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王轩的报复(下)(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唐朝当财子》最新章节。
李逸看向脸色惨白的张老三,厉声说:“张老三,你还有什么话说?这谣言是不是你散布的?是谁指使你的?”
张老三吓得 “扑通” 一声跪倒在地,浑身发抖:“是…… 是我散布的,可…… 可我是被人指使的!是礼部尚书的儿子王轩,他给了我五百贯铜钱,让我散布‘逸品犁破坏土壤’的谣言,还让我私刻粮商公会的印章,说要是事情办得好,再给我五百贯!我一时糊涂,就答应了,求大人饶命啊!”
“王轩!” 县令气得脸色铁青,“竟敢指使粮商造谣,破坏民生,真是胆大包天!来人啊,立刻去礼部尚书府,传王轩来这里对质!”
衙役们领命,立刻骑马前往礼部尚书府。半个时辰后,王轩被衙役带到了现场。他看到跪在地上的张老三,又看到周围农民愤怒的目光,心里顿时慌了,却还强装镇定:“县令大人,您找我来有何事?我不认识这个人,他肯定是污蔑我!”
“污蔑你?” 张老三抬起头,指着王轩,“王公子,你别不认账!你上周五晚上,让你的护卫给我送了五百贯铜钱,还说让我散布谣言,你怎么能不认账?”
县令拿出张老三招供的证词和从他粮店里搜出的五百贯铜钱,放在王轩面前:“王轩,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想狡辩?你指使粮商散布谣言,破坏‘逸品犁’销售,影响农民春耕,按大唐律法,当罚银五百贯,禁足一月,你可有异议?”
王轩看着眼前的证据,知道再也无法抵赖,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想要求情,可看到苏定方冰冷的眼神和农民们愤怒的目光,又把话咽了回去,只能咬牙说:“我…… 我认罪,甘愿受罚。”
“好!” 县令大声说,“来人啊,将王轩带回县衙,登记在案,罚银五百贯,限三日内缴清,禁足一月,不得踏出府门半步!张老三私刻印章,散布谣言,罚银两百贯,杖责二十,以示惩戒!”
衙役们立刻上前,将王轩和张老三带走。农民们爆发出一阵欢呼:“好!罚得好!”“看他们以后还敢不敢造谣!”“李公子,我们相信你,我们要订逸品犁!”
之前退订的农民纷纷回到李逸身边,重新预订 “逸品犁”,还有不少之前犹豫的农民,也当场下了订单。阿福拿着账本,忙得不亦乐乎,脸上又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苏定方看着眼前的场景,对李逸说:“李公子,这次多亏了你沉着冷静,及时揭穿了王轩的阴谋。王轩经此一事,名声扫地,以后再也不敢轻易招惹你了。”
李逸笑着说:“多谢苏大人和县令大人的帮助。要是没有你们,我也无法这么快揭穿谣言,还‘逸品犁’一个清白。”
县令也笑着说:“李公子客气了。你改良的‘逸品犁’是民生利器,我们身为官员,本就该支持你,打击造谣生事之徒。以后要是再遇到这样的事,尽管来找我。”
当天晚上,“王轩指使粮商造谣被处罚” 的消息就传遍了长安。礼部尚书王权得知儿子的所作所为后,气得在家中大发雷霆,却又无可奈何 —— 人证物证俱在,连宰相苏定方都在场,他根本无法为儿子求情,只能乖乖缴了罚银,将王轩禁足在府里。
王轩的名声彻底扫地,之前和他交好的权贵子弟,都纷纷与他划清界限,生怕被他牵连;长安的百姓们也对他指指点点,说他 “心胸狭隘,手段卑劣”,再也没人愿意和他来往。
而 “逸品犁” 的名声,却因为这次事件变得更响了。农民们都知道 “逸品犁是好犁,有人故意造谣”,纷纷前来订购,“逸品轩” 的农具区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甚至比之前更火爆。短短三天,就新增了一百多个订单,王记铁匠铺不得不再次扩大生产规模,才能满足需求。
李逸站在 “逸品轩” 的农具区,看着农民们满意地订购 “逸品犁”,心里充满了感慨。他知道,这次的危机,不仅没有打垮农具业务线,反而让 “逸品犁” 的知名度更高了,也让他在农民心中的信任度更深了。
阿福拿着最新的销售账本,兴奋地跑过来:“公子,太好了!这三天我们又卖出了一百五十台逸品犁,加上之前的订单,这个月的销量肯定能突破五百台!净利润能达到一千贯!”
李逸笑着点了点头:“很好!不过我们不能骄傲,还要继续改进逸品犁,比如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调整犁头的弧度;还要培训伙计,教农民们正确使用逸品犁,延长犁的使用寿命。只有让农民们真正受益,我们的农具业务才能长久。”
阿福连忙点头:“公子放心,我这就去安排!”
此时的宰相府里,苏定方正在和苏瑶谈论这次事件。苏瑶听了李逸如何揭穿王轩的阴谋,如何用事实证明逸品犁的好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李公子真是太厉害了,不仅有想法,还很有胆识,遇到危机也能沉着应对。”
苏定方笑着说:“是啊,李逸这孩子,越来越让我刮目相看了。他不仅有经商的天赋,还有为民着想的仁心,更有应对危机的智慧,将来肯定能成大器。你以后要多跟他来往,多向他学习。”
苏瑶脸颊微微泛红,点了点头:“父亲放心,我会的。”
初冬的月光洒在长安的街道上,静谧而美好。李逸站在 “逸品轩” 的门口,看着远处的灯火,心里充满了信心。他知道,王轩的报复虽然阴险,但也让他明白了 —— 在唐朝创业,不仅要做好商品和服务,还要有应对危机的勇气和智慧。而他,已经在一次次的危机中,逐渐成长,变得更加成熟、更加坚定。
未来的路还很长,还会有更多的挑战等着他,但他相信,只要坚持诚信经营,坚持为民着想,只要有苏瑶、苏定方、李父和农民们的支持,他一定能克服所有困难,让 “逸品” 这个品牌,传遍大唐的每一个角落,让他的唐朝创业传奇,书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