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杜远七步成诗惊四座(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老李,你想屁吃了!》最新章节。

就在杜远被这真实而喧嚣的长安城冲击得思绪万千,琢磨着怎么改变现状时。前方一阵更大的喧哗吸引了他的注意。

只见一栋气派的三层酒楼门前,人头攒动,围得水泄不通。酒楼门楣上挂着鎏金匾额——“英雄楼”。楼前搭起了一个小台子,一个掌柜模样的人正在上面敲着锣,大声吆喝着什么。

“爷爷,那边干嘛呢?”杜远好奇地踮起脚。

杜老汉伸长脖子看了看:“哦,英雄楼啊,长安城数得着的大酒楼。估计又是搞什么诗会词赛吧,这些文人就爱搞这个。”

诗会?杜远眼睛一亮,拉着爷爷就往人堆里挤。挤到前面,果然看到台子旁边立着一块大木牌,上面贴着一张告示,大意是:英雄楼年终盛典,特举办诗词大赛,以“边塞”为题,现场作诗(或念出旧作,但需未曾广为流传者),由店内几位有名的文人清客评判,夺魁者赏——贯铜钱!

“一贯钱?!”杜远倒吸一口凉气。他虽然对唐朝货币购买力没精确概念,但根据爷爷平时念叨,一文钱一个馒头,三十文一斤盐,这一贯钱就是一千文!足够买三百多斤盐,或者两百尺布!这绝对是一笔巨款!够给村里添置好多铁器,或者买好几头猪崽了!

财帛动人心,尤其是怀揣着带领全村致富梦想的杜远的心。

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小身子一挺就要往前冲:“爷爷!我要参加!”

杜老汉吓了一跳,一把拽住他:“哎哟我的小祖宗!你凑什么热闹!那是文人老爷们干的事!你会作啥诗?快别去丢人了!咱赶紧买年货去!”

“我会!我真的会!”杜远急道,“河神教过我!题目是边塞对吧?我有!绝对能行!爷爷,一贯钱啊!能买多少东西?够咱们村用好久了!”

“河神还教作诗?”杜老汉一脸不信,“那也不能去!万一作不好,被人笑话!再说,那钱是那么好拿的?”

“保证不丢人!保证能拿钱!”杜远使出杀手锏,抱着爷爷的胳膊摇晃,压低声音,“爷爷,您想想红薯,想想玉米,想想曲辕犁!河神教的东西,什么时候差过?”

这话戳中了杜老汉的死穴。是啊,孙子身上的神奇事还少吗?万一……万一河神真教了呢?那一贯钱诱惑力实在太大了!

看着孙子自信满满(实则心里盘算着抄袭大计)的小脸,再看看那诱人的赏格,杜老汉一咬牙一跺脚:“行!你去!不过说好了,不行咱就赶紧溜!”

“放心吧爷爷!”杜远咧嘴一笑,整了整身上那件最好的(依然带着补丁)棉布袄子,昂首挺胸地就朝着报名处走去。

负责登记的小二看着个半大孩子过来,愣了一下:“小郎君,我们这是诗词大赛,不是猜谜耍猴。”

周围人也发出哄笑。

杜远面不改色,小手一拍桌子(差点没够着):“就是来作诗的!边塞诗,对吧?题目拿来吧,你!”

他这副小大人的模样倒是把众人唬了一下。掌柜的觉得有趣,便让他报了名。

很快,轮到杜远上台。一个十岁的农家娃娃站在一群长衫文人中间,显得格外扎眼。台下议论纷纷,都等着看笑话。杜老汉在人群里紧张得手心冒汗。

评委席上一个老学究捋着胡子,带着调侃问道:“小娃娃,你也懂边塞?可知边塞风沙苦寒,将士征战之苦?”

杜远清了清嗓子,努力让自己显得镇定。心中默念:王昌龄王大师,对不住您了,借您大作一用,都是为了社会主义建设……呃,大唐乡村建设,额,不知道这时候王大师出生了没有,懒得去想了!

他抬起头,目光(努力做出)深邃,望向远方(其实是对着英雄楼的牌匾),用还带着童稚却异常清晰的声音,朗声吟诵道: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