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伏牛问策(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汉末烽烟,特种兵王的争霸之路》最新章节。

徐庶苦笑道:“果然瞒不过孔明兄。实不相瞒,荆州如今面临重大抉择,主公特派我来请教孔明兄的意见。”

诸葛亮羽扇轻摇,他原以为王韧是想招揽他,却是来问策。以王韧的智慧都弄不明白,那绝对是难题了。他不动声色地道:“愿闻其详。”

徐庶于是将荆州面临的局势娓娓道来——甘宁平定交州,孙权联合曹操来攻,曹操实则欲灭江东,王韧面临联曹灭吴还是联吴抗曹的两难抉择。

“如今曹操派荀攸为使,提出联合灭吴,瓜分江东之议。而就在我来之前,又得到消息,孙权又秘密派顾雍向曹操求和。”徐庶双手一摊,道:“主公特命我来请教孔明兄。”

诸葛亮听完,沉默良久。屋子里只有茶壶中水沸的咕嘟声和刘禅在后屋轻轻的翻书声。

“元直以为,楚侯其人如何?”诸葛亮突然问道,他想听听徐庶对王韧的评价。

徐庶一怔,随即正色道:“主公胸怀天下,礼贤下士,体恤百姓,虽出身不高,却有雄主之姿。”

诸葛亮点点头:“比之孙仲谋如何?”

“孙权守成有余,进取不足,且反复无常。”徐庶直言不讳。

“比之曹孟德又如何?”

徐庶沉吟片刻,道:“曹操雄才大略,但多疑残暴,杀戮过重。主公根基不如曹操,但智慧如渊,且深得民心,胜过曹操。”

诸葛亮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山峦,说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自黄巾乱后,群雄并起,民不聊生。如今能一统天下者,不过曹操、孙权、王韧三人而已。”

“三足鼎立,方能制衡。若曹操灭孙权,下一个必是荆州;若楚侯联曹操灭孙权,亦是自取灭亡之道。”

“那依孔明兄之见,主公当如何?”徐庶急切地问。

诸葛亮羽扇轻摇:“救孙权。”

“救孙权?”徐庶愕然,“可孙权屡次背盟……”

“非为救孙权,实为自救。”诸葛亮解释道,“孙权若灭,曹操独大,荆州危矣。不如暗中助孙权抵抗曹操,使二者相持不下,楚侯则可趁机巩固荆州、交州,积蓄力量,待时而动。”

徐庶若有所思:“这与贾文和‘驱虎吞狼’之计有异曲同工之妙。”

诸葛亮微微一笑:“文和之才,亮素来钦佩。不过此计关键在于度的把握——既不能让曹操速胜,也不能让孙权反败为胜,必须使二者长期相持。”

“具体该如何操作?”徐庶追问。

诸葛亮从案几上取出一张地图,在两人之间展开,说出了自己的建议。

最后诸葛亮又补充道:“最重要的是,要确保长江水道的控制权。甘宁水军精锐,必要时可切断曹操的补给线。”

徐庶连连点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孔明兄此计大妙!我即刻返回荆州,禀报主公。”

诸葛亮却按住徐庶的手:“元直且慢。我还有一言,请转告楚侯。”

徐庶热切地看着诸葛亮道:“孔明请讲。”

“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诸葛亮神色肃穆,“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策。”

徐庶郑重地点头:“庶必当转达。”

诸葛亮起身从书架上取下一个锦囊,交给徐庶,郑重说道:“若楚侯面临重大抉择而难以决断时,可打开此锦囊。”

徐庶双手接过,感觉锦囊中似有一块硬物,但不知是何物。他小心地收入怀中,起身告辞。

诸葛亮送徐庶到门外。夕阳西下,山间雾气渐起,远处的山峰如黛。

“孔明兄,”徐庶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你难道真要在此隐居一世?以兄之才……”

诸葛亮望着远山,淡然一笑:“时机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