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全网热搜爆了(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说好的摆烂,粉丝非要我当顶流》最新章节。
“以前是‘你可以不喜欢他,但你必须承认他红’,现在是‘你可以不了解他,但你必须承认他牛逼’!”
……
微博之外,其他平台同样烽烟四起。
知乎: 热榜前五的问题,三个与江城相关。
“如何评价江城在《闪光吧!少年!》中演奏的《十面埋伏》?”回答数已破万,最高赞回答来自一位认证为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的教授,从专业角度进行了长达五千字的剖析,最终结论是“天才横空出世,建议特招入学”。
“江城的出现是否意味着娱乐圈评价体系的改变?”引发了关于流量与实力、人设与真实的大讨论。
“江城‘摆烂’人设与其惊人技艺之间的巨大反差反映了什么社会心理?”甚至有社会学家下场分析。
豆瓣八卦小组: 首页如同江城个人专栏。
各种分析帖、考古帖、拉踩帖、CP帖层出不穷。有人开始逐帧分析江城之前节目里的“摆烂”行为,称之为“强者的余裕”;有人试图扒出他跑龙套时期的所有镜头,称之为“神隐凡尘”;江城的“咸鱼粉”和后援会雏形在这里迅速集结。
短视频平台: 江城的演奏片段被配上各种BGM,有配上战争场面混剪的,有配上沙雕动画的,有外国友人反应视频的……播放量动辄千万。尤其是他最后那句“我饿了”的剪辑,成为了最新的万能表情包。
B站: 音乐区UP主集体狂欢,各种反应视频、技术分析视频、二创音乐视频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甚至游戏区UP主都开始用《十面埋伏》做游戏高燃混剪。
虎扑、贴吧等男性用户为主的社区: 以往对流量明星不屑一顾的直男们,这次也难得地对江城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认可。
“不谈颜值,就这一手琵琶,我服了。”
“这哥们有意思,比那些娘娘唧唧的强多了。”
“当其他练习生在卷生卷死的时候,这位大佬在思考晚上吃什么,境界不一样。”
更让人瞩目的是,一些官方机构、权威媒体的蓝V账号,也开始下场。
某国家级文化类官微转发了江城演奏的片段,配文:“#年轻的力量# 传统并非故纸堆,当千年绝响在年轻指尖复苏,我们看到了文化传承的另一种可能。为这位年轻人点赞!”
共青团中央的微博也转发了相关视频,虽然没有直接点名,但配上了“#文化自信##青年担当#”的标签,其意味不言自明。
几家一线城市的文旅局官微也凑起了热闹,借用《十面埋伏》的意境宣传本地的古迹或文化景点。
这些官方账号的背书,如同给这场狂欢盖上了权威的印章,将江城的热度推向了又一个高峰。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娱乐事件,而是上升到了文化现象和青年榜样的层面。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他所有娱乐新闻的“黯然失色”。
某对明星夫妻离婚的消息,原本能霸榜三天,此刻被挤到了热搜十几名开外,讨论度锐减。
某顶流新剧开播的宣传,砸了重金营销,此刻在江城的热度面前,如同石沉大海。
就连《闪光吧!少年!》节目本身和其他表现同样不错的练习生,如王撕聪的钢琴、某舞担的惊艳表演,也完全被江城一个人的光芒所覆盖。所有的讨论,最终都会绕回到江城身上。
娱乐圈,仿佛在这一夜,被一个“摆烂”的练习生,用一种极其霸道的方式,强行划分出了“江城”和“其他”两个阵营。
网络世界沸反盈天,而处于风暴绝对中心的江城,对此却一无所知,或者说,毫不在意。
他睡得很沉。
宿舍的窗帘隔绝了外界的灯火,也隔绝了那虚拟世界为他而燃起的漫天烟花。
他做了一个梦,梦里不是在舞台上弹琵琶,也不是在食堂吃饭,而是在忘忧谷那个安静的午后,张老爷子眯着眼,在院子里打盹,他坐在门槛上,看着远山如黛,手里无意识地拨弄着一根不知名的草茎。
没有聚光灯,没有摄像头,没有赞誉,也没有质疑。
只有风吹过山谷的的声音,和阳光晒在身上的暖意。
那才是他喜欢的,安静而自在的生活。
至于那全网爆炸的热搜,那无数为他疯狂的言论,那将他捧上神坛又或是仍在质疑的声音……
都不过是另一个世界的喧嚣。
与他无关。
他翻了个身,继续沉沉睡去。
明天,又是需要思考“吃什么”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