地”、“龙城”的位置隐隐吻合。地图材质特殊,似皮非皮,水火不侵,其上也有一些难以辨认的奇异符号。
“地图?符号?”李凌心中一动,立刻命人将李峋秘密接到狄道,亲自查看。
那残图果然古怪,材质坚韧,线条古朴,所绘地形确与现今西域迥异,那些符号与安格什描述的、以及魂佩上的纹饰有几分神似。
“系统,扫描此图及符号。”
【叮!扫描完成。地图材质为特制羊皮纸(千年不腐工艺),地形图为公元前3世纪左右的西域古地理,准确性73%。符号与‘祖龙魂佩’纹饰同源,为上古华夏部落联盟祭祀符文(残缺),含义解析需更高权限或更多样本。】
上古华夏部落联盟?祭祀符文?李凌心中掀起惊涛骇浪。难道说,早在秦甚至周之前,华夏先民的足迹与信仰就已远播西域?这“影傀”如此执着于西域,莫非与此有关?
“此图至关重要,需妥善保管,绝不可外泄。”李凌叮嘱李峋,“你家族可还有精通古文字、善绘地图之人?”
李峋答道:“有一远房堂侄,名李矩,字方之,性喜钻研,尤擅测绘临摹。”
“召他来狄道,入工坊,协助公输越绘制器械图谱,亦可暗中研究此图。但需严加看管,不得与外人道。”
“遵命!”
一条连接西域远古秘辛与当下斗争的线索,悄然浮现。
腊月廿三,小年。
狄道城内难得有了一丝节日的氛围,官府发放了少许肉食粟米,抚慰军民。然而,李凌却接到了一个令他眉头紧锁的消息。
派往北地郡巡查的玄甲卫回报:匈奴左贤王残部,这个冬天并未远遁,反而在河套地区(黄河“几”字弯流域)频繁活动,驱逐了当地一些小部落,似乎在加固营地,囤积草料!更有斥候冒死探得,有匈奴使者秘密前往河西走廊,似与当地的休屠王、浑邪王等匈奴别部联络!
“河套……河西……”李凌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这两个区域。河套地区水草丰美,是天然的养马地和前进基地。河西走廊则是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冒顿吃了大亏,看来是想稳固后方,联结西路,待来年开春,东西夹击,报复于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