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活棋落定风云起(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东晋风华》最新章节。
“其三,”郗超语气陡然加重,眼中精光爆射,“最令超惊叹者,乃其心性!其政治之早熟,权衡之精妙,避险之老辣,堪称…可怕!王彪之之辈,若闻此事,只怕此刻正指望他要么惶恐失据,要么愤激昂扬,抨击时政,留下无穷把柄。可他呢?”
郗超仿佛亲见,语带激赏:“他以‘积重难返’示弱,以‘大禹治水’喻缓,先避其锋;再以谢安、王导为例,肯定门阀亦有贤能,予以安抚;最后,图穷匕见却是一招至高妙的‘推手’!全然避开‘是否助明公打击门阀’此一具体陷阱,跃升至‘公心为国’之煌煌大道,将最终决策之权与平衡之责,轻飘飘又沉甸甸地…完整奉还于明公!自身片叶不沾,滴水不漏!这份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的平衡之术,这份对各方势力微妙心理的精准拿捏…明公!”
他深吸一口气,斩钉截铁道:“其智近乎妖!真国器也!若能为我所用,假以时日,必是安邦定国之栋梁,明公霸业之绝佳辅弼!”
桓温静静地听着郗超这番慷慨激昂又条分缕析的论断,脸上所有情绪都已收敛,只剩下深沉的思索。他久经世故,自然听懂了郗超所有的潜台词。良久,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充满重量:“确是千年难遇的奇才。但也正因其才高,其性傲,其智深…景兴,宝剑虽利,亦能伤主。如此人物,心思难测,若不能为我所用,又当如何?岂非纵虎归山,徒为他人作嫁,乃至养成心腹大患?”
这才是桓温真正关心的问题。爱才,更需控才。无法掌控的力量,再强大也是威胁。
郗超似乎早已料到此问,他脸上重现那种运筹帷幄、洞悉全局的谋士微笑,从容应道:“明公所虑,自是老成谋国。然,对付这等美玉良材,强行雕琢,乃至挥锤硬砸,非但可惜了这天赐瑰宝,恐其宁为玉碎,更显得明公气量不足,难以容物,寒了天下才士之心。得不偿失。”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幽深而富于策略性:“超有一策,名曰:‘置子于枰,观其自弈’。”
桓温目光一凝:“细说。”
“明公,彼如今身在建康,那本就是天下最巨大、最复杂的一盘棋局。王、谢、庾、褚,皇室司马,乃至天师道等各方势力盘根错节,争斗不休。”郗超娓娓道来,如观棋谱,“陆昶此人,其寒门骄子之身份,其惊世骇俗之言论,其现已显露的非凡才具,本身就如一块投入深潭的巨石,必将激起千层浪。他的存在,就是一个巨大的变数,一个足以吸引所有火力的焦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们可以什么都不做,只需静观。他的出现,自然会搅动建康固有的势力平衡,吸引王、谢等家的注意、猜忌、乃至打压。这便能为我西府分担压力,牵制对手精力。此其一利。”
“其二,可观其本性。在他应对建康风雨的过程中,他是会选择依附某方?还是会特立独行?他对门阀的真实态度如何?其弱点、其底线、其真正追求,都将暴露无遗。这远比我们直接逼问、试探,要来得真实准确。”
“其三,可待其势穷。若其能在建康的倾轧中自行破局,脱颖而出,则其能力得到证明,且必与门阀结怨已深。届时,明公再以雷霆之势施以援手,或示以恩遇,何愁其不感念明公,为我所用?若其不幸被建康那帮蠹虫所毁,于明公而言,不过损失一潜在对手,并无实际损害,反而更能看清对手之虚实。若其…真能自成气候,搅动风云,届时明公或以威势,或以情理,收服此子,岂不如虎添翼,更添胜算?”
郗超最后总结,声音低沉而充满自信:“总而言之,将此子视为一步‘活棋’,置于对方腹地。无论局势如何演变,主动权始终牢牢掌握在明公之手。我等只需稳坐姑孰,隔岸观火,偶尔因势利导,便可坐收渔利。此为成本最低、收益最高、亦最稳妥之策。”
一番长篇大论,将利害、策略、后续种种可能分析得透彻无比。桓温凝神静听,手指无意识地在虎皮上摩挲,眼中光芒急剧变幻,显然在飞速权衡。
厅内再次陷入沉寂,唯有烛火跳动,将两人的身影投在冰冷的墙壁上,拉扯得忽长忽短,恍如暗中博弈的巨兽。
许久,桓温猛地一拍案几,发出“砰”的一声巨响,震得茶盏跳动。他眼中已尽是决断与一种掌控棋局的冷酷光芒:
“善!大善!便依景兴之策!此子,暂且留着。不赏,不罚,不拢,不打。某倒要看看,他这条过江的强龙,能不能压住建康那群地头蛇!又能翻腾出怎样的风云!”
他豁然起身,身形魁梧,投下大片阴影,目光如电射向那使者:“传某军令:自即日起,对陆昶其人,西府上下,暂不作任何公开举动,不必笼络,亦不必刻意打压。但——”他语气陡转,森寒无比,“给某钉死他!加派得力人手,将其在建康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交往何人,所为何事,每日呈报,事无巨细!若有半分疏漏,提头来见!”
“诺!”使者身心一凛,肃然应命,快步离去。
郗超亦躬身领命,嘴角含着一丝深邃的笑意。他知道,这步棋已经落下。陆昶这个名字,已不再仅仅是一个有才的寒门士子,而已正式成为一枚投入天下棋局的关键棋子,其命运轨迹,将从此刻起,与这大厅中的两位执棋者紧密相连。
桓温走到窗边,推开沉重的木窗。窗外,天色不知何时已彻底阴沉下来,浓重的乌云自远山压顶而来,翻滚涌动,带着山雨欲来的沉闷气息,预示着未来的局势,必将如这天气一般,风波诡谲,变幻莫测。
一场席卷东晋王朝的巨大风暴,似乎已能听到它隐隐传来的雷鸣。而那个远在建康竹篱小院中的少年,正不知不觉间,被推向了这场风暴的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