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传说中的九鼎?(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盗墓:我的尸宠,吞了六翅蜈蚣》最新章节。
“大爷爷,要不我用象踏决,试试?”
黄定坤在青铜器研究上颇有造诣,既然他主动提出要查看,沈默也就让他先尝试一番。
“这真是传说中的九鼎?”
“我也不确定。”
“历史上从没有人真正见过九鼎。”
“即便是在古代,也只有周天子能够亲眼见到九鼎,就连秦始皇也未曾得见。”
关于九鼎的传说,古来众多,几乎数不胜数。
可真正目睹过它们的人,却极其稀少。
“嗡——”
刚一施展象踏决,黄定坤便被九个鼎所传出的声波震撼,那种音律之浑厚,完全超出他的认知。
“这是我从未听过的青铜之音。”
“实在难以置信。”
眼前九鼎的表现,已经不是“神奇”两个字可以形容。
正,非常正!
它们发出的声音,沉稳有力,宛如九口巨大的编钟共鸣。
“此音得‘弦之调律,正音之准’。”
黄定坤骤然退出象踏决状态,眼中满是震惊。他指着那排鼎,急切地问张启山:“张大佛爷,请告诉我,这些鼎到底是用什么材料铸成的?”
“太标准了!”
这九个鼎简直像是突破了人类对音律的常规理解。
它们的音色仿佛是某种基准音,像是为后世所有礼器与乐器定调的参考。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黄定坤指着其中一个鼎,语气激动:“如果是真正的九鼎,距今已有三千八百年,怎可能毫无损耗?音准怎么可能如此稳定?”
即便是如今民国的仿制品,也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
要在铸造时精确控制重量、尺寸、形状和器型,使其发出九个对应且等分的音阶,这需要何种技术?
“这鼎是假的?”
“不。”
黄定坤声音微微颤抖,手指也在微微发抖:“不是假的,这些鼎确实是三千多年前所铸。新铸之物的内部气泡结构,绝不可能与岁月沉淀几千年的器物相同。”
“怎么会这样?”
“怎么会这样?”
黄定坤无法理解,也无法接受。
“请佛爷告知,”黄定坤语气恳切,“为何经历了三千年时光,这九鼎之间还能保持如此精准的音准?”
“可以。”张启山点头,“黄二爷,你可曾读过《拾遗记》?”
“《拾遗记》!”张启山一提,黄定坤立刻反应过来。
海兰珠正是为了这本书,才从国外返回华国。
“《拾遗记》,我自然是读过的。”
“那烦请黄二爷念出其中有关禹王九鼎的记载。”
黄定坤当即回忆起来,缓缓开口:“禹铸九鼎,五者以应阳法,四者以象阴数。”
“使工师以雌金为阴鼎,以雄金为阳鼎。”
“鼎中常满,以占气象之休否。”
“当夏桀之世,鼎水忽沸;及周将末,九鼎咸震,皆应灭亡之兆。”
“后世圣人,因禹之迹,代代铸鼎焉。”
在场许多人读过《拾遗记》,也了解书中关于禹王九鼎的记载。
“阴以一三五七九,阳以二六四八十。”
“五阳四阴。”
张启山开口:“这九个鼎,彼此之间自有呼应,若能并置一处。”
“便能阴阳交汇,彼此牵引。”
黄定坤仰头,眼中光芒闪动,似有所悟:“故此减者得补,缺者得全。”
“原来如此,果然如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