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父子夜话(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宋神宗的新宋》最新章节。

治平三年(四月下旬,紫宸殿。殿外春光正好,殿内却笼罩着一层比寒冬更凛冽的肃杀之气。沉重的殿门紧闭,隔绝了明媚的天光,只有高悬的宫灯投下昏黄摇曳的光晕,映照着阶下群臣一张张凝重如铁的面庞。

御座之上,英宗赵曙裹着厚重的玄狐裘氅,背脊却依旧挺得笔直,努力维持着帝王的威仪。然而,那蜡黄如金纸的脸色,深陷的眼窝,以及微微颤抖、紧握着御案边缘的枯槁手指,无不昭示着他此刻正承受着巨大的病痛与精神的双重煎熬。每一次呼吸都显得异常艰难,喉间压抑着低沉的痰音。

阶下,参知政事曾公亮手持一份朱漆密封的军报,声音沉痛而清晰地宣读着,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砸在殿内死寂的空气上:

“据皇城司密探、环庆路经略司、秦凤路安抚司急报并核:夏主谅祚(李谅祚)已于天都山(西夏军事重镇)聚兵逾八万!粮秣辎重堆积如山! 其前锋精骑已出没于横山北麓,焚我斥堠,掠我边民!更有谍报,河湟吐蕃大首领董毡(唃厮啰之子)遣使密会谅祚于兴庆府! 虽密约未明,然其部族兵马调动频繁,对我熙河路(今甘肃临洮一带)虎视眈眈!种种迹象表明,西夏今夏秋大举入寇环庆、泾原、乃至秦凤路之势已成!”

“砰!”

一声闷响!英宗紧握的拳头重重砸在御案上!他身体剧烈一晃,险些栽倒!内侍慌忙上前搀扶,却被他猛地挥手推开!他死死盯着曾公亮,眼中布满血丝,嘶声问道:

“陕西四路……军储……如何?”

三司使蔡襄应声出班,面色灰败,声音带着绝望的滞涩

:“陛下!陕西四路常平仓、军仓存粮不足六成!箭矢、甲胄、刀剑缺口巨大! 去岁秋掠焚毁未复,今春青黄不接将士已有断炊之忧! 恳请陛下速拨内帑!速调京畿、河北粮秣驰援!否则……否则……”

他声音哽咽,无法再说下去。 “否则……如何?!”

英宗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濒临崩溃的尖锐,

“否则……让朕的将士饿着肚子,拿着烧火棍,去挡西夏的铁鹞子吗?!啊?!”

他猛地咳嗽起来,咳得撕心裂肺,佝偻的身体剧烈颤抖,如同风中残烛。 殿内一片死寂!群臣垂首,无人敢言。巨大的恐惧与无力感,如同冰冷的潮水,淹没着每一个人。

短暂的死寂后,首相韩琦排众而出。这位须发皆白的老臣,此刻面色凝重如铁,鹰隼般的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陛下!事已至此,唯有增兵!增饷!筑堡!坚壁清野!”他语速极快,字字千钧,

“一,速调京畿禁军精锐三万,火速驰援陕西!

二,敕令河北、河东、京东诸路,速筹粮秣五十万石,箭矢百万支,甲胄万领,火速运抵前线!

三,征发陕西、河东民夫十万,抢修横山、葫芦河一线堡寨!深沟高垒!

四,严令边镇州县,坚壁清野!待夏秋粮秣成熟之师即刻收割入城,丁壮编伍!绝不给夏贼一粒粮,一根草!”

韩琦的方略,是典型的“堡垒推进、消耗防御”策略,也是北宋应对西夏的常规手段。然而,其所需耗费的巨大人力物力,在当前国库枯竭、边储空虚的背景下,无异于痴人说梦!

“钱呢?!粮呢?!”

富弼强撑着病体,声音沙哑地打断,

“韩相!国库空虚!内帑告罄!京畿禁军粮饷尚欠不能足额发放!河北河东自顾不暇!五十万石粮?百万支箭?从何而来?!征发十万民夫?钱粮何出?徭役过重,激起民变又当如何?!”

他剧烈咳嗽着,眼中满是忧愤与绝望,

“老臣……老臣以为……或可……再遣使议和? 暂缓兵锋,以图后计……” “议和?!”

韩琦须发戟张,怒视富弼,“富彦国(富弼字)!西夏狼子野心!得寸进尺!去岁刚掠我环庆,今岁又欲鲸吞!议和?不过是割肉饲虎!徒耗国帑!更丧我大宋威仪!此议……断不可行!”

“不议和?难道坐视边关沦陷,生灵涂炭?!”

富弼也激动起来。

“筑堡固守,耗其锐气!待其粮尽,自会退兵!”

韩琦寸步不让。

“粮尽?是我军粮尽还是夏贼粮尽?!”

富弼反唇相讥。

“够了!”

英宗猛地一声嘶吼!他双手撑住御案,身体剧烈摇晃,额角青筋暴起,冷汗如浆般从鬓角滑落!他感到一阵天旋地转,眼前阵阵发黑,耳边嗡嗡作响!

韩琦的强硬,富弼的妥协,蔡襄的哭穷,曾公亮的警报……所有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巨大的噪音漩涡,几乎要将他的理智彻底撕碎! 钱!粮!兵! 每一个字都像烧红的烙铁,烫在他千疮百孔的心上!他感觉自己像一条被抛在干涸河床上的鱼,徒劳地张着嘴,却吸不进一丝空气!绝望!深不见底的绝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