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藏经阁之憾(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仙路渺渺,始于凡尘》最新章节。
“原来如此,化神中期,不仅仅是灵力总量的提升,更需要对自身神识进行初步的凝练,使之与元婴结合更为紧密,方能更好地引动和操控天地灵气……”
“突破时,需以自身道途为基,引动灵力潮汐,冲刷瓶颈……”
“有些修士会选择服用‘化神丹’辅助,但丹药之力终究是外物,可能造成根基不稳……”
这些经验,系统而详实,弥补了许木作为飞升者,对灵界化神阶段修炼认知的一些空白。他感觉,自己对如何突破化神中期,思路清晰了许多。
然而,当他试图将这些经验与自身的混沌之道结合时,却发现其中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几乎所有心得都强调“灵力精纯”、“道途专一”。比如剑修需凝练剑意,法修需精研一系或多系融合法则。而他的混沌之道,讲究的是“包容”、“衍化”,要将世间万法融于一炉。这几乎是背道而驰。
“我的瓶颈,或许并非灵力积累不足,也不是神识不够,而是对‘混沌’本身的感悟还不够深?未能真正理解‘包容’与‘衍化’的真谛,所以无法水到渠成地迈出那一步?”许木陷入了沉思。
他放下心得玉简,转而开始寻找与“混沌”相关的记载。这才是他此行最主要的目的。
第三层的典籍数量远超万象峰,他抱着一丝希望,开始地毯式搜索。
“《灵根溯源论》……提及太古时期灵根未分,是为混沌,后演化万千……”
“《上古神话考》……有创世之神生于混沌,开天辟地……”
“《异闻录》……某修士于秘境中得一灰色气流,触之则灵力消融,疑为混沌之气残留,然无法炼化,终弃之……”
“《阵法推演新解》……论及天地初开,混沌化阴阳,阴阳生四象,四象衍八卦之基……”
他找到了数十枚提及“混沌”二字的玉简,但内容与在万象峰所见的并无本质区别。大多是将“混沌”视为一种古老的传说、一种无法利用的恐怖能量、或者一种哲学概念。提及具体修炼法门或切实描述的,一概没有。
甚至有一枚名为《废体辨析》的玉简,直接将“混沌灵根”或“混沌体质”列为“十大废体”之首,论述道:“此体质灵力属性极度混杂,看似包容,实则相互掣肘,难以精纯,感应天地法则亦模糊不清,突破境界较之寻常杂灵根难上百倍,古来罕有能筑基者,遑论更高境界?实乃大道弃子,修炼绝路。”
看到这里,许木嘴角不由泛起一丝苦笑。若非他际遇非凡,得到了真正的混沌传承,恐怕真会如这玉简所说,蹉跎一生。
他不死心,又仔细搜寻了关于各种特殊体质、罕见灵力、上古秘闻的区域,结果依然令人失望。关于“混沌”的记载,止步于传说和负面评价,没有任何具备实际指导意义的内容。
“看来,灵界对于‘混沌’的认知,确实极其有限,甚至存在严重偏见。”许木站在浩瀚的书海之中,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他的道途,在前人留下的足迹中,找不到任何参照。
藏经阁之憾,莫过于此。
他就像一个孤独的旅人,行走在一条无人走过、甚至被世人认为是绝境的路上,前路茫茫,只能依靠自己手中的微光(混沌传承)去摸索。
那种无人理解的寂寥感,在这一刻格外清晰。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了心中的些许波澜。眼神重新变得坚定。
“前人未至之境,未必就是绝路。既然无路,那我便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求诸外物无果,那便反求自身。
他不再执着于寻找虚无缥缈的记载,而是静下心来,开始翻阅那些关于基础法则、能量本质论述的典籍。虽然这些典籍也大多基于五行、风雷等常见属性,但万法归宗,或许能从最基础的层面,触类旁通,加深对混沌衍化万法的理解。
他还重点查阅了关于炼体、神识修炼方面的典籍。《九转混沌体》和《惊神刺》的修炼,让他对肉身的奥秘和神识的运用有了新的需求。
时间在阅读和思考中飞速流逝。
当许木感觉到神识消耗颇大,不得不停下休息时,他已经在藏经阁第三层待了整整三天。
这三天,他虽未找到直接关于混沌的秘籍,但大量阅读前人典籍,博采众长,也让他开阔了眼界,对修行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尤其是几篇关于“万物平衡”、“能量转化”的论述,给了他不少启发,让他对混沌的“包容”与“衍化”有了更具体的思考方向。
“或许,我突破的契机,不在于强行冲击,而在于‘理解’和‘平衡’。”一个模糊的念头在他脑海中形成。
他离开了藏经阁,返回万象峰。
盘坐于石屋内,他不再急于修炼,而是开始回顾和梳理这几个月来的所有经历和收获。从飞升灵界,到加入青岚宗,打理药园,修炼神通,阅读典籍……点点滴滴,汇聚于心。
他内视丹田,看着那尊缭绕着混沌之气的元婴,看着那两块缓慢旋转的混沌石碎片,感受着体内奔腾不息、却又浑然一体的混沌灵力。
“混沌……非是死寂,而是蕴含无限生机的原点。包容万法,并非简单混杂,而是理解、统御、然后衍化……”
他回想起以混沌之气滋养灵药时,那枯木逢春般的景象;回想起施展五行轮转印时,那五行相生相克的玄妙变化;回想起藏经阁中看到的关于天地开辟、法则演化的描述……
种种感悟,如同涓涓细流,在他心间流淌,逐渐汇聚。
不知过了多久,他福至心灵,双手不自觉地开始结出一个玄奥的法印。这不是任何已知的神通法诀,而是他基于对混沌的理解,自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