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勘探本地资源(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烽火锻山河》最新章节。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李铮就背着一个装满工具的背包,带着两名熟悉地形的老乡,踏上了勘探之旅。这两名老乡,一个叫王老栓,今年六十多岁,在太行山里生活了一辈子,对附近的山川地貌了如指掌;另一个叫栓柱,是王老栓的儿子,二十多岁,身强力壮,熟悉野外生存技巧。

“李师傅,您放心,这附近的山我都走遍了,哪里有石头,哪里有泉水,我闭着眼睛都能找到。要是真有铁矿,我肯定能帮您找出来。”王老栓拍着胸脯,自信地说。他早就听说兵工厂是为部队造武器打鬼子的,所以当李铮找到他,希望他带路勘探矿产时,他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

李铮笑着说:“王老栓大爷,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这次勘探辛苦您和栓柱了,咱们慢慢来,仔细找,不着急。”

三人沿着崎岖的山路出发,山路狭窄而陡峭,布满了碎石和荆棘,走起来十分艰难。栓柱在前面开路,用镰刀砍断路边的荆棘,为王老栓和李铮扫清障碍。李铮则背着背包,里面装着地质锤、放大镜、罗盘等勘探工具,还有一些干粮和水。

深秋的山林里,已经没有了夏天的生机,树叶凋零,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在寒风中摇曳。偶尔能听到几声鸟鸣,却更显得山林的寂静。三人一路上很少说话,只是仔细观察着周围的岩石和土壤,寻找着矿产资源的踪迹。

“李师傅,您看这石头,颜色发黑,是不是就是铁矿啊?”走到一处山坡时,栓柱指着一块黑色的岩石,好奇地问道。

李铮急忙走过去,拿出地质锤,在岩石上敲了一小块下来,然后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这块岩石虽然颜色发黑,但质地疏松,用手一捏就碎了,而且没有磁性。李铮摇了摇头,说:“栓柱,这不是铁矿,这是普通的玄武岩,虽然颜色深,但不含铁元素,没有开采价值。”

栓柱有些失望地点了点头,继续在前面开路。王老栓则在一旁仔细观察着土壤的颜色,他对李铮说:“李师傅,我听老一辈人说过,要是山里有铁矿,那附近的土壤颜色会发红或者发黄,而且会长一些特别的草。咱们沿着这条沟往里面走,说不定能找到线索。”

李铮眼前一亮,王老栓的话虽然没有科学依据,但却是当地老百姓在长期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或许能给他们带来启发。他点了点头,说:“好,咱们就听大爷的,沿着这条沟走。”

三人沿着山沟往里走,山沟里的路更加难走,到处都是乱石和淤泥,一不小心就会滑倒。走了大约两个多小时,他们来到了一处山谷。山谷里树木茂盛,溪水潺潺,空气清新,和外面的荒凉景象截然不同。

“李师傅,您看这里的土壤,颜色是不是有点发红?”王老栓指着地面上的土壤,兴奋地说。

李铮低头一看,发现这里的土壤果然呈现出淡淡的红色,而且土壤中还夹杂着一些细小的黑色颗粒。他立刻蹲下身,用手抓起一把土壤,仔细观察起来。然后,他又拿出地质锤,在附近的岩石上敲了几下,发现这些岩石的颜色比之前看到的玄武岩要深,而且用磁铁一吸,竟然有微弱的磁性。

“有戏!”李铮的心里一阵激动,他拿出地质锤,在一块较大的岩石上敲下一小块,然后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岩石的结构。岩石的断面上呈现出金属光泽,而且磁性比之前更强了。他兴奋地对王老栓和栓柱说:“大爷,栓柱,咱们找到铁矿了!虽然看起来品位可能不高,但确实是铁矿!”

王老栓和栓柱听到这个消息,也都兴奋地欢呼起来。栓柱更是激动地说:“太好了!有了铁矿,咱们就能自己造钢材,再也不用依赖从敌占区采购了!”

李铮没有被兴奋冲昏头脑,他知道,仅仅发现铁矿还不够,还需要确定铁矿的储量和品位,同时还要寻找煤矿,因为冶炼钢铁需要大量的煤炭作为燃料。他对两人说:“咱们先在这里做个标记,然后再往山谷里面走一走,看看有没有更多的铁矿,顺便找找有没有煤矿。”

三人继续往山谷深处走,越往里面走,岩石的磁性越强,土壤的红色也越明显。他们还在一处山坡上发现了一层黑色的岩层,用手一摸,手上沾满了黑色的粉末,而且能闻到一股淡淡的煤气味。

“李师傅,这是不是就是煤矿啊?”栓柱指着黑色的岩层,激动地问道。

李铮走过去,用地质锤敲下一小块黑色的岩石,放在手里掂量了一下,然后用打火机点燃。黑色岩石很快就燃烧起来,发出蓝色的火焰,还冒出了黑色的烟雾,并且散发出浓郁的煤气味。

“是煤矿!而且看起来煤质还不错!”李铮兴奋地喊道。他没想到,在这个山谷里,竟然同时发现了铁矿和煤矿,这简直是天大的好消息。

三人在山谷里又勘探了一个多小时,大致确定了铁矿和煤矿的分布范围。虽然铁矿的品位不算高,煤矿的储量也不算大,但对于兵工厂目前的需求来说,已经足够了。有了铁矿和煤矿,他们就可以建立自己的冶炼设施,生产出粗钢,从而解决原材料供应的问题。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山谷里,给整个山谷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三人背着采集到的矿石样本,沿着山路往回走。虽然走了一天的路,身体疲惫不堪,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回到作坊后,李铮立刻召集了核心成员,展示了采集到的铁矿和煤矿样本。当大家看到这些矿石样本时,都兴奋不已。王铁锤拿起一块铁矿样本,用手掂量着,激动地说:“李师傅,有了这些矿石,咱们就能自己建冶炼炉,自己造钢材了!以后再也不用看小鬼子的脸色,担心原材料供应不上了!”

李铮点了点头,语气坚定地说:“没错!接下来,咱们分两步走。第一步,先组织人手,在山谷里建立一个简易的采矿点,开始开采铁矿和煤矿;第二步,我会参考系统提供的基础冶炼知识,设计一个简易的土法冶炼炉,争取尽快生产出合格的粗钢。只要能把冶炼炉立起来、采矿点转起来,咱们作坊的原材料困境就能彻底破局!”李铮的声音在作坊的小木屋里格外响亮,昏黄的煤油灯把众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映在满是工具痕迹的土墙上,每一道影子都透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

第二天一早,张大山就从部队抽调了十名身强力壮的战士,加上作坊里抽调的五名年轻工人,组成了临时采矿队。刘满仓主动请缨带队,他扛着一把开山斧,腰里别着匕首,站在队伍前嗓门洪亮:“都把家伙什带齐了!山里路不好走,每人多带两双草鞋,午饭我让炊事班提前蒸了窝头,咱们争取今天就把采矿点的棚子搭起来!”

王老栓和栓柱也早早地候在山脚下,手里还领着三个同村的老乡,每人背上都背着一捆晒干的茅草和几根粗木杆。“李师傅,山里潮气重,先搭个棚子遮风挡雨,不然晚上守矿的人得冻坏。”王老栓拍了拍背上的茅草,“我们还带了些晒干的艾草,晚上点着能驱蚊子,还能稍微暖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