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平民巷的 “互助计划”(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唐朝当财子》最新章节。
张大娘笑得合不拢嘴:“真的?那我以后天天来做,攒点钱给孩子买新衣裳!”
其他百姓也备受鼓舞,纷纷拿起针线,认真地制作香包。有的妇人还发挥创意,把碎绣花纹样缝在香包上,让香包更精致。
香包代卖:百姓的 “增收希望”
三天后,第一批三十个香包制作完成,送到了西市店售卖。李逸特意在零食区设了 “平民手工香包” 专柜,旁边贴着手写的说明:“此香包由平民巷百姓手工制作,每买一个,都能帮百姓增收四十文。”
没想到香包刚摆上货架,就吸引了不少顾客。一位年轻女子拿起一个绣着梅花的香包,笑着说:“这香包虽然小巧,却做得很精致,还能帮百姓,我买两个,一个自己用,一个送朋友。”
当天下午,三十个香包就卖光了。阿牛拿着卖香包的钱,送到平民巷便民点,按照名单一一分发:张大娘做了五个香包,拿到两百文;李大叔的媳妇做了三个,拿到一百二十文;连之前只会编竹篮的少年,也学着做了两个,拿到八十文。
“真的拿到钱了!” 张大娘握着两百文铜钱,激动得手都在抖,“这钱够给孩子买双新鞋了!谢谢李公子,谢谢逸品轩!”
百姓们围着阿牛,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之前对 “代卖” 半信半疑的人,现在都主动来领边角料,手工区每天都坐满了人,甚至有人带着自家的女儿来学,说是 “多门手艺,多份收入”。
李逸每天都会抽时间去便民点,看看 “以物换物” 的情况,再检查百姓做的香包。有一次,他看到一个叫小花的女孩,正对着一块碎丝绸发愁 —— 她的手指被针扎破了,却还想继续做。
“小花,怎么了?” 李逸走过去,轻声问。
小花抬起头,露出满是补丁的衣袖:“李公子,我想多做几个香包,给娘买块布做新衣裳,可我总扎到手。”
李逸心里一软,拿起针线,教小花 “绕线防扎” 的小技巧:“你看,把线绕在手指上,针穿过布时慢一点,就不会扎到手了。”
在李逸的指导下,小花很快就做好了一个香包。她举着香包,笑得眼睛都弯了:“谢谢李公子!我以后一定能做更多香包!”
口碑传播:“逸品轩是百姓的店”
随着 “互助计划” 的推进,“逸品轩?便民点” 成了平民巷最热闹的地方。每天清晨,换购商品的百姓排起长队;午后,手工区坐满了做香包的妇人孩子;傍晚,领代卖工钱的百姓脸上满是笑容。
百姓们的生活渐渐有了变化:张大娘靠做香包,攒够了给孩子买新衣裳的钱;李大叔用换购的碎香膏,做成简易香囊,在巷口摆摊,多了一份收入;甚至有几个原本游手好闲的青年,也来学做香包,渐渐变得勤快起来。
消息传到长安县衙,县令特意派人来考察,看到百姓们有序换购、认真做香包的场景,连连称赞:“逸品轩这‘互助计划’,既解了百姓燃眉之急,又帮百姓增收,真是为民办实事!”
苏瑶听说后,也带着侍女来便民点参观。看到张大娘用鸡蛋换肥皂,又拿着香包工钱道谢的场景,她对李逸说:“李公子,你这计划比开十家高端分店都有意义。百姓心里有杆秤,你对他们好,他们永远记得。”
李逸笑着说:“我开商铺,不仅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方便百姓。要是能让平民巷的百姓,过年时都能用上肥皂、穿上新衣裳,比赚多少贯钱都开心。”
临近除夕时,平民巷的百姓自发组织起来,给 “逸品轩?便民点” 送来了一块牌匾,上面写着 “亲民惠民” 四个大字,是巷里的老秀才亲笔写的。张大娘带着几个妇人,还做了一双布鞋送给李逸:“李公子,这是我们大家的心意,你可一定要收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逸接过布鞋,心里暖暖的。他知道,这双布鞋、这块牌匾,比任何珠宝都珍贵,是百姓对 “逸品轩” 最大的认可。
当天晚上,李逸在便民点摆了一桌简单的宴席,邀请了张大娘、李大叔等百姓代表,还有王婶、阿牛等伙计。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芝麻酥,喝着热茶,聊着 “互助计划” 带来的变化,欢声笑语驱散了冬日的寒冷。
张大娘举起茶杯,对李逸说:“李公子,我代表平民巷的百姓,敬你一杯!要是没有你,我们过年都用不上肥皂,更别说赚零花钱了。你是我们百姓的大恩人!”
“大娘客气了。” 李逸站起身,回敬道,“能帮到大家,是‘逸品轩’的荣幸。以后我们还会推出更多便民计划,比如教大家做简易肥皂、改良农具,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
百姓们纷纷鼓掌,眼里满是期待。
此时的长安,“逸品轩亲民惠民” 的口碑早已传遍大街小巷。西市的商户们纷纷效仿,推出 “以物换物” 的活动;甚至有外地官员听说后,派人来长安学习 “互助计划”,想在本地推广。
李逸站在便民点的门口,看着巷里家家户户挂起的红灯笼,心里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互助计划” 的成功,不仅让 “逸品轩” 的口碑更牢,更让他明白了 —— 经商的最高境界,不是赚多少利润,而是用自己的能力,为更多人带来希望和温暖。
未来,他还要将 “互助计划” 推广到长安的其他平民区,甚至洛阳、扬州的分店,让 “逸品轩” 不仅是高端的象征,更是平民的依靠。而他的唐朝创业传奇,也因这份 “亲民” 的初心,变得更加厚重、更加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