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凯旋待发:重整旗鼓议新征(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最新章节。
一九四四年四月的缅甸,硝烟散尽的战场上开始焕发新的生机。腊戍城内,第十一集团军指挥部里却是另一番忙碌景象。林文澜站在刚刚清理出来的作战室内,墙上已经换上了中国西南地区的地图。
"军座,重庆复电到了。"周志宏手持电文快步走进,声音中带着几分振奋,"委员长同意我军回国整补,并已令军政部着手准备接收事宜。"
林文澜接过电文仔细阅读,蒋介石的亲笔批示墨迹未干:"第十一集团军苦战异域,功在党国。着即返滇休整,优先补充..."
重整军备的迫切需求
此时的第十一集团军,虽然取得了辉煌战绩,但也付出了惨重代价。各部队都在紧张地统计着人员和装备情况。
董振邦拄着拐杖来到指挥部,递上暂编第1师的统计表:"全军现有战斗人员四千二百人,不足编制半数。重武器损失尤为严重,炮兵仅存三成。"
特种作战师长陈明远的报告更加具体:"经过连续作战,特战队员伤亡过半。急需补充新型通讯设备和特种作战装备。"
最令人忧心的是装备状况。经过缅北的连续恶战,美式装备损耗严重。许多火炮身管磨损过度,坦克的发动机寿命也接近极限。
"美军顾问布朗上校表示,可以协助我们在昆明建立维修基地。"周志宏汇报着与盟军司令部的沟通情况,"但主要装备的补充,还是要等回国后由军政部统一调配。"
战略部署的调整
四月十五日,林文澜召开了回国前的最后一次作战会议。各师主官齐聚腊戍,共同商讨下一步行动计划。
"根据重庆方面的指示,"林文澜指着地图上的云南位置,"我军将在昆明进行整补。期间,要协助训练新组建的部队。"
董振邦首先发言:"我认为应该优先补充兵员。缅北战役的经验告诉我们,再好的装备也需要优秀的士兵来操作。"
"不仅如此,"陈明远补充道,"我们还要把在缅甸学到的丛林作战、特种作战经验传授给后续部队。"
工兵旅长孙明提出建议:"回国后应该立即开展针对性训练。日军虽然败退,但其战斗力仍不可小觑。"
会议一直持续到深夜。最终确定了回国后的三大任务:补充兵员装备、整训部队、总结传授作战经验。
与盟军的协调
与此同时,与驻缅美军司令部的沟通也在紧张进行。史迪威将军的特使布朗上校带来了盟军的最新计划。
"将军对贵部的战绩十分赞赏,"布朗在地图上比划着,"盟军司令部希望贵部整补完成后,能够参与下一步的反攻计划。"
林文澜沉思片刻:"请转告史迪威将军,我军需要至少三个月的整训期。另外,新式装备的配备也需要时间。"
实际上,林文澜心中有着更深远的考虑。他清楚地看到,随着战争进程的推进,中国军队必须尽快完成现代化转型。
"我们需要的不仅是装备的更新,"他在与布朗的会谈中强调,"更重要的是作战理念的革新。"
归国前的准备
四月二十日,第十一集团军开始了回国前的最后准备。各部队陆续向密支那集结,准备通过中印公路返回云南。
在腊戍机场,首批重伤员开始登机转运。林文澜亲自到机场送行,看着担架上那些年轻的伤员,他的心情格外沉重。
"一定要照顾好他们,"他嘱咐卫生处长赵明德,"这些都是国家的功臣。"
与此同时,装备的转运也在紧张进行。工兵部队日夜不停地修复着中印公路,确保重型装备能够安全通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