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金陵雪冤(1/1)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快穿:主角光环收割手册》最新章节。
滑族故地的硝烟尚未彻底散尽,林清辞已携定界石,与飞流、秦管事等人日夜兼程,赶回金陵。
沿途所见,与南下时已大不相同。虽边境战报依旧紧急,但民间氛围明显少了几分惶惑,多了几分韧性与期盼。田间地头,市井巷陌,人们交谈间提及那日的“天降金雨”,无不目露奇光,认为是上天庇佑大梁的吉兆。这股无形的信念,正悄然汇聚,滋养着初步复苏的国运。
林清辞能清晰地感受到这股力量,如同涓涓细流,汇入她体内的三相星辰,让她与这片天地的联系愈发紧密。世界守护者的权柄,在万民信念的加持下,正缓慢而坚定地增长。
她无暇细细体悟,心中牵挂着金陵的局势,尤其是梅长苏的状况。虽已毁去“移星换斗”阵法,但苏先生的身体早已油尽灯枯,不过是凭着一口不甘之气强行支撑。
抵达金陵时,正值黄昏。城门守卫明显加强了盘查,气氛肃杀。林清辞没有惊动任何人,带着飞流悄然潜入,直奔苏宅。
苏宅内,气氛凝重中透着一丝异样。黎纲、甄平见她归来,皆是面露喜色,却又带着难以掩饰的忧惧。
“林姑娘,您可算回来了!”黎纲声音沙哑,“先生他……今日清晨咳血不止,昏厥了一次,晏大夫说……说就在这两日了。”
林清辞心下一沉,快步走入内室。
药味比之前更加浓重。梅长苏躺在榻上,双目紧闭,脸色是一种近乎透明的苍白,呼吸微弱得几乎察觉不到。霓凰郡主守在榻边,眼眶通红,显然刚哭过。萧景琰竟也在,他坐在榻前的矮凳上,紧握着梅长苏冰凉的手,背影僵硬,如同一座压抑着巨大悲恸的石雕。
见到林清辞进来,萧景琰猛地抬头,眼中布满了血丝,那眼神复杂无比,有关切,有询问,更有一种濒临绝境的希冀。霓凰也立刻望过来,嘴唇翕动,却没能发出声音。
林清辞没有说话,走到榻前,伸出手指轻轻搭在梅长苏的腕脉上。内力探入,她心头更冷。梅长苏的经脉如同干涸的河床,五脏六腑的生机已微弱如风中残烛,全凭一股超越常人的意志力在强行维系。定界石净化带来的那点正面影响,对于他这具破败不堪的身体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
她暗暗叹息,对萧景琰和霓凰轻轻摇了摇头。
萧景琰眼中的光芒瞬间黯淡下去,握着梅长苏的手更紧了几分,指节泛白。
就在这时,梅长苏的眼睫微微颤动,竟缓缓睁开了眼睛。他的眼神依旧清澈、深邃,仿佛能洞悉一切,只是失去了往日的神采,显得异常疲惫。
“景琰……霓凰……”他的声音微弱如丝,目光缓缓移动,落在林清辞身上,嘴角努力牵起一个极淡的弧度,“清辞姑娘……回来了……看来,那边……事了……”
“苏先生,”林清辞俯下身,轻声道,“窃运阁总坛已毁,定界石夺回,国运正在修复。‘移星换斗’之术,也已破除。”
梅长苏眼中闪过一丝释然,轻轻吁出一口气:“好……好……如此一来……我便……再无挂碍了……”
“苏哥哥!”霓凰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滚落下来。
萧景琰喉头哽咽,强忍着悲痛,低声道:“小殊,你再坚持一下,赤焰案……马上就要重审了!你一定要亲眼看到!”
梅长苏的目光望向萧景琰,带着无尽的嘱托与信任:“景琰……交给……你了……”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列战英的声音响起:“殿下!言侯爷、蒙大统领、纪王爷联名上奏,百官响应,陛下……陛下已下旨,三日后,于武英殿,重审赤焰逆案!”
来了!
室内众人精神一振。萧景琰猛地站起身,眼中悲恸化为决绝的火焰。他深深看了梅长苏一眼,沉声道:“小殊,你等着!我一定,还林帅和七万赤焰军一个清白!”
他转身,大步向外走去,背影挺拔如松,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只能在父兄羽翼下挣扎的皇子,而是即将肩负起江山社稷的靖王殿下。
林清辞看着萧景琰离去的背影,知道最后的朝堂对决,已经拉开序幕。她留在苏宅,与霓凰一同守着梅长苏,同时神识悄然散开,笼罩了整个金陵城,密切关注着宫中的动向。
接下来的三日,金陵城暗流汹涌,各方势力都在做最后的博弈与抉择。梁帝在巨大的压力、内心的煎熬以及那日“金雨”带来的莫名威慑下,终于彻底放弃了挣扎。
第三日,武英殿。
庄严肃穆的大殿之内,梁帝高坐龙椅,面色灰败,眼神躲闪。靖王萧景琰立于丹陛之下,身姿如剑。以言侯、蒙挚、纪王爷为首,大批文武官员肃立两侧。殿外,更是聚集了无数关切此案的宗室、勋贵乃至太学学子。
审讯的过程,与其说是审讯,不如说是一场迟到了十三年的真相揭露。谢玉、夏江过往的证词被逐一推翻,幸存的赤焰旧部(已被萧景琰秘密安置妥当)上殿作证,言侯出示了当年截获的夏江与滑族往来的密信副本,蒙挚则以军中人的身份,力证林燮元帅绝无可能叛逆。
一桩桩,一件件,铁证如山。夏江与谢玉勾结滑族,构陷忠良,窃取军情的罪行,被赤裸裸地摊开在阳光之下。
殿内一片哗然,悲愤、震惊、羞愧的情绪在百官中弥漫。许多当年对此案心存疑虑却不敢发声的老臣,更是老泪纵横。
萧景琰全程沉默,只是在那份最终确认赤焰军清白、追封林燮为护国大将军、抚恤所有赤焰遗属的圣旨被宣读时,他紧握的双拳才微微颤抖,虎目之中,有水光一闪而逝。
十三年的沉冤,七万忠魂的血泪,在这一刻,终于得以昭雪。
当消息传回苏宅时,一直强撑着意识的梅长苏,脸上露出了一个无比复杂的神情,有欣慰,有解脱,有深深的疲惫,也有对逝去战友的无尽哀思。他紧紧握着霓凰的手,目光似乎穿透了屋顶,望向了那片曾经被鲜血染红的梅岭天空。
“父亲……母亲……诸位叔伯兄弟……你们……可以安息了……”
他喃喃低语,声音渐微,最终缓缓闭上了眼睛,气息虽弱,眉宇间那积郁了十三年的沉重与阴霾,却仿佛终于散去了。
霓凰伏在榻边,失声痛哭。
林清辞站在一旁,心中亦是百感交集。她见证了这场跨越了十三年、牵扯了无数人命运的冤案,终于得以平反。这是梅长苏用生命换来的结局,也是萧景琰迈向帝位最关键的一步。
然而,就在这悲恸与释然交织的时刻,林清辞忽然心有所感,猛地转头望向庭院。
只见廊下,不知何时,多了一个人。
那人身着素雅青衫,面容普通,气质却卓然出尘,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正静静地看着她。赫然是那个曾为梅长苏诊治的游方郎中——莫问!
他此刻身上再无半分掩饰,一股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却又隐隐与林清辞体内力量产生微妙共鸣的气息,自然流露。
“恭喜林姑娘,此界大事已了。”莫问,或者说,这位神秘的“同行”,微笑着开口,声音直接传入林清辞耳中,“不知姑娘可有余暇,与在下聊聊……‘回家’的路?”