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羌胡归心,圣旨如刀(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最新章节。

公元前205年 汉·汉王三年 / 西楚·霸王三年 农历七月初十

狄道城外,硝烟未散,尸骸枕藉,血水浸透了黄土,在初秋的阳光下蒸腾起令人作呕的腥甜气息。乌鸦的聒噪与野狗的呜咽交织,为这片刚刚经历炼狱的战场奏响凄厉的挽歌。然而,在狄道城头,以及城外连绵的羌人营地里,却弥漫着一种劫后余生的狂热与喧嚣。

胜利了!奇迹般的胜利!匈奴单于冒顿亲率的王庭精锐,在狄道坚城与羌人骑兵的夹击下,溃败了!

城头之上,守军将士们相互搀扶着,许多人身上带伤,甲胄破碎,脸上混合着血污、汗水和泪水,却爆发出震天的欢呼与哭泣。他们守住了!在这座用水泥与鲜血铸就的孤城里,他们顶住了匈奴最猛烈的进攻,等来了意想不到的援军,创造了难以置信的奇迹!

李凌(19岁)依旧屹立在北门敌楼,玄甲上的血污已然板结,猩红披风破损不堪,脸色苍白如纸,体内毒素与连日的鏖战让他几乎虚脱,全凭110点的“体质”与一股钢铁般的意志在支撑。他望着城外狼奔豕突、渐行渐远的匈奴溃兵,眼中没有狂喜,只有深不见底的疲惫与冰冷。这一胜,代价太惨重了。守军伤亡过半,玄甲营十不存三,箭矢弩炮消耗殆尽,城内粮仓被焚部分,尤其是水泥添加剂的损失,短期内难以补充。

“将军!羌人各部首领,在城外求见!”郡守李信(属性预估:【李信,体质65,力量68,敏捷60,智力75,政治70,魅力72,幸运??】)快步上前,声音带着激动与一丝不安。他身上的官袍也沾满血污,显然也经历了血战。

李凌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气血,目光投向城外那支喧闹庞杂、旗帜各异的羌人联军。万余羌骑,此刻正乱哄哄地扎营,打扫战场,收缴战利品,气氛热烈,却也带着草原部落特有的散漫与桀骜。他们的到来,是此战逆转的关键,但也带来了新的、巨大的不确定性。

“请他们……入城。”李凌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于郡守府正堂相见。赵老四!”

“末将在!”浑身浴血、甲胄上又多添了几道深痕的赵老四(28岁)上前。

“带你的人,于府外列队!示之以威,待之以礼!”李凌沉声道。既要感谢援手,也要震慑其心,防止其恃功而骄,甚至趁乱生事。

“诺!”赵老四眼中厉色一闪,领命而去。

郡守府正堂。

血迹与污渍已被匆忙清理,但空气中依旧弥漫着硝烟与血腥味。李凌换上了一身相对整洁的玄色深衣,端坐主位,虽面色疲惫,然目光如电,不怒自威。堂下,以先零羌首领迷当(属性预估:【迷当,体质75,力量78,敏捷70,智力65,政治60,魅力68,幸运??】)、烧当羌首领柯吾(属性预估:【柯吾,体质72,力量75,敏捷68,智力60,政治55,魅力65,幸运??】)为首的十余名大小羌部首领先后步入。他们个个彪悍,身上带着战场厮杀后的痕迹,眼神中混杂着兴奋、贪婪、警惕以及一丝对李凌的敬畏。

“我等,参见李将军!”迷当率先抚胸行礼,语气颇为恭敬。他可是亲身经历过被李凌生擒又释放的滋味,深知这位年轻汉将的可怕。

“诸位首领不必多礼。”李凌微微抬手,声音平稳,“狄道之围得解,多赖诸位及时来援,奋勇杀敌。此情,我李凌铭记于心,陇西军民亦不会忘怀。”

客套之后,气氛稍缓。羌首们纷纷夸耀自家勇士作战如何勇猛,斩获如何丰富,言语间已开始暗示“酬劳”问题。

李凌静静听着,待众人声音稍歇,方才缓缓开口:“诸位援手之情,自当厚报。缴获之战利品,除汉军制式兵甲需收回外,其余牛羊财物,皆由诸位自行分配。此外,本王会奏请汉王,开放陇西边境互市,准许各部以牛羊马匹换取盐铁布帛粮食,并减免各部今岁贡赋。”

此言一出,羌首们顿时喜形于色!互市和减贡,这才是他们最想要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将军慷慨!”

“将军仁义!”

众人纷纷称赞。

然而,李凌话锋一转,目光扫过众人,语气陡然变得冷冽:“然,有功则赏,有过则罚,此乃汉家规矩,亦是本王行事准则。此前,先零、烧当等部,受奸人挑唆,陈兵边境,意图不轨,此乃大过!本王率军征讨,擒其酋首,乃天经地义!”

迷当、柯吾等人脸色顿时尴尬起来,有些惴惴不安。

“然,念尔等迷途知返,助战有功,前过可暂不追究。”李凌声音放缓,却带着更重的压力,“但,若日后再有部族,心怀异志,背信弃义,或劫掠汉民,或勾结外敌……”他顿了顿,目光如刀锋般刮过每一张脸,“勿谓言之不预!届时,本王必亲提大军,犁庭扫穴,绝其种类!勿谓汉军弩箭不利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冰冷的杀意弥漫整个大堂,羌首们噤若寒蝉,方才的兴奋一扫而空,纷纷低头表示臣服。

“吾等不敢!”

“必遵将军号令!”

恩威并施,方是御下之道。李凌深知,对这些崇尚强者的草原部落,一时的恩惠不足以让其真心归附,唯有强大的武力与坚定的意志,才能赢得长久的敬畏(或恐惧)。

“如此甚好。”李凌面色稍霁,“此外,本王欲从各部遴选勇健少年,入我玄甲营受训,合格者,可享汉军同等粮饷,其家眷亦可受官府抚恤。诸位以为如何?”

这是他深思熟虑的一步。吸收羌人精锐,既可增强军力,了解羌人战术,也是一种变相的“质子”策略,更能促进胡汉融合。

羌首们面面相觑,最终纷纷点头同意。这对他们来说,并非坏事,子弟能入汉军吃粮,也是一条出路。

初步安抚了羌人,李凌心中稍定。然而,他深知,羌人之患,绝非一次援手、一番恐吓就能彻底解决。其部落分散,叛服无常,需要长期而耐心的经营与震慑。

就在李凌与羌首会盟之时,一骑快马带着滚滚烟尘,冲入了狄道城。

马上使者高举一枚赤色令牌,直入郡守府,带来了一个让所有人刚刚放松的神经再次紧绷的消息!

“报——!将军!朝廷钦差,御史大夫灌婴大人,已至北地郡泥阳城!不日便将抵达狄道!宣旨队伍中,尚有丞相府长史、少府匠作大监及百名荥阳卫戍精锐随行!”

灌婴?!刘邦的心腹重臣!真正的实权人物!还带着少府匠官和精锐甲士?!

堂内瞬间鸦雀无声。李信、赵老四等人脸色骤变。羌首们则面面相觑,眼神闪烁,显然也嗅到了不寻常的气息。

李凌瞳孔微微一缩,心中冷笑:来了!果然来了!兴师问罪?还是……强索技术?甚至……夺权?

他强压心头翻涌的怒意与寒意,对羌首们淡淡道:“朝廷钦差将至,本王需准备迎候。诸位首领可先回营安抚部众,互市、减贡及遴选勇士之事,稍后由李郡守与诸位详谈。”

羌首们识趣地告退,但离去时那闪烁的眼神,显然在重新评估这位年轻汉将与朝廷之间的关系。

“将军,灌婴此来,恐不善啊!”李信忧心忡忡,“其乃陛下心腹,掌监察大权,又带匠官甲士,其意昭然若揭!”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李凌语气平静,眼中却寒光凛冽,“尔等各司其职,加固城防,整顿军备,救治伤员,安抚百姓。其余之事,本王自有主张。”

“诺!”众将虽忧,但见李凌如此镇定,心下稍安。

三日后,狄道城南门外。

旌旗招展,甲胄鲜明。李凌率陇西文武官员,肃立道旁,迎接钦差大臣的到来。

远处,一支队伍缓缓行来。队伍中央,一辆四驾马车,上插“钦差御史大夫”节旗,威严隆重。车旁,百名荥阳精锐骑士盔明甲亮,杀气腾腾,与周围残破的战场环境和疲惫的守军形成鲜明对比。队伍中,还有数辆装载着箱笼的马车,以及一些身着少府官服的匠作官吏。

马车停下,车帘掀开,一名年约四旬、面容精悍、目光锐利、身着御史大夫官袍的男子(属性预估:【灌婴,体质75,力量78,敏捷70,智力80,政治85,魅力75,幸运??】)在侍卫搀扶下走下马车。他先是扫了一眼巍峨却布满战痕的狄道城墙,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异,随即目光便落在了为首的李凌身上。

“臣,镇北将军、昭武王李凌,率陇西文武,恭迎御史大夫!”李凌上前一步,依礼躬身。身后众人随之行礼。

灌婴微微颔首,脸上挤出一丝公式化的笑容:“昭武王辛苦了。本官奉汉王之命,特来陇西宣旨犒军,并勘察战况。”他特意加重了“勘察”二字。

“有劳大夫远来。请入城。”李凌侧身相请。

郡守府正堂,香案早已设好。

灌婴立于香案前,展开一卷明黄绢帛,朗声宣读。

圣旨开头,依旧是程式化的褒奖,称赞李凌“勇挫胡虏,扬我国威”。但随即,语气急转直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