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太极殿的威压(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从胡椒到蒸汽机的大唐传奇》最新章节。
太极殿的金砖被无数双脚打磨得光滑如镜,李杰的粗布鞋踩在上面,发出轻微的 “沙沙” 声,在空旷的大殿里格外刺耳。他低着头,视线却不由自主地被脚下的砖块吸引 —— 这些金砖是用苏州特有的澄泥烧制而成,敲之有金石之声,每块价值一两白银,此刻却像一面面小镜子,映出他狼狈的身影:破烂的粗布短打,手腕上还残留着铁索勒出的红痕,脸颊上的污泥虽被擦拭过,却仍留下几道深色的印记。
殿内静得能听到烛火跳动的噼啪声。两侧的文臣武将排成两列,像两排沉默的雕像。他们的目光像无数根细针,扎在李杰身上,有敌视,有好奇,有审视,还有毫不掩饰的杀意。李杰的后背渐渐渗出冷汗,下意识地挺直了脊梁 —— 农科院的辩论赛上,他最擅长在压力下保持冷静,此刻这本领成了保命的关键。
他的目光飞快扫过左侧的文臣队列。长孙无忌站在最前面,一身紫色官袍,白须在胸前微微晃动,眼神却像淬了冰的匕首,死死盯着李杰的手腕,那里正是铁索留下的红痕。房玄龄站在稍后的位置,青色襕衫的袖子被风吹得微动,手指无意识地捻着胡须,神色难测,仿佛在盘算着什么。还有几个老臣,脸上带着痛心疾首的表情,显然还在为李建成的死而唏嘘。
右侧的武将队列更是杀气腾腾。尉迟恭站在最前列,黑脸上的横肉因愤怒而抽搐,腰间的马槊还没卸下,槊尖的寒光在烛火下闪烁,眼神像要将李杰生吞活剥。秦琼站在他旁边,脸色苍白,似乎旧伤复发,但看向李杰的目光同样带着警惕。这些在史书上叱咤风云的名将,此刻都成了悬在他头顶的利剑。
“罪人李杰,带到!” 通传太监的尖细嗓音划破殿内的寂静。
李杰的脚步顿在殿中,距离龙椅还有三十步的距离。他抬起头,第一次直面那个站在历史转折点上的男人 —— 李世民。
李世民穿着玄色龙袍,袍角的金线绣着五爪金龙,在烛火下泛着暗金色的光泽。但那龙袍似乎还带着未褪的血腥气,领口的位置有一块不易察觉的深色污渍,像极了干涸的血迹。他没有像寻常帝王那样正襟危坐,而是微微侧身靠在龙椅上,右手随意地搭在扶手上,手指轻轻敲击着龙头扶手,发出规律的 “笃笃” 声,每一声都像敲在李杰的心脏上。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既没有愤怒,也没有惊讶,只有一种久经沙场的平静。但那双眼睛却像深不见底的寒潭,仿佛能看穿人心最深处的秘密。当他的目光落在李杰身上时,李杰感觉像被无形的枷锁困住,连呼吸都变得困难。
“抬起头来。” 李世民的声音不高,却带着穿透一切的力量,比金吾卫的厉喝更具威压。
李杰缓缓抬头,迎上那双锐利的眼睛。他的喉咙有些发干,下意识地咽了口唾沫,却听到自己的吞咽声在大殿里格外清晰。
“说,你到底是谁?” 李世民的手指停止了敲击,身体微微前倾,龙袍上的金龙仿佛活了过来,“那空中的影像,是何方妖术?”
殿内的空气瞬间凝固。文臣武将们的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目光齐刷刷地落在李杰身上。尉迟恭的手按在了马槊的握把上,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只要李杰的回答稍有不妥,他恐怕会立刻冲上来。
李杰的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粗布短打的布料紧紧贴在皮肤上,勾勒出脊椎的轮廓。他知道,这句话是生与死的分界线。说自己是穿越者?李世民会认为他在胡言乱语,当场下令处死。说自己是术士?正好坐实 “妖术” 的罪名,同样难逃一死。
他的目光飞快扫过殿外,透过敞开的殿门,能看到远处司农寺的方向,那片瘦弱的粟米田仿佛又出现在眼前。一个念头在脑海中闪过 —— 农桑,他的立身之本。
李杰深吸一口气,右手缓缓探入怀中。这个动作立刻引起了武将们的警惕,秦琼甚至下意识地握住了腰间的剑柄。李杰没有理会他们,指尖在怀里摸索片刻,掏出一个冰凉的金属物件 —— 正是那枚刻着专利号的钛合金种子储存罐。
他将储存罐高高举起,罐身上的 “专利号:20XX0604” 在烛火下清晰可见。“臣李杰,既非妖道,也非术士,” 他的声音虽然有些颤抖,却异常清晰,“只是个懂些农桑的读书人。”
“农桑?” 长孙无忌突然冷笑一声,白须抖动,“一个懂农桑的读书人,能弄出天上的影像?能知晓太子与齐王的行踪?李杰,休要狡辩!”
“长孙大人此言差矣。” 李杰没有回头,目光依旧直视李世民,“知晓农事,未必不能知晓天下事。《泛胜之书》有云,‘农为邦本,本固邦宁’,百姓的衣食住行,田间的收成丰歉,往往比朝堂的争论更能预示天下的走向。”
他顿了顿,握紧手中的储存罐:“至于天上的影像,并非妖术,不过是将未来会发生的事,提前映出来罢了。”
“一派胡言!” 尉迟恭终于忍不住,向前踏出一步,马槊的尖端在地面上划出刺耳的声响,“未来之事岂是凡人能预知的?定是你用妖术勾结太子余党,妄图颠覆朝纲!请殿下下令,将此妖人碎尸万段!”
“尉迟将军稍安勿躁。” 房玄龄突然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李杰既敢说出此言,必有其道理。不如让他说下去,看看他所谓的‘未来之事’,究竟是真是假。”
李世民没有说话,只是看着李杰,眼神里的探究更浓了。他的手指又开始敲击扶手,“笃笃” 声再次在殿内回荡。
李杰的心脏狂跳不止,他知道房玄龄的话是缓兵之计,也是将他推向更深的漩涡。他必须拿出更有说服力的证据,证明自己的 “农桑之术” 确实有过人之处。
“殿下,” 李杰的目光落在李世民龙袍的袖口上,那里绣着几株稻穗,“臣观殿外的农田,粟米长势不佳,土壤板结,肥力不足。若信得过臣,臣愿献上一法,可让亩产增收三成。”
“增收三成?” 户部尚书突然惊呼,他负责掌管全国赋税,深知粮食对大唐的重要性,“此话当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