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发现 “棉花” 商机(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唐朝当财子》最新章节。

赵虎点头:“这个主意好!农民们担心种植失败,有了补贴和收购保证,肯定愿意尝试。我可以让禁军帮忙,在试验田周边巡逻,防止有人破坏。”

第二步:技术推广

“在试点种植的同时,我会在长安城外设立‘棉花种植培训基地’,邀请阿木提担任技术顾问,定期举办培训班,教农民如何播种、施肥、防治病虫害、采摘和加工棉花。同时,我会让工匠工坊制作一批轧花机和弹花机,免费发放给参与种植的农民,提高棉花的加工效率。”

阿罗憾补充道:“我可以帮忙翻译种植技术资料,制作成图文并茂的手册,方便农民理解。西域的棉花种植技术虽然简单,但中原的气候和土壤与龟兹略有不同,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阿木提的经验很重要。”

第三步:产品开发

“等棉花收获后,我会让工匠工坊开发棉花制品 —— 首先制作棉衣和棉被,棉衣采用‘里棉外麻’的设计,内层用棉花填充,外层用麻布包裹,既保暖又耐用;棉被则用优质棉花填充,轻便保暖,比传统的棉被(用芦花、柳絮填充)效果好得多。同时,我会在‘逸品轩’的门店推出棉花制品,先在长安推广,再逐步扩展到洛阳、扬州等城市。”

木拉提笑着说:“大人想得真周到!我在西域时,就穿过棉花做的贴身衣物,冬天特别暖和。中原的冬天比西域冷,棉衣肯定会很受欢迎。”

李逸还考虑到棉花推广中的潜在问题:“棉花在中原是新作物,农民可能会有顾虑,比如担心销路、担心种植技术复杂。我们要多做宣传,通过‘逸品轩’的门店、平民巷的便民点,向百姓介绍棉花的好处;同时,邀请试点种植的农民分享经验,用实际成果打消大家的顾虑。”

第四步:棉花种子的运输与保护

棉花种子的运输是一个关键问题 —— 从龟兹到长安,路途遥远,需要二十多天,还要经过戈壁、沙漠,种子容易受潮、发霉或被虫蛀。为了确保种子安全抵达长安,李逸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

干燥处理:将棉花种子放在阳光下暴晒三天,去除水分,确保种子干燥;

密封包装:用双层油纸将种子包裹,再装入陶罐中,陶罐口用蜡密封,防止受潮和虫蛀;

专人看管:安排阿木提和一名细心的伙计,专门负责看管种子,每天检查陶罐的密封情况,确保种子没有问题;

防潮措施:在装种子的马车里,放置生石灰和干燥的草木灰,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保持车厢干燥。

阿木提看着李逸对种子如此重视,感动地说:“大人,您放心,我一定会保护好种子,不让它受到一点损坏。等回到大唐,我会好好教农民种植棉花,让大唐的百姓也能用上棉花做的衣物。”

李逸拍了拍阿木提的肩膀:“谢谢你,阿木提。棉花不仅能改善大唐百姓的生活,还能促进中原与西域的文化交流,你的功劳很大。”

第五步:告别龟兹,带着商机出发

第二天清晨,李逸率领贸易队,满载着龟兹交换的良马、玉石和珍贵的棉花种子,在苏伐叠国王和百姓的送别下,离开了龟兹国,朝着疏勒国的方向前进。

苏伐叠国王看到贸易队马车上的棉花种子,好奇地问:“李逸大人,那些陶罐里装的是什么?看起来很珍贵。”

李逸笑着说:“国王陛下,那是棉花种子。我打算将它带回大唐推广种植,制作成棉衣、棉被,改善百姓的生活。未来,我们还可以用棉花与龟兹进行贸易,让更多的人受益。”

苏伐叠国王惊讶地说:“棉花?没想到这不起眼的绒毛,还有这么大的用处!祝大人在大唐推广成功,以后我们龟兹的棉花,也能卖到大唐去!”

“一定会的。” 李逸点头,“等棉花在大唐推广成功,我们‘逸品轩’会与龟兹建立棉花贸易合作,大量收购龟兹的棉花,让龟兹的百姓也能通过棉花增收。”

贸易队的马车行驶在西域的戈壁滩上,李逸坐在马车上,手里拿着一小团棉花,心里充满了期待。他知道,这次发现的棉花商机,比之前的任何商品都更有潜力 —— 棉花不仅能改善百姓的生活,还能带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为大唐的繁荣做出贡献。

阿罗憾坐在李逸身边,看着他手中的棉花,笑着说:“大人,您真是太厉害了!在龟兹这么多人,都只把棉花当普通的填充物,只有您发现了它的巨大价值。”

李逸笑着说:“这只是因为我来自不同的地方,知道棉花的用途。其实,每个地方都有潜在的商机,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关注百姓的需求,就能发现更多像棉花这样的宝贝。”

接下来的几天,贸易队继续向疏勒国前进。李逸利用赶路的时间,完善棉花的推广计划,甚至开始构思棉衣的设计 —— 他计划设计两种棉衣,一种是面向平民的 “实用款”,用麻布做外层,棉花做内层,价格便宜,保暖性好;另一种是面向权贵的 “高端款”,用丝绸做外层,优质棉花做内层,还可以绣上精美的花纹,提升档次。

他还想到,棉花不仅能做衣物,还能做、棉籽油等产品,未来可以进一步开发棉花的价值,形成多元化的产品体系。

半个月后,贸易队抵达疏勒国。疏勒国王同样对大唐的商品充满兴趣,尤其是逸品犁和玻璃镜,当场签订了大宗贸易协议。李逸在疏勒国也设立了 “逸品轩?西域分店”,推广中原的商品。

但李逸的心思,早已飞到了长安的棉花种植计划上。他在疏勒国停留了十天,完成贸易合作和分店筹备后,就迫不及待地率领贸易队,踏上了返回长安的路途。

马车行驶在返回长安的路上,李逸看着窗外的景色,心里充满了憧憬。他知道,回到长安后,推广棉花种植会面临很多挑战,比如农民的顾虑、技术的调整、市场的接受度等,但他有信心克服这些挑战 —— 他有朝廷的支持,有苏府和 “逸品轩” 的资源,还有阿木提这样的技术顾问,更重要的是,棉花能真正改善百姓的生活,这是最坚实的基础。

他的唐朝创业传奇,因这次发现的棉花商机,又翻开了新的一页。未来,他要让棉花在中原的土地上茁壮成长,让棉衣温暖每一个大唐百姓,让 “逸品轩” 的品牌,不仅代表着优质的商品,更代表着改善民生、惠及天下的责任与担当。

而这一切,都将从带回长安的那两百斤棉花种子开始,一步步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