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期货天才:传奇人生》最新章节。

啪。

黑子落在天元。

声音不大,却像一记重锤,砸在办公室里每个人的心口上。

所有人都愣住了。

马超的嘴巴张成了“O”型,他看看棋盘,又看看陆寒,脸上的表情混杂着茫然、崇拜和一种“我虽然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的复杂情绪。

“陆总……天元是啥?咱们……咱们是买中间那个价位吗?”他憋了半天,终于问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问题。

赵毅扶额,感觉自己的血压正在随着马超的智商一起往下掉。

钱明浑浊的眼睛里却爆出一团精光。他死死盯着那枚落在棋盘正中央的黑子,仿佛看到的不是棋子,而是一面迎风招展,誓不低头的战旗。他懂陆寒的意思。

不守角,不占边,开局直捣黄龙。

这不是求生,这是求战。

“他以为这是他挖的沼泽,我们掉进来就只能被动挨打。”陆寒转过身,声音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他想让我们在他的规则里,在他预设的涨跌方向上,做出一个错误的选择。”

“所以,我们不选。”

陆寒的目光扫过众人,“从现在开始,我们的战场,不在期货市场上。而在他的那张‘私人地图’上。”

他走到巨大的电子沙盘前,那上面是白敬亭经营了几十年的农产品帝国版图。

“他能控制粮商,能影响仓储,能操纵现货。这是他的优势,也是他的命门。这张网太大了,大到他自己都无法时时刻刻盯住每一个角落。”

“赵毅,王浩。”

“在!”两人立刻站直。

“放弃所有技术分析模型。把你们的人分成十个小组,给我盯死这张地图上的每一个关键结点。我要知道冀北盐山县那家‘广源粮油’现在每天的用电量是多少,他们的运输车队今天跑了几趟长途,拉的是什么货。我要知道仓州府周边所有大型饲料厂的采购合同,有没有出现异常。”

赵毅和王浩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这已经不是金融分析了,这是商业情报战,是特工干的活儿。

“马超。”

“到!”马超一个激灵,生怕又被派去抄书。

“给你个光荣的任务。”陆寒看着他,“我给你一笔预算,去找一些靠谱的私家侦探,或者退伍的侦察兵,去华北那几个‘持续干旱’的地区。别搞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就给我装成游客、驴友、或者搞毕业设计的大学生,去测量,去记录。”

“测量?”马超有点懵,“测量啥?”

“测量当地最真实的土壤湿度、水井水位、农作物的生长情况。我要知道,那片土地,到底有多‘渴’。”陆寒的语气很轻,却让马超感到了一股寒意,“记住,要绝对真实的数据,哪怕只是一个村子,一口井,也要最真实的。”

“其他人,继续深挖数据。不要再盯着那些宏观的、官方的数据,去找那些犄角旮旯里的,被忽略的,甚至是被刻意隐藏起来的‘微观异常’。比如,某家农药厂在某个季度突然加大了某种杀虫剂的产量,或者某个地区的农机维修点的生意突然变得火爆。”

“他白敬亭想用一场‘天灾’来埋葬我们,那我们就用最笨的办法,去丈量这场‘天灾’的每一寸土地,去找到这场‘天灾’背后,那只‘人祸’的手!”

陆寒的指令,让整个瀚海资本这台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瞬间调转了方向。从线上,转到了线下。从虚拟的数字搏杀,转入了真实的田间地头。

接下来的两周,成为瀚海资本成立以来,最诡异、也最煎熬的一段时期。

暴风雨没有如期而至。

市场一片风平浪静,甚至可以说是死水一潭。

白宇飞展现出了与他年龄不符的惊人耐心,仿佛彻底忘了陆寒这个对手。巨鲨资本没有任何异动,整个金融圈都好像把之前的恩怨抛到了脑后。

但暗流,却在所有人都看不见的地方汹涌。

电视上,各大财经频道的农业专家们,开始轮番登场。他们对着精美的PPT,引经据典,分析着今年的气候模型、土壤墒情,最终都得出了一个结论:风调雨顺,玉米大丰收几成定局。

网络上,一些似是而非的“内幕消息”开始流传。

“听说了吗?国家为了稳定物价,准备在下个月大规模抛售储备玉米!”

“真的假的?我二舅在粮食局看大门,他说仓库都快堆不下了!”

舆论被巧妙地引导着,所有看空的情绪都被无限放大。玉米期货的价格在一种“温水煮青蛙”的节奏里,缓慢而坚定地持续下跌。市场上,几乎所有的散户和大部分机构,都建立起了庞大的空头仓位,每个人都相信,自己抓住了今年最稳妥的赚钱机会。

这种令人窒息的平静,让瀚海资本的办公室变成了一个高压锅。

“妈的,又跌了!再跌下去,那些做空的人都要赚疯了!”一个年轻的交易员烦躁地扯开领带,眼睛里布满了血丝。

“我们到底在等什么?陆总,咱们就这么干看着?”

“是啊,咱们查了半天,那几个村子的地是挺干的,可这有什么用?能影响全国的盘子吗?现在市场上所有人都觉得要跌,就我们按兵不动,跟傻子一样。”

抱怨和质疑的声音,开始像野草一样滋生。

连续两周高强度的信息搜集工作,却没有得到任何正向反馈,这让所有人的神经都绷到了极限。他们就像一群在黑暗中埋头挖井的人,不知道方向对不对,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到水。

钱明叼着烟,一言不发,办公室的烟雾浓度已经达到了触发火警报警器的临界值。

赵毅和王浩的团队焦头烂额,他们花高价请来的调查员传回来的信息五花八门,有说村里水井确实快见底了的,也有说邻村刚打了新井,水汪汪的。这些零碎、矛盾的信息,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判断。

最痛苦的是马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