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嵩山险径,虎穴孤踪(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最新章节。

这里,极可能就是王陵的藏身据点之一!

如何进去?硬闯等于找死。表明身份?对方未必会信,更可能直接格杀。

李凌沉吟片刻,心中有了计较。他缓缓从怀中取出那半块冰凉的古朴铜符,深吸一口气,运转《龟息吐纳法》,将自身气息收敛到极致,然后,用巧劲将铜符轻轻掷向入口处那片空地中央的雪地上。

铜符落在雪中,发出极其轻微的一声“噗”。

几乎同时,四道凌厉的杀气瞬间从不同方向锁定了那枚铜符!但暗哨们并未立刻现身,依旧潜伏,显然纪律严明。

李凌躲在石后,以特定的节奏,轻轻叩击了三下岩石——这是张良告知的,持有半符者求见的信号。

沉默。令人窒息的沉默持续了数十息。

终于,一个冰冷的声音自山坳内响起,带着浓浓的警惕和审视:“何方神圣?报上名来!何以有此信物?”

李凌沉声回应,声音不大,却清晰传入:“故人遣使,持符以谒王公。事关颍川大局,汉王前程。”

又是一阵沉默。显然,内部正在快速权衡。

片刻后,那声音再次响起:“独身进来!若有异动,格杀勿论!”

入口处的巨石后,悄然转出两名身着白色伪装服、手持强弩的汉子(属性30点),眼神锐利如鹰,示意李凌上前。

李凌缓缓走出,举起双手,示意并无武器(实则兵刃皆在可瞬间取用之处)。他走到入口处,那两名汉子极其专业且警惕地迅速搜遍他全身,卸下了他腰间的长剑和背后的秦弩,却并未发现他贴身藏匿的匕首和祖龙魂佩。

“进去!”一名汉子推了他一把。

李凌迈步踏入那仅容一人的缝隙,眼前豁然开朗。山坳内竟别有洞天,地势平坦开阔,依山搭建着数十座简陋却隐蔽的木屋和帐篷,中央空地甚至有操练的痕迹。不少精悍的士卒在周围警戒,目光森然,属性普遍在25点以上,远非寻常乌合之众可比!

这里,俨然是一座隐藏极深的军营!

他被直接带到了最大的一座木屋前。门口守卫更是精锐(属性35点左右)。带路的汉子进去禀报后,示意李凌入内。

木屋内陈设简单,火塘燃烧,映照着主位上一位年约四旬、面容坚毅、目光深邃、不怒自威的中年男子。他并未穿甲胄,只着一件半旧的深衣,手按剑柄,气势沉凝如山。其属性面板显现:【王陵,体质65,力量60,敏捷58,智力75,政治70,魅力68,幸运??】。属性极高,不愧是一方豪强!

两侧还站着几名心腹将领,皆神色不善地盯着李凌。

“你说你是故人遣使?”王陵开口,声音沉稳,却带着巨大的压迫感,“哪个故人?有何凭证?若有一字虚言,此地便是你葬身之所!”

李凌毫无惧色,迎着他的目光,从容一揖:“在下李凌,奉张良先生之命,特来拜会王公。”说着,他指向门外,“信物半符,已置于门外雪地。另有子房先生亲笔帛书一封,请王公过目。”他从怀中取出那卷小心保管的帛书,由一名亲卫转呈上去。

王陵听到“张良”二字,眼中精光一闪,接过帛书,快速浏览,面色变幻不定。信中的笔迹、用语以及提到的某些旧事,确系张良无疑。

他看完信,久久不语,目光再次锐利地投向李凌:“张子房在汉王处倒是混得风生水起。他让你来,就是要我王陵率众去投靠刘邦?哼,当初在沛县,他刘邦不过一亭长,见我还需称一声‘大哥’。如今时移世易,倒要我去俯首称臣?”

帐内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几名将领的手按上了剑柄。

李凌心知这是最关键的时刻,他微微一笑,不卑不亢道:“王公此言差矣。非是子房先生欲使公投靠,而是在下奉汉王之命,特来请公共襄大义,同取富贵!”

他巧妙地将“投靠”转换为“共襄大义”,语气也变为“汉王相请”,极大照顾了王陵的面子。

“如今暴秦虽亡,天下未定。项籍弑义帝,暴虐无道,非真主也。汉王宽厚爱人,入关中秋毫无犯,约法三章,天下归心。此乃天命所向,大势所趋。”李凌侃侃而谈,将张良教导和自身见解融合,“王公乃沛县豪杰,素有名望,拥兵于此,赵贲忌惮,项籍亦未必相容。何不顺应天命,与汉王联手?届时,颍川可定,王公亦不失封侯之位,岂不胜过在此深山之中,与赵贲苦苦周旋,朝不保夕?”

他点出了王陵目前的困境(被赵贲威胁)、未来的风险(项羽未必接纳),并给出了合作的巨大利益(共定颍川,封侯之赏),言辞恳切,逻辑清晰。

王陵闻言,面色稍缓,手指轻轻敲击着剑柄,显然在权衡利弊。帐内其他将领也露出思索之色。

“你说得轻巧。”王陵哼了一声,“赵贲拥兵数千,据守阳翟,岂是易与之辈?我若贸然出击,岂非为刘邦火中取栗?”

“王公明鉴。”李凌趁热打铁,“汉王大军已定荥阳,不日便可南下。赵贲外强中干,阳翟城内粮草匮乏,军心不稳,此乃良机。若王公愿与汉王联手,或里应外合,或断其粮道,或迫其归降,颍川可传檄而定!届时,王公乃首功之臣,汉王岂会亏待?且……”李凌压低了声音,“据在下所知,赵贲军中,亦非铁板一块……”

他抛出了从丰昌号老掌柜那里得来的情报,暗示赵贲军内部有可趁之机。

王陵眼中终于闪过意动之色。他沉吟良久,又仔细打量了李凌一番,忽然问道:“你年纪轻轻,便有如此胆识和口才,在刘邦军中任何职?”

“在下不才,现任军侯之职(李凌刻意将自己的伍长身份提升了一级,以增加说服力),蒙汉王与军师信重,特委以此任。”李凌面不改色地答道。

“军侯?”王陵似乎有些意外,又有些欣赏,“刘邦倒是敢用人。罢了,看在你孤身闯山这份胆气,和张子房的面上,此事……容我与众兄弟商议后再定。你先在此住下,但不得随意走动!”

虽然未立刻答应,但态度已然松动,愿意商议,便是成功的第一步!

李凌心中一定,躬身道:“谨遵王公之命。”

他知道,自己这只孤雁,终于成功闯入了虎穴,并将一颗可能撬动整个颍川局势的棋子,悄然摆上了棋盘。接下来的几天,将是他与王陵及其部下博弈、展示价值、最终促成合作的关键。

【史料记载】

家族史·始祖本纪(第一卷):“祖凌公冒风雪,孤身入嵩山。途遇匪患,公以智退之;逢赵贲巡卒,公匿迹潜行,如鬼如魅。终抵王陵秘寨,以留侯半符为信,陈说利害,析辨大势。陵性倨傲,初未肯信,公从容应对,晓以天命,动以实利,终使陵意动。公之胆略、辩才,于此险地展露无遗。”

官方史·史记·王陵列传(注疏):“陵聚党数千人,居南阳(按:应为颍川),不肯从沛公。及沛公击项籍,乃以兵属汉。” (按:未载具体说客,然时间地点与李凌此行吻合)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卷一):“帝微时,履凡历劫。尝独行嵩岳,风雪漫天,猛虎踞道。帝目蕴神光,虎竟俯首帖耳,为之引路。至山深秘处,遇豪强陵公,帝说以天道,陵公拜服,如见神人。”

野史·嵩岳传奇:“闻汉使李凌,年少倜傥,有陆贾之辩,郦生之胆。独说王陵于万军之中,陵欲试其勇,令其独猎山彘。凌引弓,一箭贯彘目,陵惊为神,遂从之。此说流传颍川,然多附会,未可尽信。”

(第十五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