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兵临城下:邯郸外围阵地的争夺(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最新章节。

一九四四年八月十八日凌晨,河北邯郸。

晨雾如轻纱般笼罩着华北平原,第11集团军先头部队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悄然进入攻击位置。林文澜站在距离邯郸城南五公里的一处高地上,通过望远镜观察着这座千年古城的轮廓。在他身后,作战处长李振华少将正在最后一次核对作战计划。

"总座,"李振华指着地图低声汇报,"根据最新情报,邯郸城内驻守的是日军华北方面军第110师团第139联队,联队长佐佐木大佐。该联队下辖三个步兵大队,一个炮兵中队,总兵力约3800人。此外还有伪军一个团约1200人协助守城。"

林文澜微微点头,目光仍然锁定在远处的城墙上:"第110师团是日军在华北的老牌部队,参加过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作战经验丰富。佐佐木这个人有什么特点?"

"佐佐木大佐今年四十五岁,陆军大学毕业生,以善于防守着称。去年在豫北会战中,他指挥第139联队死守安阳二十余天,给我军造成很大伤亡。"

这时,参谋长周志宏中将快步走来:"总座,各部队均已到达指定位置。第1军陈刚部在南面主攻方向,第2军赵志远部在东面牵制,第3军何建明部在西面布防,防止日军从安阳方向增援。"

林文澜放下望远镜,转向身后的将领们:"命令部队做好攻击准备。早晨六点整,准时发起第一波攻势。"

在邯郸城南约三公里处,第1军军长陈刚中将正在前沿观察所内,与第1师师长张彪少将研究进攻路线。透过晨曦的微光,可以清晰地看到日军在外围构筑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是利用滏阳河天然屏障构筑的河防工事,"张彪指着地图说,"河岸上布满了铁丝网和地雷,河对岸有十几个钢筋混凝土碉堡。"

陈刚用望远镜仔细观察着:"看到那些伪装得很好的射击孔了吗?日军把机枪阵地都设在碉堡的侧翼,形成交叉火力。强攻的话伤亡会很大。"

"军座放心,"张彪信心满满地说,"工兵营已经准备好了橡皮艇和浮桥,炮兵也标定了所有可见的火力点。"

与此同时,在邯郸城内原县政府大楼内,日军第139联队长佐佐木大佐正在主持作战会议。这位身材矮壮、留着仁丹胡的日军大佐面色凝重地看着地图。

"诸君,"佐佐木用指挥棒敲打着地图,"根据侦察,城外至少有三个中国师的兵力。这次来的不是游击队,而是装备精良的中央军主力。"

第1大队长山田少佐起身说道:"大佐阁下,我军外围防线坚固,完全可以抵挡支那军的进攻。请求允许我大队担任正面防御。"

"不,"佐佐木摇头,"你的大队防守城墙。河防阵地由第2大队负责,第3大队作为预备队。记住,我们的任务是坚守待援,第110师团主力正在从邢台赶来。"

"嗨咿!"军官们齐声应答。

早晨五点五十分,中国军队阵地上,士兵们正在做最后的战斗准备。机枪手在检查弹药,工兵在整理爆破器材,通讯兵在测试无线电。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六点整,三发红色信号弹升上天空。

刹那间,大地开始颤抖。韩卫东指挥的炮兵部队开始了猛烈的炮火准备。三十六门105毫米榴弹炮发出震耳欲聋的怒吼,炮弹如雨点般落在日军阵地上。与此同时,第1师所属的迫击炮连也开始对前沿阵地进行覆盖射击。

通过望远镜,林文澜看到日军的第一道防线在炮火中剧烈震动。爆炸产生的浓烟和尘土笼罩了整个河防阵地。但令他皱眉的是,日军的碉堡显然经过了特别加固,直接命中的炮弹也只能留下浅坑。

"命令炮兵集中火力打击碉堡之间的交通壕,"林文澜对通讯兵说,"切断各阵地之间的联系。"

炮击持续了整整三十分钟。六点三十分,第1师第1团在团长王振国的率领下,开始向滏阳河防线发起第一波进攻。

士兵们以散兵线向前推进,工兵抬着橡皮艇和浮桥材料冲在最前面。当他们接近河岸时,日军阵地上突然喷吐出密集的火舌。

"哒哒哒......"九二式重机枪特有的沉闷射击声响起,子弹如雨点般倾泻而来。冲在最前面的十几名士兵应声倒地。

"火力掩护!"王振国大声命令。

身后的重机枪连立即开火,试图压制日军火力。但由于射击角度问题,效果有限。

在观察所内的陈刚看到这个情况,立即下令:"命令炮兵进行延伸射击,压制敌军纵深火力点!"

炮火再次轰鸣,但日军的射击丝毫没有减弱。显然,日军在河防阵地上构筑了完善的防炮工事。

第一次渡河尝试在付出三十多人伤亡的代价后失败了。

上午七点,林文澜亲自来到第1军前沿指挥所。

"总座,您怎么来了?这里太危险!"陈刚急忙迎上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情况怎么样?"林文澜直接问道。

"日军防御很顽强,河面又太宽,强渡伤亡太大。"

林文澜举起望远镜观察了一会儿,突然说:"改变战术。命令第2团从下游水浅处尝试涉渡,吸引敌军注意力。同时通知工兵,在上游秘密架设浮桥。"

新的命令很快得到执行。第2团在团长李国强的指挥下,在滏阳河下游约一公里处发起佯攻。果然,日军立即调动预备队增援下游防线。

与此同时,在上游一处河湾后,工兵营正在紧张地架设浮桥。由于地形隐蔽,日军的视线被阻挡,完全没有发现这里的动静。

上午八点二十分,浮桥架设完成。第3团官兵迅速通过浮桥,突然出现在日军河防阵地的侧后方。

"杀啊!"团长赵大山一马当先,率领士兵冲向日军阵地。

突如其来的侧翼攻击让日军陷入混乱。第3团官兵用手榴弹和冲锋枪清除着一个又一个日军火力点。白刃战在战壕内激烈展开。

在正面,第1团趁机发起强攻。工兵用爆破筒炸开铁丝网,步兵冒着枪林弹雨向前冲锋。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上午九点四十分,滏阳河防线终于被突破。

"报告总座!我军已突破敌军第一道防线!"通讯兵兴奋地报告。

林文澜却面色凝重:"命令部队巩固阵地,准备迎接日军反扑。这只是开始。"

果然,就在中国军队刚刚占领河防阵地,还没来得及修复工事时,日军的反击就开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