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渔乡诡影与码头惊魂(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民国津门暗刃》最新章节。

渔屋的木窗棂外,天刚蒙蒙亮,带着咸腥味的江风穿过窗缝钻进来,卷起地面上的几片干草。苏晓棠是被一阵轻微的“吱呀”声惊醒的,她猛地睁开眼,手下意识地摸向枕下——那支勃朗宁手枪正安静地躺在那里,冰凉的触感让她瞬间清醒。

她没有立刻起身,而是屏住呼吸,侧耳倾听着屋外的动静。火堆已经燃尽,只剩下一堆灰白色的灰烬,屋内光线昏暗,只能隐约看到沈青蜷缩在墙角的草堆上,呼吸均匀,似乎还在熟睡。昨夜那张“白鹭”留下的纸条,此刻正被她贴身藏在衬衣内袋里,隔着一层布料,依旧能感受到纸张的粗糙质感,就像此刻她的心绪,杂乱而沉重。

“影子是叛徒,老陈牺牲了……”苏晓棠在心里默念着这两个消息,指尖不自觉地攥紧。她想起在津门时,“影子”曾多次在危急关头为她解围,那双总是带着温和笑意的眼睛,此刻想来竟透着几分虚伪的寒凉。而老陈同志,那个在上海“三福”茶馆里,用沙哑嗓音叮嘱她“保管好‘龙印’,比性命还重要”的老人,如今已魂归故里,连一句告别都未曾留下。

屋外的“吱呀”声又响了起来,这次更近了,像是有人正在推开渔屋的木门。苏晓棠迅速从草堆上爬起来,脚步放得极轻,几乎没有发出一点声响。她走到沈青身边,用手指轻轻戳了戳他的肩膀,沈青猛地睁开眼,眼神瞬间变得锐利,看到是苏晓棠后,才缓缓放松下来,用口型无声地问:“怎么了?”

苏晓棠朝着门口努了努嘴,压低声音:“有人来了。”

两人刚做好戒备,木门就被“吱呀”一声推开了。李大海端着一个木盆走了进来,盆里放着两碗热气腾腾的米粥和几个白面馒头,看到苏晓棠和沈青都醒着,他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说:“两位同志醒啦?正好,我刚煮好的米粥,快趁热吃点,垫垫肚子。”

苏晓棠看着李大海脸上淳朴的笑容,心里的警惕并没有完全放下。经历了佐藤一郎的伪装和“白鹭”的纸条疑云,她现在对任何人都不敢轻易信任。她朝着李大海点了点头,说道:“李大哥,麻烦你了。”

李大海把木盆放在桌子上,摆好碗筷:“客气啥,都是中国人,互相帮衬是应该的。对了,我刚才去村里的码头打听了一下,今天上午有一艘去镇江的货船,我们可以先坐船去镇江,然后从镇江转道去南京。镇江离南京近,路上也相对安全一些。”

沈青拿起一个馒头,咬了一口,慢慢咀嚼着:“李大哥,麻烦你费心了。只是不知道那艘货船愿不愿意带我们?我们现在这个样子,怕是会引起别人的怀疑。”他一边说,一边指了指自己和苏晓棠身上依旧有些潮湿的衣服——昨夜跳江时,他们的行李都落在了“江顺号”上,如今身上穿的还是李大海找给他们的旧衣服,虽然干净,但一看就不是商人或学生的打扮。

李大海摆了摆手:“放心吧,那艘货船的船老大是我的老熟人,姓王,为人仗义,只要我跟他说一声,他肯定愿意帮忙。而且货船上人多,你们混在船员里,不容易被发现。”

苏晓棠端起米粥,轻轻抿了一口,温热的米粥顺着喉咙滑下去,暖了胃,也让她稍微放松了一些。她看着李大海,问道:“李大哥,那我们什么时候出发去码头?”

“吃完早饭就走。”李大海说,“货船上午十点开船,我们得提前过去,跟王船老大道个谢,顺便帮着做点杂活,也显得我们不是白坐船。”

三人快速吃完早饭,李大海收拾好碗筷,又从屋里拿出两个草帽和两件粗布短褂,递给苏晓棠和沈青:“戴上这个,路上能挡挡太阳,也能遮遮脸,免得被人认出来。”

苏晓棠接过草帽,戴在头上,帽檐压得很低,遮住了她大半张脸。她看了一眼沈青,沈青也会意地点了点头,两人一前一后跟着李大海走出了渔屋。

小渔村笼罩在清晨的薄雾中,空气中弥漫着鱼腥味和泥土的芬芳。村里的渔民们已经开始忙碌起来,有的在修补渔网,有的在整理渔船,还有的在码头边叫卖着刚打捞上来的鲜鱼,一片热闹景象。

李大海带着苏晓棠和沈青沿着村中的小路朝着码头走去,路上遇到几个相熟的渔民,都热情地跟李大海打招呼。

“大海,这是要出船啊?”一个正在修补渔网的中年男人笑着问道。

“不是,送两个朋友去镇江。”李大海笑着回应,脚步没有丝毫停顿。

苏晓棠低着头,眼睛却在快速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小渔村的布局很简单,几条纵横交错的小路通向码头,路边是一座座简陋的渔屋,看起来并没有异常。但她总觉得心里有些不安,就像有一双眼睛在暗处盯着他们,让她浑身不自在。

她悄悄碰了碰沈青的胳膊,用口型无声地说:“小心点。”

沈青点了点头,手悄悄放在了腰间——那里藏着一把从李大海家找到的柴刀,虽然不是什么利器,但在危急时刻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很快,三人就来到了码头。码头不大,停靠着十几艘大小不一的渔船和货船,岸边堆满了渔网和木箱,几个搬运工正扛着货物往货船上搬。李大海朝着一艘挂着“王”字旗号的货船指了指,说道:“那就是王船老总的船,我们过去吧。”

就在这时,苏晓棠的目光突然被码头角落里的一个身影吸引住了。那个身影穿着一件黑色的短褂,戴着一顶旧帽子,正背对着他们,和一个渔民说着什么。虽然看不清他的脸,但苏晓棠总觉得那个背影有些熟悉,尤其是他抬手摸帽子的动作,像极了在“同福里”门口见过的一个特高课便衣!

苏晓棠心里咯噔一下,她立刻停下脚步,压低声音对李大海和沈青说:“等一下,码头里有问题。”

李大海和沈青都愣住了,李大海疑惑地问:“怎么了?有什么问题?”

苏晓棠朝着那个黑色短褂的身影努了努嘴:“看到那个穿黑褂子的人了吗?他的动作很可疑,像是特高课的便衣。”

沈青顺着苏晓棠指的方向看去,仔细观察了一会儿,皱起眉:“确实有点不对劲。他一直在东张西望,像是在找人。”

李大海也紧张起来:“不会吧?这小渔村平时很少有外人来,怎么会有特高课的人?”

苏晓棠摇了摇头:“不知道。但我们不能冒险,万一他真的是特高课的人,我们一靠近货船,就会被他发现。”

就在这时,那个穿黑褂子的人突然转过了头,朝着苏晓棠他们的方向看了过来。苏晓棠立刻拉着李大海和沈青躲到了一个木箱后面,屏住呼吸,不敢出声。

透过木箱的缝隙,苏晓棠看到那个穿黑褂子的人果然是特高课的便衣!她在“同福里”的时候,曾远远地见过他一面,当时他正跟着佐藤一郎一起踹王大爷家的门。没想到他竟然追到了这里!

“怎么办?”沈青压低声音问,“他好像已经注意到我们这边了。”

苏晓棠快速思考着:“现在走肯定来不及了,他已经看到我们了。李大哥,你对码头熟悉,有没有其他的小路可以离开这里?”

李大海想了想,说道:“有是有,码头后面有一条小路,可以通到村后的山林里。但那条路很窄,而且长满了杂草,不好走。”

“不管好不好走,我们都得走!”苏晓棠坚定地说,“再晚一点,我们就走不了了。”

三人立刻朝着码头后面的小路跑去。刚跑了没几步,就听到身后传来那个黑褂子便衣的大喊声:“站住!不许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