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大军西征(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老李,你想屁吃了!》最新章节。

低沉而苍凉的牛角号声,如同沉睡巨兽的咆哮,再次响彻灞桥原野,一声急过一声,这是大军开拔的最后号令!空气中弥漫的离愁别绪,瞬间被这战争的号角驱散,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铁血气息。

端坐于马上的侯君集闻声,猛地拔出腰间那柄伴随他征战多年的镶金玉具剑,寒光一闪,剑锋斜指西方落日方向,声如雷霆,震动四野:“大军开拔!目标——高昌!出发!”

令下如山倒!庞大的军队如同缓缓苏醒的钢铁巨兽,开始发出震天的声响,蠕动起来。步卒们迈着整齐而沉重的步伐,踏起漫天烟尘,甲叶碰撞之声哗啦作响,如同死亡的韵律;

骑兵们催动战马,形成一道道洪流,马蹄声如奔雷,撼动大地;无数的车仗辎重车辆发出吱吱呀呀的呻吟,汇入这滚滚洪流。一股混合着泥土腥气、钢铁冰冷、汗水咸涩以及一丝悲壮的洪流,开始坚定不移地向着遥远的西方涌动、推进。

杜远最后深深地望了一眼泪眼朦胧、拼命挥手的家人,对身旁目光凝重的李渊重重地点了点头,牙关一咬,毅然决然地翻身跃上马背,汇入了这无边无际的滚滚铁流之中。

秦怀道率领的百人亲卫队,则如同滴水入海,动作迅捷而整齐,悄无声息地融入了杜远所在的部曲行列,形成一个看似松散实则严密的保护圈,将他牢牢护在中心。

队伍离开长安,最初的几日,尚能沿着官道,见到阡陌纵横、麦田青绿、村庄星罗棋布的繁华景象。驿道两旁,甚至还有好奇的孩童和百姓驻足观望。

但大军越是向西行进,人烟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稀少起来,天地间的景色也愈发变得原始而苍凉。

渡过奔腾浑浊的黄河,穿越险峻崎岖的陇山古道,正式踏入河西走廊的地界,仿佛一瞬间踏入了另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放眼望去,不再是关中平原的郁郁葱葱与生机勃勃,而是充斥着无垠的、令人心悸的土黄色。

广袤无边的戈壁滩上,粗粝的砾石遍布,反射着刺眼的日光,只有一簇簇耐旱的、带着尖刺的骆驼刺和已然枯黄的芨芨草,在干燥酷热、永不停歇的“白毛风”中顽强地颤抖、挺立。

远方的山峦如黛,却多是寸草不生的秃岭荒丘,呈现出一种冷酷而坚硬的棱角线条,沉默地矗立于天地之间。

狂风毫无征兆地起时,便是飞沙走石,黄沙漫天,如同黄色的幕布遮蔽了天日,打得人脸颊生疼,眼睛都难以睁开,呼吸间满是尘土的气息。

队伍只能在风沙中眯着眼,压低身体,艰难地摸索前行,旌旗被狂风撕扯得猎猎作响,仿佛下一刻就要被彻底撕裂。

白日的烈日如同巨大的火炉,无情地炙烤着这片毫无遮蔽的大地,空气中弥漫着焦灼的、令人窒息的热浪,士兵们身上的甲胄很快变得滚烫,汗水刚刚渗出皮肤,瞬间就被蒸发殆尽,只留下一层白花花的盐渍;

而一旦那轮酷热的太阳沉入地平线,气温便骤然直线下降,刺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涌来,如同瞬间从炼狱跌入冰窖,士兵们不得不紧紧依靠在一起,点燃宝贵的篝火,汲取那一点点可怜的温暖。

沿途偶尔能见到一些废弃的烽燧和古城的残垣断壁,它们孤寂地矗立在荒原之上,像死去的巨兽骨骸,断壁残垣无声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丝路曾经的繁华以及战争永恒的残酷。

水源在这里变得比黄金还要珍贵,每一口几近干涸的井,每一处细小的泉眼,都需派重兵日夜把守,引发冲突甚至血案也并非不可能。

常常需要艰难行走数日,人马俱疲之际,才能在天际线看到一个小小的、依靠着一点点绿色顽强存在的驿站或军镇,看到些许稀稀落落的人烟,给这支疲惫的队伍带来一丝渺茫的慰藉。

在这片浩瀚、严酷而沉默的天地间,数万人的大军也显得如此渺小,如同在无垠沙海中艰难爬行的蝼蚁。

孤独、疲惫、干渴、以及对未知前路的隐隐担忧,开始如同无声的瘟疫般,在许多初次出征的新兵与民夫心中悄然蔓延。

唯有中军那杆始终高高飘扬、代表着统帅侯君集与大唐意志的帅旗,以及队伍中那些神情冷漠、严格执行命令的沙场老兵,还在顽强地维系着这支庞大军队的秩序与即将被磨灭的士气。

杜远骑在马上,口鼻蒙着布巾,看着这与他所熟悉的杜家村绿意盎然、长安城繁华似锦截然不同的、充满死寂与压迫感的荒凉景象,心中亦是感慨万千,五味杂陈。

他知道,眼前这无尽的戈壁风沙,仅仅只是开始,更加严峻、更加残酷的考验,还在那风沙弥漫的西域更深处,在那座名为高昌的城池之下,静静地等待着他们。

他下意识地紧了紧身上那件略显单薄的衣袍,目光越过茫茫戈壁,投向西方那轮即将沉没的、血色落日之下的无尽地平线,眼神在经历最初的震撼后,逐渐变得如身旁砾石般坚定,如远山棱角般锐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