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英宗见英才(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宋神宗的新宋》最新章节。

治平三年五月初,福宁殿西暖阁。浓重的药味混杂着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沉重的气息,仿佛有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在每个人的肩上,让人喘不过气来。窗外的光透过窗的缝隙洒进来,却无法照亮这充满压力的大殿。

他裹着的薄毯,斜倚在软榻上,目光浑浊地扫过阶下肃立的几位重臣:韩琦、富弼、文彦博、曾公亮、欧阳修和吕公弼。气氛凝重,西北情报的巨压如同云,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心头。

太子赵顼(此时已正式册立)身着玄色储君常服,立于御阶之侧。他身姿挺拔,面容沉静,目光深邃如渊。他微微侧身,对英宗躬身道:

“父皇,儿臣欲引荐二人,或可解西北筑堡燃眉之急,乃至为日后平夏大业,埋下伏笔。”

英宗疲惫地抬了抬手,示意准奏。殿门轻启。两名身着青绿官袍的年轻官员躬身而入。一人面容清癯,目光炯炯有神,透着学者特有的专注与热忱,正是水部郎中兼提举东南盐场沟渠引排营田使——沈括(字存中)。

另一人,身形魁梧,面容刚毅,眉宇间带着一股久历边事的沉稳与锐气,却只是个微末小官打扮——建昌军司理参军王韶(字子纯)。

“臣沈括(王韶),叩见陛下!叩见太子殿下!”

二人齐声拜倒。

“平身。”

英宗声音嘶哑,

“太子荐尔等……有何良策?”

沈括率先起身,从随行小吏手中接过一只蒙着粗布的漆盘。他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痴迷的兴奋光芒,猛地揭开粗布!一股更浓烈的、混合着海腥与石灰的气息瞬间弥漫开来!盘中并非金银珠宝,而是一堆灰白色的、看似寻常的粉末!粉末旁,还放着几块形状不规则、颜色灰暗、却异常致密的硬块,以及几块用这种灰泥粘合在一起的青砖、石块!

“陛下!诸位相公!”

沈括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此物,名曰——‘蜃灰’!”

“蜃灰?”

韩琦眉头微蹙,鹰隼般的目光扫过那堆粉末,

“此非寻常石灰?”

“非也!”

沈括摇头,语速极快,

“石灰取于山石,蜃灰……源于沧海!”

他拿起一枚灰白色的贝壳碎片,

“此乃东南沿海常见之牡蛎、蛤蜊等贝类外壳!臣督盐场沟渠时,见渔民堆积如山,弃之如敝履!忽思古方有‘蜃炭’(注:古代已有用贝壳烧灰记录,但未大规模用于军事)之说,遂命人取之,以盐场煎盐之高温炉窑煅烧!去其有机,存其钙质! 再研磨成粉,便是此‘蜃灰’!”

他拿起一块灰暗硬块,用力敲击,发出沉闷的金石之声:

“此乃蜃灰粉,混以筛净河沙、熬煮糯米汁液、并捶打柔韧之麻刀(麻纤维)!以一定比例调和,加水搅拌成浆!干固之后……”

他猛地将硬块砸向地面青砖!

“砰!”

一声闷响!青砖碎裂!而那灰暗硬块,竟只崩掉一小角!

“嘶——”

殿内响起一片倒吸冷气之声!连一直闭目养神的富弼都猛地睁开了眼!沈括又拿起两块用蜃灰粘合在一起的青砖,将其浸入一旁早已备好的水盆中:

“诸位请看!水浸三日,其粘合处……坚如磐石!水不能侵!”

他捞出砖块,用力掰扯,那两块砖如同长在一起,纹丝不动!

“更妙者!”

沈括眼中精光爆射,

“此物凝结极快! 寻常三合土(石灰、粘土、沙子)需层层夯筑,耗时弥久!而蜃灰泥浆,半日初凝,三日可承重! 若天气晴好,十日便可坚逾寻常堡墙!筑堡之速,可倍之!”

他拿起盘中最后一块样品——一块用蜃灰涂抹、反复捶打、表面光滑如镜的土坯:

“此乃以蜃灰泥抹面之土墙!其表光滑坚韧,雨水冲刷不蚀,刀劈斧凿难伤! 远胜夯土墙之疏松易毁!”

韩琦猛地起身!几步跨到漆盘前!枯瘦的手指捻起一撮蜃灰粉末,又拿起一块硬块,指甲用力刮擦,感受着那坚硬的质地!他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精光,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沈存中!此物……此物……可抵三合土?!坚如磐石?!速凝耐水?!”

“千真万确!”

沈括斩钉截铁,

“臣已在江宁、杭州两地试筑堤坝、沟渠、小堡数处!经数月风雨、水浸、人畜踩踏,屹立不倒!坚逾寻常! 若用于西北筑堡,省时!省力!省料!更坚不可摧!”

“好!好!好!”

韩琦连道三声好,激动得白须颤抖!他猛地转身,对着御座上的英宗,声音洪亮如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