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前蜀之役(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最新章节。

李存信派来的眼线(名为张谦,实则是李存信的亲信)立刻开口:“赵先锋,这古道早就荒废了,说不定有蜀军埋伏,万一出了差错,我们连退路都没了!”

赵烈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张将军若是怕了,可以留在关前,臣带敢死队去。”

郭崇韬也开口:“赵先锋说得对,硬攻不如奇袭。张谦,你带一队人在关前佯攻,务必吸引蜀军的注意力;赵烈,你带五千敢死队走阴平古道,我会派斥候跟你联络;存孝,你带骑兵在关后十里外埋伏,等赵烈得手,就立刻冲进去。”

张谦还想反驳,却被郭崇韬的眼神逼了回去,只能悻悻领命。

当天下午,赵烈带着五千敢死队,跟着当地向导,往阴平古道出发。古道果然荒废已久,路面布满荆棘,有的地方甚至需要用斧头劈开树木才能通行。向导边走边说:“将军,这古道有二十多里,最险的地方叫‘一线天’,只能容一人通过,下面就是万丈深渊,可得小心。”

赵烈点点头,让士兵们把长兵器收起来,只带短刀和火把,又派斥候在前面探路。走了大概五个时辰,终于到了“一线天”——两侧的悬崖像被刀劈开一样,中间只有一条窄窄的小路,风吹过峡谷,发出“呜呜”的响声,让人头皮发麻。

“都跟紧点!别掉队!”赵烈走在最前面,手里的“定国”剑劈开挡路的荆棘,“注意脚下,别踩空!”

士兵们一个个紧跟着,不敢说话,只有脚步声和呼吸声。走到峡谷中间时,突然听见上面传来“轰隆隆”的响声——是蜀军的滚石!

“快躲!”赵烈大喊一声,拉着身边的士兵躲到岩石后面。滚石从悬崖上滚下来,砸在小路上,火星四溅,有几个士兵反应慢了,被滚石砸中,惨叫着坠下深渊。

“是蜀军的巡逻队!”斥候跑回来,脸色苍白,“上面有十几个蜀军,正往下面扔滚石!”

赵烈握紧剑,眼神变得锐利:“周勇,你带一队人从左侧的藤蔓爬上去,解决他们;其他人跟我继续走,不能耽误时间!”

周勇领命,带着五十个士兵,像壁虎一样顺着藤蔓往上爬。没过多久,上面就传来惨叫声,滚石也停了。周勇探出头,对着下面大喊:“指挥使,解决了!快上来!”

赵烈松了口气,带着士兵们继续往前走。又走了三个时辰,终于走出阴平古道,眼前豁然开朗——剑门关的后关就在不远处,守军只有几百人,还在打盹。

“行动!”赵烈低喝一声,敢死队像猛虎般冲出去。蜀军守军根本没料到唐军会从后面来,顿时乱作一团,有的扔下武器逃跑,有的跪地投降。赵烈带着人冲向后关的城门,一刀砍断铁锁,将唐军的杏黄旗插在了城楼上。

“点火!”他下令,士兵们点燃火把,高高举起——这是给郭崇韬的信号。

关前的郭崇韬看到火把,立刻下令:“进攻!”唐军像潮水般冲向剑门关,李存孝的骑兵也从关后杀来。王宗弼看着前后夹击的唐军,知道大势已去,只能带着残兵往成都方向逃跑。

剑门关终于被拿下!赵烈站在关楼上,看着唐军欢呼的场景,身上的甲胄已被汗水和血污浸透,却一点也不觉得累——他知道,拿下剑门关,就等于打开了前蜀的大门,成都已近在眼前。

郭崇韬走上关楼,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小子,不愧是大唐的先锋!若不是你献策走阴平古道,我们还不知道要在关前耗多久。”

赵烈躬身道:“都是监军指挥得好,还有弟兄们拼命,臣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就在这时,斥候匆匆跑来,脸色难看:“监军,先锋,洛阳传来急报——李存信在洛阳调整禁军部署,把您的亲信都调离了大营,还让周匝在陛下面前说您‘拥兵自重’,陛下已经派使者来蜀地,要查先锋营的粮草账目!”

赵烈和郭崇韬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担忧。李存信果然动手了!郭崇韬握紧拳头:“别管他们,我们先拿下成都,生擒王衍!只要有战功在身,他们就动不了我们!”

赵烈点头,目光望向成都的方向——那里不仅有前蜀的后主王衍,还有更艰巨的战斗在等着他。他摸了摸怀里的《武经总要》残卷,又握紧了“定国”剑,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尽快平定前蜀,早日回洛阳,揭穿李存信和周匝的阴谋,护住大唐的复兴希望。

当晚,唐军在剑门关举行庆功宴。士兵们围着篝火,喝着酒,唱着歌,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赵烈坐在角落,却没什么兴致——他知道,这只是伐蜀之战的第一步,后方的暗箭,比前蜀的军队更可怕。周勇走过来,递给他一碗酒:“指挥使,别担心,我们跟着您打了这么多仗,就算李存信搞事,我们也能护住您!”

赵烈接过酒,喝了一口,辛辣的酒液滑过喉咙,却让他心里更清醒:“周勇,我们不仅要护住自己,还要护住大唐的江山。等平定前蜀,我们救回洛阳,让那些搞阴谋的人,付出代价!”

夜色渐深,剑门关的篝火渐渐熄灭,只有巡逻的士兵还在来回走动。赵烈站在关楼上,望着北方的星空——那里是洛阳的方向,也是他牵挂的地方。他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已在洛阳悄然酝酿,而他,必须尽快结束伐蜀之战,回去面对这场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