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远征南疆:铁血雄师出滇西(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最新章节。
部队开始强渡怒江。工兵旅的舟桥部队在炮火掩护下架设浮桥,士兵们乘坐橡皮艇在湍急的江面上奋力划行。
对岸的日军发现了渡江部队,密集的机枪火力扫向江面。子弹打在水面上,溅起一连串的水花。
"炮兵掩护!"林文澜在指挥所里下令。
留在后方的炮兵师立即开火,炮弹准确地落在日军阵地上。虽然都是轻型火炮,但精准的射击还是有效地压制了日军火力。
特种作战师率先渡过怒江。陈明远亲自带领一个连的兵力,沿着峭壁攀爬,迂回到日军阵地侧后。
"行动!"随着陈明远一声令下,特战队员们如神兵天降,瞬间摧毁了日军的机枪阵地。
渡江行动持续了整整一天。当晚,第十一集团军主力全部渡过怒江,在岸边建立了稳固的桥头堡。
丛林深处,三日后
部队进入缅北丛林后,行军速度明显慢了下来。参天的树木遮天蔽日,潮湿闷热的环境让来自北方的士兵们极不适应。
"报告军座,1师今天有三十多人中暑。"医务处长赵明德忧心忡忡地汇报,"照这个速度,非战斗减员会很严重。"
林文澜看着地图,眉头紧锁:"命令部队放慢速度,每天行军不超过二十公里。通知各部队,必须严格执行饮水消毒程序。"
然而,更大的麻烦接踵而至。通讯旅旅长刘庆报告,丛林中无线电信号极差,各部队之间的联系时断时续。
"启用信鸽。"林文澜果断下令,"同时组织传令兵,建立固定的通讯线路。"
最让人头痛的是补给问题。由于道路难行,后勤部队远远落在后面。部队的粮食弹药开始紧张。
"军座,这样下去不行。"周志宏提醒,"是不是向美军请求空投?"
林文澜摇头:"现在还不行。日军在密支那机场部署了战斗机,运输机风险太大。"
他沉思片刻,突然问:"我们离葡萄还有多远?"
"大约五十公里。"
"命令部队转向葡萄。"林文澜做出决定,"那里是盟军的一个秘密补给点,应该可以补充给养。"
这个决定后来被证明是明智的。部队在葡萄不仅获得了急需的粮食药品,还得到了一批珍贵的缅甸地图和当地向导。
葡萄,盟军前哨站
在这里,林文澜第一次见到了美军联络官布朗中校。
"将军,你们来得太及时了。"布朗用生硬的中文说,"日军正在向印度边境推进,如果密支那失守,整个缅甸战局就危险了。"
林文澜仔细研究着沙盘:"中校,美军能提供什么支援?"
"空中支援没问题。"布朗指着沙盘上的几个点,"我们已经在这几个地方建立了秘密机场。但是地面部队,就要靠你们自己了。"
当晚,林文澜召集各部队主官,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
"以特种作战师为先锋,轻装疾进,三天内必须抵达密支那外围。第1军主力随后跟进,第2军负责保护后勤线。"
他特别叮嘱陈明远:"你的任务是摸清日军布防情况,特别是机场和炮兵阵地的位置。"
"明白!"
部队在葡萄休整一天后,继续向密支那推进。越往前走,丛林越密,日军的抵抗也越激烈。
在距离密支那还有二十公里的一处山谷,部队遭遇了日军的顽强阻击。一个大队的日军凭借险要地形,用密集的火力封锁了前进的道路。
"不能强攻。"林文澜观察着地形,"命令特种作战师,从侧翼迂回。第1师正面佯攻。"
这场战斗持续了两天。最终,特战队员利用夜色掩护,攀上悬崖,从日军背后发起突袭,才终于突破防线。
密支那外围,1943年1月15日
当部队终于抵达密支那外围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日军在城防工事上下了大力气,碉堡林立,铁丝网密布,更重要的是——机场上停着二十多架日军战机。
"看来有一场硬仗要打了。"林文澜放下望远镜,转身对传令兵说,"给委员长发报:我军已抵达密支那,即将发起总攻。请求美军航空队支援。"
远处,密支那城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宁静。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份宁静很快就会被炮火打破。第十一集团军的远征,即将迎来第一场真正的考验。
(第七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