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格物新章(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汉末烽烟,特种兵王的争霸之路》最新章节。

天启二十五年,三月。建安城西的格物院深处传来一声沉闷的巨响,随即是工匠们兴奋的呼喊。

曹植正在巡视新建的冶金坊,闻声快步走去,只见兵器监李胜满脸烟尘,手中捧着一块泛着青灰色光泽的金属。

"王爷,成了!"李胜声音激动得发颤,"按照奇穆匠人的配方,加入少量砷矿,青铜硬度提升五成,韧性更胜往昔!

曹植接过这块"砷青铜",手指轻弹,其声清越。他拔出佩剑用力劈下,只见青铜块上只留下一道浅痕,而剑刃却崩开一个缺口。

"好!"曹植眼中闪过惊喜,"立即量产,优先装备水师弩箭。"

这是格物院成立以来最重要的突破之一。自天启二十三年与罗马签订和约以来,曹植深知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他下令格物院集中力量,在三个方面寻求突破:材料、武器、航海。

材料科成为格物院最繁忙的部门。来自玛雅的树胶被用于防水处理,印加的草筋编织成更轻便坚韧的铠甲内衬,而奇穆的青铜配方经过改良后,性能已不逊于罗马的钢铁。

与此同时,武器科的进展更是惊人。

"王爷请看,"刘晔展示着新制成的复合弓,"用本地黑檀木为胎,牛筋为弦,再涂上特制的树漆,射程可达二百步,在潮湿环境下也不会变形。"

在城外的试验场,一架改良后的三弓床弩正在进行测试。这架被称为"破阵弩"的巨弩,吸收了罗马扭力弩炮的设计理念,改用三张复合弓并联,射程高达八百步。

"装填!"都尉一声令下,四名士兵转动绞盘,将特制的重型弩箭安置在滑槽内。

"放!"

只听"嗡"的一声巨响,弩箭破空而去,瞬间命中三百步外的包铁木盾。厚重的盾牌应声碎裂,弩箭余势未消,深深扎进后方的土墙。

"好!"随行观摩的曹仁忍不住喝彩,"有此利器,何惧罗马方阵!"

然而最让曹植关心的,还是水师的革新。

周循在船厂展示新下水的"镇海级"改进型战舰。这艘船融合了汉式楼船的稳定性与土着独木舟的灵活性,更借鉴了罗马战舰的撞角设计。

"船体采用新研制的防水胶密封,舱室按照水密隔舱设计。"周循详细介绍,"最重要的是,我们在船首安装了两架小型破阵弩,可以在接舷前进行远程打击。”

但格物院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五月,一场意外差点让数年的心血付诸东流。几个年轻工匠在试验新的炼钢炉时,不慎引发火灾,烧毁了半个冶金工坊。更严重的是,三名参与砷青铜研制的奇穆工匠在事故中丧生。

"王爷,此事都怪臣监管不力。"李胜跪地请罪。

曹植扶起他:"探索新知,岂能没有代价?重要的是吸取教训。"

他亲自为殉职工匠主持葬礼,厚恤其家属,并下令重建工坊时采用更严格的防火措施。这个举动深深感动了在格物院工作的各族工匠。

"汉人王爷不把我们当外人。"一个玛雅天文学家在日记中写道,"这里的研究不分族裔,只论才智。"

七月,格物院迎来又一个重大突破。

一直在研究土着草药的医官,从一种名为"金鸡纳"的树皮中提取出治疗发热的特效药。这药很快在军中推广,大大降低了士卒因热带疾病造成的非战斗减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